作者丨畢亞軍
今天突然傳出關于娃哈哈的爆炸性消息:宗慶后女兒,此前也被認為是宗慶后接班人的宗馥莉,已辭去娃哈哈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職務。
在網上傳出的有宗馥莉親筆簽名的《致娃哈哈集團全體員工的函》中,宗馥莉對離職原因的表述是,杭州市上城區政府及娃哈哈集團部分股東對其接班宗慶后繼續經營管理娃哈哈的合理性提出了質疑,致使其無法繼續履行對娃哈哈集團及其持股公司的管理職責。所以,她干脆不干了。
“本人決定自即日起辭去娃哈哈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職務,不再參與其經營管理。”
這一消息仍未確定其真實性,但若是真實的,它也在情理,尤其法理之中。因為娃哈哈集團雖然在過去這些年給人的印象是純正的民營企業,甚至是家族式民營企業,但事實上娃哈哈集團至今為止的第一大股東都仍然是國資。公開信息顯示,娃哈哈集團如今的最大股東依然是杭州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且持有46%股權,而上城區文商旅為杭州上城區國資委全資控股子公司。宗慶后實際只直接持有29.4%股權,娃哈哈集團工會則持有另外的24.6%。
此前我曾寫過一篇《致敬宗慶后,點贊杭州市政府》,談到說應該為杭州國資在這件事上的開明與開放點贊:這么多年來,它是娃哈哈的第一大股東,但卻始終甘居幕后,讓娃哈哈就這么大大方方,理直氣壯地民營著,也讓宗慶后大大方方,理直氣壯地民營著,并且在具體經營管理上保持著強勢的個人意志與特色作風。
在那篇文章中,我就談到,這一過程中,很難說上城區國資以及背后的領導,就對娃哈哈的發展沒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見,宗慶后也一定不是每一個決定都是正確的。但他們最大程度相信和支持作為公司創始人的宗慶后,克制權力,甘居幕后——不尋求經營管理上的主導,甚至不介入具體經營管理,就這么大大方方的把整個舞臺都交給宗慶后,讓宗慶后與娃哈哈充分地享受著民營的名與實,也讓其企業家意志和奮斗精神得到淋漓盡致。沒有杭州國資的這種開明與開放,或許就沒有宗慶后與娃哈哈的成功。
在那篇文章中,我也有談到:于法于理,杭州國資都完全可以走到臺前來突出自己的身份與存在,并對企業的發展有所作為。而現在,或許就是他們應該走到臺前的時候了。
其中的關鍵就是:宗馥莉是否具備帶領娃哈哈繼續向前,尤其是讓國資繼繼續保值增值的愿景和能力。如今的市場競爭更加白熱化,娃哈哈這些年也已經顯示出創新發展的疲態。
自2014年創下超過700億的營收高點以來,娃哈哈的業績便再無驚喜,其2020營收更是滑落至十年來最低點439億,最新年營收也仍不足600億。當然這已經不容易了,因為娃哈哈如今面對的市場的競爭都變得更加激烈,甚至殘酷了,守住已是不易。
宗馥莉加入娃哈哈集團以來,尤其擔任宏勝飲料集團總裁以來,帶領宏勝成為一家全產業鏈飲料生產企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由其帶領團隊推出的獨創定制飲料品牌KellyOne也表現不錯,但這并不意味著,他的這些能力和經驗可以復刻到體量更大,也更具各種挑戰的娃哈哈并確保成功。
還有一個關鍵是,從西方學成歸來而且作為企二代的宗馥莉,在經營管理上與完全白手起家,從一開始就要和方方面面打交道的宗慶后也有著非常不同的理念與作風。包括如何跟國資相處,如何更好平衡各種關系,恐怕也都是很大的挑戰。而這些也都是對娃哈哈未來很關鍵的,是值得各方去重新考量并審慎思慮與決策的。
傳承始終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挑戰,其中的關鍵就是對領航人的選擇。過去幾十年,杭州國資以“放手”讓宗慶后去做成就了哇哈哈,面對如今的新局面,宗馥莉如果選擇“放手”,進而讓娃哈哈可以有空間去找到更好的領導者,也可以是對娃哈哈的另一種成就:有時候放手就是最好的成就。但顯然,即便她選擇“放手”,這個人也并不是那么好找。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