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剛過一半,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一組重磅數據,上半年,中國GDP超過60萬億,同比增長5.0%。其中,一季度增長5.3%,二季度增長4.7%,整體上和我們年初提出的,5%左右增長目標相差無幾。
可以說,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是穩中有進。這背后得益于外資外企的涌入、各類商品出口的爆單,更離不開,國內14億組成的旺盛內需市場,這是中國經濟平穩運行的壓艙石,也是提振中國經濟的一大強力引擎。
國家統計局數據也提到,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支出在上半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60.5%,拉動GDP增長了3個百分點。投資和出口很多人感受不到,但消費的復蘇,相信大家深有體會。
比如餐飲行業,民以食為天,前幾年情況特殊,很多餐館生意沒起色,但是現在火爆異常。上半年,全國餐飲收入2.6萬億,同比增長7.9%。有網友感嘆,前幾天和朋友出去吃火鍋,前面排了30多桌。
還有很多人關注的汽車消費,現在合資車們賣不動,外媒又跳出來造謠,表示國內汽車消費不行了。事實上,只是買合資車的人變少了,大家更青睞國產車。像比亞迪上半年賣了160萬輛,吉利149萬輛、長安133萬輛、奇瑞110萬輛。
此外,線上電商消費也非常值得關注,上半年社會零售消費增速為3.7%,但是線上零售增速達到了9.8%,遠高于平均水平。淘寶天貓買生活百貨,京東買數碼家電,抖音買新奇玩意,唯品會買衣服鞋子,拼多多買農產品,在不同平臺分散消費,是很多年輕人網購的真實寫照。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中國快遞業務量突破800億件,比2023年提前59天。快遞物流跑出加速度,折射出旺盛的電商消費,也彰顯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
為了拉動消費,現在各大電商平臺還在持續優化服務,吸引更多用戶下單。比如京東在上半年實現了滿59元包郵,小時達29元包郵。做特賣的唯品會,則是拉著順豐堅持送貨上門和退換貨上門,如果買的衣服鞋子不合適,順豐小哥帶著新的尺碼上門換貨,讓大家網購更方便。
所以說,種種跡象表明,內需市場有著非比尋常的韌性,中國消費活力四射,正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反過來想,出去吃一頓美食、家庭買一輛車,買大牌折扣衣服……這些消費現象,也是大家追求幸福品質生活的有力印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