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裝了,
攤牌了,
咱家是土豪。
——《抓娃娃》
文丨舊故麻袋
《抓娃娃》點映,第一時間去看了,那排面,與其說是點映,不如直接攤牌說上映得了,這排片量,都趕超《默殺》了,現在正式上映了,加上口碑熱度都是TOP級別,排片量更爆滿。
倒也不能怪院方排片不合理,這白花花的錢誰不想賺,眾所周知,開心麻花電影行不行,靠的就是整部電影的“含騰量”高不高,這次《抓娃娃》,不僅男主有沈騰,女主還是馬麗,雙buff,不爆都難。
票房都沖著40億去了!
近幾年,開心麻花的電影不少,諧音梗電影片名更是一抓一大把,但能看的確實沒幾部,甚至一只手都數得過來,我們一方面譴責開心麻花的吃相難看,一方面還在期待開心麻花能出好片,畢竟喜劇電影板塊,國內也只剩對“開心麻花”還有點盼頭。
這次的《抓娃娃》不僅是“開心麻花”的,還是“西虹市宇宙”的,妥妥一副“非得把你們笑死”的陣仗。
電影確實不負眾望,整場都是“哈哈哈哈哈哈”,此起彼伏的笑聲,某些橋段都能給我笑出淚來,太能埋梗了,沈騰更是自帶笑點。
《抓娃娃》講的是父母“楚門式”雞娃故事,因為太過虛構,故事經不起細致推敲。
土豪父母因為養廢了大兒子,于是決定重點培養小兒子。
為了能讓小兒子成為企業接班人,目標之一就是考上清北大學的工商管理系,那怎么培養呢?自然不能讓他浸淫在驕奢淫逸的富豪之家。
父親馬成鋼認為,自己之所以能成事兒,就是因為小時候吃過太多的苦。
所以在他的育兒觀念里,想要事兒,必須要苦其心志、勞其體膚,趁小兒子還小,沒啥記憶,攛掇妻子春蘭裝窮人,一直過著富豪日子的妻子哪里肯答應,馬成鋼只好拿公司做保,欽點小兒子為公司繼承人,改名馬繼業。
一家人入住了破敗小樓。小樓雖破,但小樓里安排的人可不少,各領域教育、藝術專家齊聚于此,共同參與馬繼業的成長。
甚至連所謂的“親奶奶”,都是馬成鋼找來的教育專家,破敗的樓房地下建有專門辦公室,廚師、保姆一應俱全,整個院子充斥著書卷氛圍,連吹頭發都是物理學習小課堂。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原來世界真的可以圍繞有錢人轉啊。
馬繼業有記憶起就生活在破土房里,家徒四壁,內心自卑,老師家訪都看不下去。
別家孩子都有車接車送去上學,繼業卻只能靠跑步,這倒是培養出他的跑步天分,被體校教練發現后打算培養。
結果馬成鋼表面附和說好,背地里卻用麻藥讓繼業的腿沒了知覺然后哄騙繼業說他得了一種“不能當專業運動員”的病。
繼業懂事,為了不讓父母為難,只好選擇放棄。
為了培養繼業的財商,馬成鋼交給繼業一千多塊錢,告訴他這是家里的全部財產,讓他自己分配如何使用,結果,繼業沒能抵住誘惑,買了臺iPad,本想著7天無理由退貨。
馬成鋼明知繼業只是一時貪玩,之后會將這個iPad退回去,卻心心念念想著要教育繼業“抵抗誘惑”,故意將iPad泡了水,結果因為這事兒,繼業只能靠撿空水瓶攢錢,被同學欺負不說,自尊心更低了。
某些層面上,父親馬成鋼為了能讓兒子繼業成材,做了很多過分的事,對于一個孩子來說,足以給他造成童年陰影的事。
可馬成鋼卻管不了這么多,他要的不僅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兒子,他更需要一個合格甚至優秀的企業接班人,所以他用管理員工那套來管理兒子,從來不考慮兒子內心真的需要什么。
在兒子的腿麻了,坐上輪椅的時候,馬成鋼語重心長對繼業說,自己曾經的目標就是考上清北大學,可那時自己錯過了這個機會,他想讓兒子替他圓夢,多可怕的中國式家長的“繼承式夢想”啊!
因為我沒有完成夢想,所以我需要我的下一代替我完成,說實話,三觀能震碎,但真實,中國式家長確實或多或少對孩子存在這種期許。
我的父母也一樣,可能不單單是學習方面,其他欲望方面的東西,他們偶爾也會強加給孩子,有意無意提醒你,父母當年是多希望怎么怎么樣,但是那時候沒這個條件,現在你有這個能力,應該替我去完成什么什么。
父母或許只是一句話,或許只是提一嘴,或許是真心想要為你好,或許是無意,但在孩子心里,父母的每一句話都宛如一擔千斤重石,可以壓的人喘不過氣,我們不能反駁,不能拒絕,作為孩子,忤逆父母,乃是不孝,稍微懂點事的孩子就會把這些細碎的事當成是一回事放在心里,如果之后自己沒有做到,會譴責自己,甚至覺得自己很無能。
《抓娃娃》只能看表面,不能細想,表面一片嘻嘻哈哈,實則爹味很重,只能說沈騰的喜劇魅力掩蓋了這一重點,且掩蓋的很好。
在教育兒子過程中,其實作為妻子的春蘭一直都是持懷疑態度的,她知道那樣孩子感受不到愛,她配合丈夫的表演,僅僅是因為丈夫會給她買愛馬仕最新款包包,會給她用不盡的財富,讓她一生無憂。
春蘭心疼孩子,可是在家庭里沒有話語權,只能一味配合丈夫,直到孩子出事。
從小與教育專家一起生活,馬繼業確實成為了品學兼優的孩子,高考模擬能考707分,正當父母覺得兒子穩穩能進清北時,生活給了他們一擊“重拳出擊”。
原因是孩子大了,不好騙了,在一次提前放學回家時,他看到坐在輪椅上半輩子的奶奶竟然在打籃球,身手矯健。
“奶奶”一見大孫子,轉頭就跑,上演了一出啼笑皆非的“她逃他追”。
“奶奶”的露餡純屬意外,可無論父母怎么解釋,繼業都認定自己沒看錯,馬成鋼只好讓“奶奶”這個角色提前領便當,安排了一出“連夜去世”。
奶奶的死對繼業打擊很大,加上父母之間奇奇怪怪的表現和舉動,最后在一次意外回到豪宅時,記憶涌現,他清楚的明白了自己的猜想,他的人生正在被操控。
最后的結局還算溫暖,畢竟是喜劇,導演編劇不好收,只好擺爛,合不合理再說。
但換做任何一個正常人都無法接受自己的大好童年和青春竟然是被父母監控和安排著過的,換我估計人生觀崩塌,得瘋。
這時候我反而羨慕起一事無成的馬繼業的哥哥,作為被養廢的大號,他選擇一廢到底,不學無術,只知道花錢,住著豪華酒店包間,張口閉口的老馬,馬成鋼為了不讓大兒子壞事兒,一直用金錢控制他,他雖然心有不甘,卻又有心無力。
他知道父親馬成鋼從來沒拿正眼瞧過他,所以他的人生只需要對自己負責。
電影向我們諷刺的證明了一個事實,沒有人是廢人,也不是環境讓人成了廢人,躺平或許只是人的一種選擇,而當自驅力高于外驅力的時候,人才真正能成為自己。
而馬繼業是一直靠外驅力生活的人,父母和周圍的“鄰居們”一直鞭策、引導他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高材生,所以才會在現實和虛無的雙重作用力下導致崩潰。
“雞娃”是環境逼得,馬成鋼那句“你覺得是我們操控了你的人生,你何嘗不是操控了我們的人生”,事實上可以更明確一些,是當下的教育環境、雞娃家長的鄙視鏈操控了一代又一代的父母,不該把這個鍋推給孩子,孩子本身沒有錯。
總得來說電影三觀不正,但挺好笑,換一個陣容,估計會被罵成篩子,影迷對開心麻花的包容度已經早就被拉了下限,沒吃過幾次好的,這次算是大餐了。
最后感慨一下,《隱秘的角落》這三孩子太可怕了,這個暑期被他們包圓了,王圣迪在《默殺》貢獻了絕佳表演,史彭元在《抓娃娃》里表現不錯,榮梓杉高考后被中戲錄取,前段時間還和張頌文聯手上演了追兇好戲《看不見影子的少年》。
電影《抓娃娃》里,讓我最舒坦的地方是結尾處馬繼業第二年重新參加高考后考出了能去清北的成績,但最后他卻選擇了體育學院,終于,在電影的最后,馬繼業走出了陰霾,可以為自己的人生做主,去追尋他想要的人生。
年輕人,人生就該是光明的,去做你想做的事,不要被世俗所捆綁,相信自己的自驅力,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