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朋友來我家做客,直接安排了家中的X11,用Xbox上手了游戲。
直到朋友問起我這臺電視機具體型號,我才發現這臺當年的旗艦已經是過去式了,要知道這才過去了2年,小甜甜直接成了牛夫人了。
其實兩年前購買電視機,在傳統LED背光和Mini LED背光之中,大家還要猶豫下,因為LED背光的價格優勢還是非常明顯,雖然畫質表現遠不如剛剛開始騰飛的Mini LED背光。
但今年這個場景下,其實沒什么好猶豫的了,傳統LED背光已經只剩中低端產品線了,要性價比,還要高畫質,不斷內卷的國內Mini LED電視其實完全可以做到兼得了,問題是,多高的畫質才算的上高畫質?
這個問題早期只需要滿足一定的亮度和高色域。
后來要支持HDR10+ ,要支持BT2020色域,要超高亮度,要超多分區,要精準控光,要支持杜比視界,林林總總,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價格反而不升反降,只能感慨這幾年變化是翻天覆地。
卷王TCL上半年帶來了X11H,這是續X11、X11G后第三代旗艦,升級了全域光暈控制技術,六晶方芯II帶來的畫質大升級型號,具體表現如何?能稱得上目前這個價位的畫質王者嗎?
驚喜,核心參數又又又又升級了,畫質同步提升明顯
尺吋:98吋/85吋
分辨率&刷新率:全通道4K 144Hz(自適應刷新) 支持240Hz動態加速
配置:4G運存+128G存儲 領曜芯片M2+TSR Mini LED獨立畫質芯片
背光技術: QD-Mini LED,亮度峰值6500nits(98吋/85吋)
背光分區數量:14122/10368分區(98吋/85吋)
HDR: HDR10、HDR10+、HDR HLG、Dolby vision IQ、Dolby vision
音效:Dolby Atmos、DTS Virtual:X、多重AI自適應
音響:160W 安橋6.2.2Hi-Fi音響
色域支持:157%BT.709
游戲認證:FreeSync Premium Pro、Gaming in Dolby Vision、騰訊云游戲四星認證
接口: HDMI 2.1X4(兩個滿血) 、USB2.0X2 、USB3.0X1、RJ45、3.5mm音頻接口、數字光纖
先簡單了解下X11H的硬核參數。
TCL很有意思的一點,X11發布的時候最小尺寸是65吋,X11G發布的時候最小尺寸是75吋,如今來到了X11H,最小尺寸則變成了85吋,做實旗艦之名。
全域光暈控制技術升級,你不曾注意的小小細節
在了解其他參數之前,我想先來聊聊光暈這個事,高畫質三大核心要素分別是高亮度、多背光分區、以及光暈控制,其他的均為錦上添花,不過很多消費者注意力主要集中到了前兩點上,而往往忽視了光暈控制,簡單來說,光暈控制是無法用參數去直觀衡量的,但是它非常影響特定場景下的觀影體驗,尤其是在一些高對比、昏暗的場景,如果電視機宣傳片播放的都是色彩艷麗且明亮的畫面,光暈控制就不會太明顯,消費者也無從看出來差異。
因為Mini LED背光的特性,早期Mini LED雖然解決了高亮和分區的問題,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比如背光數量少、沒有精密透鏡、算法不到位,或者是背光板到擴散板之間的OD距離較大,導致相鄰光源之間互相影響,進而出現溢光現象,也就是光暈。
最常見光暈控制比較差的場景,就是字幕,純黑或者暗背景下,白色字幕周邊會亮起一圈。
上圖是非常嚴重的光暈控制非常差的一個典型場景。
這就是相鄰光源之間互相影響,本來白色字幕背后的光源和周圍暗色的光源理想狀態下應該是各自工作,互不干擾,但是他們之間出現干涉了,白色字幕背后的光源直接影響到了暗色區域光源,導致本來因為是暗色區域的產生了一圈小小的光圈。
以John Wick 4這部電影為例,我們來看看X11H的光暈控制。
這個場景已經夠黑了,可以說字幕區域周邊幾乎為純黑。但是放大看字幕,周邊完美有任何光暈。
另一個字幕場景也是同樣的顯示效果,將字幕百分百放大完全看不到任何光暈。
來張結尾大面積職員表動圖,可以看到也是沒有光暈的。
那么X11H是怎么實現這樣的光暈控制呢?
簡單來說,TCL利用了底二代六晶芯片、超聚光微透鏡技術、背光響應算法、減少OD(背光燈板到擴散板的距離)、以及采用A++蝶翼星曜屏共同實現優秀的光暈控制。
這其中透鏡技術是非常直觀的,想想你用的手電筒,手電動可以聚焦光線,也可以擴散光線,同理這里的透鏡技術就是將發光LED的光線調整的更集中。
減少OD這個也可以理解為多個手電投射光源到墻面,光源距離墻面距離短一些,每個手電投射的光路干涉會少一些,如果墻面距離太遠了,光路就互相干涉了;OD就是背光燈珠到擴散板的距離,類似手電光源距離墻面的距離。
因為光源數量比較多,背光響應如果過慢,那么就不能實時精準調控背光狀態,提升算法響應時間,也是影響光暈的一個重要因素。
屏幕其實影響光暈,主要是看液晶分子遮光能力, 如果出現漏光場景,那么就是非常明顯的大面積光暈現象,這個相比很多傳統LED背光顯示器的用戶都遇到過。
太多技術上的東西如果難理解,不妨直觀找一臺電視機,翻翻結尾的字幕環節,對比下就會知道差距有多大。
分區數量峰值亮度持續升級,獨立TSR畫質芯片加持
這次X11H將背光分區數量拉升到了14112個,是上一代的1倍多,也是目前百吋量產機箱中唯一一臺萬級分區的Mini LED電視,做到了像素級精準控光,從控光分區數量來看,可謂遙遙領先。
而除了背光分區數量,X11H將亮度再次提升了,從5000nits提升到了6500nits。
背光分區數量的意義就是帶來更精準的控光,以及更高的對比度。
舉個可以理解的例子,電視機類比為像素畫,像素塊類比為1個背光分區,像素畫的像素塊數量越多,那么像素畫本身的畫面就更清晰,而像素塊數量越少,像素畫就越馬賽克。
上圖來自杜比視界片源西線無戰事,從這種逆光超大光比來看,新加入的獨立畫質芯片配合萬級分區,能非常優秀的還原逆光的高光區域,整體畫面通透、細節豐富。
上圖來自HDR10片源John Wick 第四部,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鏡頭,廣角、大逆光,冷暖色對比,符合一切攝影美感要素,也是能直觀反應出來萬級背光分區加精準控光的畫面。
各位覺得這個畫面表現如何?
再來一張動圖,不過受限于相機視頻拍攝傳感器寬容度限制,實際表現要更好一些。
所謂電影感,應該就是這樣了,應付大光比、高質感畫面表現出色,畢竟如果只是大面積柔和明亮色調, 現在的電視,哪怕是入門級別,表現都很好。
而超高亮度,主要是應對一些本身暗部場景較多的電影。
以權力的游戲、龍之家族這類美劇為例,很多昏暗場景普通LED背光電視看的真是眼前一黑,完全是什么都看不到的,當年我看權游真的是差點把電視機都給砸了,黑燈瞎火什么都看不見,純粹聽個響。
3000nits的峰值亮度完全就可以還原這種昏暗場景的很多細節了,5000nits基本就能還原所有細節了,6500nits的升級也可以看到TCL的誠意了。
我這里使用了亮度計,win連接電視機,使用DisplayHDR實測在HDR下可以激活10%顯示區域3000多nits的亮度,那么是不是TCL虛標了呢?
其實并不是,我這種方式測試并不能最大程度激活電視機的亮度,實際上需要在杜比視界下激活才會測試到6000nits左右的數據。
這里教大家一個好辦法,非常輕松實現,還是用win連接電視機,在設置中把HDR打開(不打開HDR測試結果是亮度映射不具備測試意義)然后去B站開一個大會員,搜一下峰值亮度激活,可以找到很多視頻,有些視頻可以激活杜比視界超高亮度,有些僅僅是普通HDR10,打開后一定在畫質中選擇最高的HDR真彩,這樣就可以看到測試結果了。
我這里找到一個超高亮度杜比視界視頻,實測的結果大約可以看到5412nits,由于下一個格子亮度大約是6200nits,所以直接看不清楚了。
這里依舊是以John Wick 第四部和西線無戰事兩部電影為例,前者HDR10,后者杜比視界。
火焰照亮四周圍地面的細節,二樓遠處的冷色光源下的柱子,甚至能逆光看到部分大衣的細節。
John Wick 衣服的細節,背后的吊扇、右側的墻壁細節都能解讀出來。
這位什么角色我忘記了,桌面上的物品細節清晰可見,墻壁、窗簾、角色臉部被手中火苗照亮的胡須和褶子都能看見部分細節。
列車車廂復古綠的墻壁表面的紋路,門把手的反光都可以看到。
又是經典的廣角、冷暖色加側逆光三要素組合,百葉窗的細節,各位應該都能看到吧?
泥地、鋼盔、士兵眼窩,這個昏暗場景下能辨別的東西還是蠻多的。
瞬態響應、雙向16bit加持,畫質進一步提升
新技術離不開市場驗證,這次TCL在軟層面上發力比較多,尤其是在背光分區數量急劇增加的X11H上,如果還是沿用此前的算法,肯定會拖后腿。
瞬態響應能夠實現背光與圖像顯示的零延遲,解決背光響應滯后導致的圖像暗影、亮斑、拖尾等現象,讓運動畫面更清晰。
西線無戰事這一幕火車在夜幕中疾馳,動態模糊沖擊力極強,光線變化速度很快,但是并沒有出現暗影、亮斑和拖尾現象。
雙向16bit這個比較技術層面的名詞,你可以理解能獲取更多信息維度,TCL具備16bit的環境亮度感知以及環境色溫感知,也是用于多分區背光控制,實現精細控光。
找了一部電影色調輕快明亮的電影芭比,大家感覺這個畫質如何?
再放一些靜態圖片,大家自行評判。
畫面整體通透、顏色還原精準,同時對比度很高,A++蝶翼星曜屏本身屬于HVA屏幕,是TCL華星在普通VA屏基礎上進行了升級,VA屏最大的特點就是原生對比度很高,HVA對比度更高且響應速度更快,屏幕表面還增加了一層低反膜,可以看到在環境光較為明亮的白天,依舊可以獲得不錯的觀影效果。
AI智能畫質調節,錦上添花
基于獨立的TSR畫質芯片,X11H可以提供強大的AI算力,像是通常電視畫質設置中都有一些預設,但是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因為還具備單獨諸如HDR色調映射、電平、動態對比度、區域背光等諸多設置,其實調整好是需要費一番功夫的。
強大的算力賦予了X11HAI智能場景引擎功能,開啟后會自動識別場景和內容,不僅僅是匹配最佳畫質參數,同樣也會匹配最優音質參數,對于不了解HDR、杜比視界、杜比音效設置的消費者,直接可以開啟這個功能。
外觀與音質
X11H依舊保持了一部分家族設計風格,比如極窄邊框和可調高度底座,低安裝位置的時候可以盡量貼近電視柜臺面,同時底座兼顧隱藏式極限設計,也可以使用超薄磁吸掛架,上墻的效果也非常優秀。
因為采用了微距OD設計,X11H做到了極致輕薄,沒有取巧采用書包和分體式設計,屬于純平一體,甚至還可以容納160W大功率的音響系統。
這種純平方式,不論是底座安裝,還是掛裝,亦或是采用落地電視支架,都非常適合,整體感受更接近一臺超大的平板電腦。
正面中間下方微凸。
背部的整體風格和X11G很像,依舊是星空紋理風格,背面的小坡度折角設計又改回了圓弧,這個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下方有一整條走線收納空間。
接口整體一覽,和X11G相比無變化,依舊在側面提供了一個單獨的USB3.1接口,方便使用。
此次音響升級變化非常巨大,具備5顆獨立功放芯片,搭配了10通道硬件環繞,整體功率達到了160W,同時也具備360°星環聲道,即電視四周配備環幕式導音結構,目前這套6.2.2Hi-Fi音響,在這個價位可以說是非常強悍的存在了,你可以直接扔掉回音壁了。
這次音質上除了硬件上做了大幅度升級,X11H也可以在設置中進行環境聲場自適應。
在音效設置中,可以看到同時支持 Dolby Atmos、DTS Virtual:X,另外自適應中可以開啟全域AI聲場,垂直環繞搭配天空聲道,相比是不錯的體驗。
還是以John Wick第四部開頭為例,John一拳又一拳撞擊木樁,低音效果相當優秀,完全能感受到敲擊到五臟六腑的低沉共振。
1小時16分鐘,四方會談,空曠的室內回音、風扇旋轉的呼嘯音、大金牙發牌的輕微紙牌聲,以及背景中低沉的蹦迪音樂BMG,都能清晰分別出來。
我很喜歡電視機自帶不錯的音箱設計,一方面我家還是很古老的帶功放的傳統入門5.1,除了聽個感覺就是聽個響,甚至不如放在電視柜上的齊柏林飛艇,而X11H整套功率也有160W,搭配天空聲道和AI全域聲場,至少幫你省下來了3k左右的回音壁成本。
總結:2024開年畫質王者
五年前選購電視機,想要高畫質基本不會考慮國產,比如我就買了索尼,東西貴不說,你咬牙買下的型號,其實畫質也不能算是非常優秀,只能說預算內最佳,而且想要更大的尺寸,預算內就只能考慮投影。
以前片源也不敢匹配太優秀的,畢竟硬件素質擺在那邊,無論是顯示器、投影儀還是電視機,亮度、背光分區數量都一般般,色域都達不到現在的中端型號。
雖然看電視的人少了,但是只是看“電視”,對于影音愛好者來說,看的的頻率還是蠻高的,一臺優秀素質的電視機,能對得起多年珍藏的資源。
X11H這次變化升級蠻大,也要夸一下光暈控制,其實在X11G上光暈控制不算特別好,尤其是純黑背景下的字幕,但是X11H這次是肉眼可見的提升。
而硬件的這次迭代升級,已經到了一個巔峰水準,如果你有購買電視機的想法,不如考慮下這一臺X11H,雖然明年TCL還不知道怎么迭代升級,但是對于消費者而言,我感覺已經到了性能過剩的地步了,希望后續TCL繼續優化算法,爭取在軟件層面力壓曾經的旗艦王者品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