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乘聯會發布2024年1-6月汽車銷量榜單,除了穩居第一的比亞迪之外,奇瑞、吉利、長安、上汽等也超過本田、日產等合資品牌進入榜單前十。在汽車圈人人喊“卷”的背景下,自主品牌絲毫不懈怠,暗暗完成了三十年河東西的轉換。
在乘聯會發布的數據中,新能源汽車仍保持燎原之勢。2024年1-6月份國內乘用車累計批發銷量達到了1175.1萬輛,其中全國新能源乘用車累計批發銷量為462萬輛,同比增長30.3%。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六月份,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更是達到48.4%,單周滲透率多次超過50%,轉眼間買燃油車已經成為了少數人的選擇。
中國汽車越卷越強
持續高走的自主品牌銷量,與中國汽車的“卷”有很大關系。隨著今年初“價格戰”的炮聲打響,“卷”字已經成為汽車界的年度關鍵詞。從榜單結果上看,自主品牌確實在“卷”中受益頗多,充分的市場競爭讓以往的“潮水”都褪去,自主品牌露出了渾身的“肌肉”,表現出了極強的韌勁。
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認為,中國汽車越卷越強,越卷越好。誠然,自主品牌能夠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內卷”環境下,技術、產品、品質和服務的主動和被動提升。十年前自主品牌飽受詬病的問題,十年后的今年已經極其少見。
技術創新是支撐品牌銷量關鍵
而之所以自主品牌能夠做到銷量的快速崛起,技術創新、科研投入是關鍵。面對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的增長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國產新能源加大研發投入,?不僅可以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走出去”,?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品牌”的轉換,還能抓住智能網聯汽車的領先優勢,?擴大海外市場。
從公開數據可以了解到,國產新能源車企僅在2023年研發資金的投入已經達到了近千億級別。在2023年比亞迪投入就高達399億元,同比增長97.39%,高于當年的企業凈利潤。高額研發資金的投入幫助比亞迪先后打造出了刀片電池、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易四方、Di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等創新黑科技,成為其奪得中國市場銷冠,進軍全球市場的有力保障。
從國內到海外,世界級汽車品牌還有多遠
伴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創新和銷量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中國汽車品牌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2023年,中國一舉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的國家。同樣在去年下半年,比亞迪超越鈴木,躋身成為全球第九大汽車集團,僅次于福特。在汽車影響力持續高升的情況下,中國品牌海外形象的塑造已經到了不得不為的地步。
但中國品牌的建設不能只靠一家之力。在中國汽車論壇上,比亞迪李云飛表示,任何一家企業的產品問題都可能會影響到整個中國品牌的海外形象,因為海外消費者不看個人只看整體。因此中國汽車品牌之間應當攜手合作,共同提升產品品牌和技術水準,這樣才能夠贏得全球消費者的信賴。
2024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高漲勢頭,仍然會延續至下半年。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以比亞迪為代表的自主品牌快速崛起,中國汽車品牌成為全球市場主流指日可待,但這需要更多的中國企業一起攜手共進,共同打造中國品牌的技術、產品、品質、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