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患者的腫瘤組織在手術后僅取一小部分做成病理蠟塊,其余部分就直接作為醫療垃圾處理掉,浪費了我們自身寶貴的抗癌資源!
然而腫瘤患者不知道的是,手術后未經其他治療時新鮮組織中的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對腫瘤的殺傷能力是最強的。TIL是一類腫瘤浸潤性且具有抗原效應的細胞群,例如T細胞、B細胞、巨噬細胞或自然殺傷細胞,于1986年由Rosenberg等學者從荷蘭小鼠腫瘤組織中發現并分離出來。多項研究表明,在轉移性黑色素瘤、卵巢癌、三陰性乳腺癌、非小細胞肺癌、胃腸道腫瘤、頭頸癌、宮頸癌等實體腫瘤中均可發現腫瘤浸潤淋巴細胞,它們具有抗腫瘤反應性,且腫瘤預后與其密切相關。
這款擁有30多年的“古老”細胞療法,終于在2024年2月16日迎來了被FDA獲批的喜訊!Lifileucel(LN-144)被FDA批準上市,用于治療PD-1抗體治療后進展的晚期黑色素瘤,成為全球首款獲批上市的TIL療法,也是全球首款獲批的用于治療實體瘤的T細胞療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國內方面,多家公司公布了TIL管線臨床獲批的好消息。尤其是剛過去不久的2024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國內外的TILs產品可謂是百花齊放,各顯神通,其中沙礫生物設計的基因工程TIL產品GT201在實體瘤方面的表現可圈可點。今天無癌家園小編就給各位癌友們詳細報道下。
疾病控制率達100%,腫瘤縮小69%,國研TILs療法GT201挑戰實體瘤
GT201為沙礫生物自主研發的表達膜結合細胞因子的下一代基因編輯型TIL產品。臨床前研究中對比和選擇了最優化的結構設計,并通過為工程化TIL療法量身定做的逆轉錄病毒系統StaViral?實現在多批次、不同瘤種來源的TIL細胞上的穩定表達。
GT201在體內外均表現出較傳統TIL更強的增殖能力、腫瘤殺傷、細胞因子釋放和更好的存續性,并可以降低對于IL-2的依賴性,從而克服傳統TIL產品所面臨的挑戰,優化并提升傳統TIL產品的功能和存續,并潛在降低臨床應用中IL-2的使用劑量。此外,首個人體試驗顯示,GT201在多個晚期實體瘤患者體內均表現出良好的安全性,并展示出穩定的擴增和初步臨床療效。
在2024年ASCO大會上,研究學者們公布了GT201的I期臨床試驗結果,截至2024年1月22日,已有7例患者(包括非小細胞肺癌、惡性黑色素瘤、宮頸癌和卵巢癌)入組該試驗,中位年齡為48歲,先前接受過至少3種療法。這些患者中,1例有骨轉移病史,2例有肝轉移病史,1例有腦轉移病史。在標準FC淋巴細胞清除后,患者接受 GT201 輸注,其中5例患者隨后注射IL-2。
結果顯示,在7例可評估反應的患者,3 例患者(42.9%)獲得確認的部分緩解 (PR),其中一名患者的腫瘤相比治療前靶病灶減少了69%。2 例患者(28.6%)表現出最佳反應為病情穩定 (SD)。值得注意的是,在非小細胞肺癌亞組中,所有3例患者均觀察到疾病控制(SD ≥ 24 周或任何PR),即疾病控制率高達100%!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GT201的安全性可控,在非小細胞肺癌中表現出良好的臨床特征,具有令人鼓舞的客觀反應率、反應持久性。
宮頸癌患者腫瘤病灶竟達到完全緩解!TILs療法GT101效果不俗
除了GT201以外,沙礫生物在2024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上,公布了其自體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細胞注射液GT101的I期臨床數據。
圖源來自《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截至2023年11月10日,14例多線治療失敗的實體瘤患者接受了治療,中位年齡為46.9歲,先前接受的治療中位數為2.6線。患者在完成淋巴細胞清除化療標準方案后,回輸GT101的TIL細胞以及注射IL-2。
結果顯示,在這14例入組患者(非小細胞肺癌、黑色素瘤、宮頸癌)中,客觀緩解率(ORR)為 35.7%。其中4 例患者(28.6%)部分緩解 (PR),1 例患者(7.1%)完全緩解 (CR),8 例患者(57.1%)疾病穩定 (SD)。1 例患者有未得到證實的疾病進展 (PD) 。
值得注意的是,在11例宮頸癌患者中,ORR 為 45.5% (5/11),其中 4 例患者 (36.4%) 部分緩解,1例患者 (9.1%) 完全緩解,疾病控制率(DCR)達到90.9%(10/11),其中4例患者(36.4%)達到PR,1例患者達到CR,即腫瘤被完全清除。這位CR患者接受了長期隨訪,完全緩解和無進展生存期的持續時間分別為24周和36周。輸注GT101后,所有患者外周血中T細胞均強勁擴增,中位Tmax為6.83天,平均為15.9天。
對于接受過大量治療的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患者,GT101 在淋巴細胞清除和高劑量 IL-2 治療方案下表現出可控的安全性和良好的臨床特征,特別是在宮頸癌中的具有令人鼓舞的客觀緩解率和持續的緩解時間。
目前TILs細胞療法急招以下癌種的患者:黑色素瘤、肺癌、宮頸癌、食管鱗癌、頭頸部鱗癌、子宮內膜癌,可將病理報告,治療經歷等提交無癌家園醫學部進行評估。
目前,全球已經開展了TILs療法針對轉移性黑色素瘤、鼻咽癌、頭頸部鱗狀細胞癌、膽管癌、復發性或難治性卵巢癌、骨肉瘤、宮頸癌、卵巢癌、非小細胞肺癌、腦膠質瘤、胸膜間皮瘤等多種實體瘤的臨床試驗,TILs療法在治療包括轉移性黑色素瘤、頭頸部鱗狀細胞癌、宮頸癌、非小細胞肺癌等多種實體瘤方面都展現出了臨床價值。
此外,對于PD-1耐藥的患者,接受TILs療法也有顯著療效,無癌家園小編曾報道過關于TILs療法聯合PD-1讓晚期轉移性肺癌患者完全緩解的案例。
綜上所述,TIL療法在治療實體瘤方面具有一些獨特的優勢,但仍面臨一系列挑戰。腫瘤免疫抑制微環境仍然是TIL治療的主要障礙。此外,在有效腫瘤反應性 T 細胞的分離和擴增方面仍有相當大的改進空間,仍然需要探索替代聯合療法。
本文為無癌家園原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