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寶馬宣布退出價格戰鬧得沸沸揚揚,有人說寶馬急了。但它為什么會急呢?其實從乘聯會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銷量數據就能看出,中國汽車,尤其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表現出色,對合資品牌形成的擠壓,可能就是根本原因。要知道上半年新能源滲透率已經超過 50%,購買燃油車成少數派。
上圖是2024年上半年中國市場汽車品牌銷量榜前15,以及上半年國內車企的銷量數據,以比亞迪為首的中國汽車品牌,已經占據了前五當中的4個席位,唯一銷量可觀的海外品牌只有入華較早的大眾,中國汽車品牌實力盡顯。同期的數據,也就是2023年上半年,前五的品牌中還只有比亞迪、長安和吉利,而今年多了奇瑞。
還有,對比2023年上半年和2024年上半年各品牌的銷量數據,不難發現,無論是比亞迪、長安、吉利還是奇瑞,銷量都有增長。其中排在首位的比亞迪,同比增長高達39%。相對應,大眾、豐田乃至寶馬都出現不同幅度的下滑。中國品牌與合資品牌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所以我說,中國新能源汽車表現出色,就是合資品牌急了的真正原因。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并非只有在國內表現出色,走向世界也成為了中國品牌的主流。
2024中國汽車論壇上,比亞迪汽車的李云飛便引用了大量數據,包括歐洲杯期間大量中國品牌上熱搜,2023年比亞迪汽車躋身全球銷量前10,以及前20里面中國汽車品牌身影越來越多、增長率越來越高等,無一例外都表明了中國品牌出海已經從第一階段的勞動力出海、第二階段的代加工出海,進入第三大階段的技術和品牌出海。同時,李云飛也表達了對現階段比亞迪對汽車市場“卷”的理解,并呼吁中國品牌攜手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級品牌。
為了達成世界級汽車品牌的目標,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品牌,在研發投入方面也下了不少心血。2023年,長城、蔚來、理想等品牌的研發投入均超過百億,同年度這幾家品牌旗下的新能源車銷量也都比較出色。而比亞迪能夠成為銷量榜首的品牌,2023年在研發方面的投入也很下本,高達399億元,所以比亞迪在2023年也取得了302萬臺銷量。
巨大的研發投入,不只是在銷量上為比亞迪帶來了相對應的“回報”。7月4日,比亞迪在泰國的工廠正式竣工,品牌第800萬輛新能源汽車也正式在該工廠下線,至此,比亞迪成為了全球首家達成800萬輛新能源車下線的品牌,距離躋身世界級品牌更進一步。
不夸張地說,中國新能源汽車表現出色,比亞迪在這當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如今比亞迪也提出了中國品牌頂峰相見的目標,表達了愿意與其它中國品牌共同進步的愿望,展現出的格局很大。我們也希望包括奇瑞、吉利、長安等其它中國汽車品牌,能夠快速跟上比亞迪的腳步,助力中國汽車工業“換道超車”戰略成功落地,并打造更多的世界級品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