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7月10日,Neuralink創始人馬斯克表示,“讓人們看見以前看不到的東西,紅外線,紫外線,無線電……我認為換一種說法就是,我們想給人類超能力。” 他還表示腦機接口設備植入即將植入第二位人類患者體內。
腦機接口(BCI)領域是科技領域的前沿,致力于實現人類大腦與外部設備的直接交互。2023年5月,Neurolink獲得了FDA的批準,被準許進入人體臨床試驗研究。同年9月,Neurolink公開招募受試志愿者。
1月29日,馬斯克在社交平臺X上宣布首位人類完成了Neurolink腦機接口移植手術,且移植后專家對受試者的神經元進行了測試,結果反應效果不錯。Neurolink表示此次移植的腦機接口將幫助治療記憶力衰退、頸脊髓損傷等各種神經類系統疾病。
2月20日,馬斯克繼續對外宣布,首位完成腦機接口移植手術的人類“似乎完全康復”,通過意念就能操控鼠標。那么腦機接口有哪些進展?存在哪些潛在風險?近日,佩爾曼醫學院醫學倫理與健康政策系的助理教授安娜·韋克斯勒(Anna Wexler)在一次采訪中為我們揭秘了腦機接口的進展以及日益凸顯的倫理問題。
林 巖 | 翻譯
問:腦機接口(BCI)究竟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為什么需要將其植入大腦中?
Anna Wexler:BCI是一種技術,這種技術允許大腦與外部設備進行直接的通信,主要通過記錄由神經元產生的電活動來實現這一點。
并非所有的BCI都需要通過手術植入。例如,有非侵入性BCI利用腦電圖(EEG)或紅外光譜(fNIRS)等技術從頭皮上記錄大腦活動。這些設備的分辨率通常低于被植入大腦的腦機接口,腦機接口的電極直接與神經組織接觸。
非侵入性BCI已經問世15年,并被用于身體控制或改善健康狀況。
對于可植入BCI的研究來說,這是一個特別激動人心的時刻。許多初創企業已經進入這一領域,并籌集了大量的風險資本。
問:您能否談談BCI所提供的一些具體好處以及它們如何幫助人類?
Anna Wexler:目前,植入式神經技術設備在臨床上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例如,神經刺激設備在治療癲癇和帕金森等疾病方面就發揮著不小的作用。
BCI已被用于幫助患有嚴重身體殘疾或疾病的人恢復一定程度的交流或運動。例如,Blackrock Neurotech自2004年以來一直與科研人員合作,以幫助癱瘓患者與計算機實現交互能力或使用患者的思想控制機器人肢體。
但這些設備均未獲得FDA批準,它們仍處于試驗階段。
即將到來的下一代植入式神經技術設備的相關試驗,將產生更好的患者療效,并推動BCI向前邁出重要的一步。這不僅將為我們提供關于下一代設備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見解,而且還將為該領域的未來發展鋪平道路。
不過,其中重要的是要強調這些試驗符合道德倫理,并在適當的監督和保障措施下進行。
問:這項技術可能存在哪些倫理方面的顧慮?
Anna Wexler:BCI有許多倫理方面的考慮。
首先是知情同意,這或許是最直接的問題。這些是涉及侵入性腦手術的至關重要的程序。患者需要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風險、潛在的益處以及該技術的試驗性質。
其次,隱私和數據安全是重要的關注點。BCI讀取神經信號,這些信號可能包含健康數據,并且有一天可能包含有關一個人的思想、意圖或情緒狀態的敏感信息。從這些設備收集的數據使用的前提必須合乎道德。
目前,我們的個人信息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例如如果你調查我的瀏覽器搜索歷史,查看我的電子郵件,并將其與我的智能手表的位置或運動數據相結合,你可以推斷出很多關于我的個人隱私。很可能有一天,神經數據將成為這些數據配置文件的更高階段,但目前還沒有實現。
第三,植入式神經技術設備試驗結束后所可能存在的問題。臨床試驗通常持續不超過幾年,但在某些情況下,受益的參與者選擇將設備植入數十年。
因此,在誰負責長期維護植入物和支持參與者的問題上確實非常復雜并棘手,特別是當他們可能無法使用植入物進行標準的MRI掃描時。
這是誰的責任?參與者的嗎?還是研究人員、保險公司、研究機構、資助者、醫療設備制造商?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答案。
最后,還有更大的社會問題需要考慮。當這種技術得到普及后,會發生什么?它如何改變我們對正常人類功能的看法或加劇現有的不平等?這些都是沒有明確答案的復雜問題,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些問題值得持續討論。
問:像Neuralink這樣的公司因其雄心勃勃的目標而登上頭條,他們的目標是創造一種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醫療設備,以及一種融合人工智能和人類智能以提高人類認知能力的產品。你認為這將如何影響在這一領域運營的其他公司?
Anna Wexler:Neuralink是這個行業里一個有趣的參與者,因為他們的聯合創始人經常在媒體上露面,并一直對他們的技術所能實現的目標保持樂觀態度,不僅對Neuralink,而且對他的其他公司也是如此。
通常情況下,我們不會看到醫療領域中有這種制造炒作的意愿。
在Neuralink,CEO的聲明與公司實際開展的工作之間存在不協調,似乎該公司主要關注該設備的醫療應用,而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則會談到BCI的一些可能的應用,這些應用可能會在未來出現,而這些應用往往會激發人們的想象力。
一方面,這是一件好事,因為公眾對BCI越來越感興趣,這將刺激對該技術更多的投資,從而加速創新。
另一方面,人們對大腦的了解仍然知之甚少,讓人們對短期內可能實現的可能性充滿希望,這具有誤導性,并可能導致人們對神經技術的懷疑。
此外,我們還需要了解一個問題:植入式設備對普通消費者究竟有何價值?就我個人而言,如果一個BCI能讓我打字速度提高5-10%,我可能不會進行神經手術來植入它。其他人可能會。但總的來說,潛在的消費者應用的實際價值還沒有完全實現。
問:越來越多的醫療領域公司選擇創造可植入BCI的消費者版本,你認為將如何提供監管?
Anna Wexler:首先,目前還不清楚如何對植入式消費者BCI進行監管。我們以前從未真正見過這樣的事情。從實際角度來看,現在的情況是,在這一領域運營的公司正致力于建立安全有效的協議。如果他們能夠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那么接下來的問題將是他們是否以及如何將其產品推向消費者市場。在美容手術領域可能有類似的例子可以借鑒。
醫生可能需要參與處方、批準或實施這類選擇性手術。與植入程序相關的風險水平也是一個問題,我預計許多神經外科醫生不愿意參與植入手術。
在醫療設備方面,這一領域的實體需要遵守HIPAA法律(義務型可攜帶式健康保險法案),并與同樣受到聯邦監管的保險公司合作,因此已經存在確保患者信息安全性的系統。如果這些公司轉向銷售BCI產品,將需要一個經過精心策劃并非常成熟的數據保護系統。
https://penntoday.upenn.edu/news/challenges-and-advances-brain-computer-interfaces
Deep Science預印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