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瀾日志
袁詠梅
1
2024-06-04 10:30至15:30在北京32館執行日常值班,實際服務5.0小時,通勤時間1.0小時,合計耗時6.0小時。
中午去一(1)班講故事,安排的第一個是曉蕾老師上次沒有講完的《墻壁里的狼》,本想著跟孩子們商量一下,可不可以從頭講起,還沒等我開口,孩子們已經大聲提出了要求:從頭開始講吧!故事挺有趣,沒有孩子覺得“恐怖”,只是覺得不可思議,“墻壁里才不可能有狼呢,只可能有老鼠”!
又講了《獵人海力布》,實際上在準備這個故事之前也小小猶豫了一下,果然在講完之后,聽到有幾位小朋友討論起了我猶豫的點——該不該犧牲自己去救別人?其實我還挺驚訝和驚喜的,小小的孩子們會抓住這個點來討論,而不是被動地去接受一些觀念。但因為對這個話題沒有作充分準備,又怕撒出去就抓不回來了(你知道的,如果放一個話題給小朋友們,他們會讓你明白什么叫海闊天空和天馬行空),所以沒有過多討論就轉入下一個繪本。
《我爸爸》《我媽媽》,這兩本書一亮出來, 底下左一個右一個的聲音,“我家有這本書”,“我家也有這本書”,“這個我看過”……于是,先請了一位小男生來講《我爸爸》,他的聲音很洪亮,并且應該是非常熟悉這本書,他的同學們都靜悄悄地聽著;等到《我媽媽》的時候,舉手的人就更多了,請了三位小女生來講,一人一句,也許因為聲音不夠大,眼看著底下的同學們開始走神。有人說“我才不喜歡我爸爸”,也有人說“這真是個好媽媽啊”。
講《小黑魚》,孩子們稱贊了小黑魚的聰明;講《一個神奇的蛋》,孩子們對于青蛙把鱷魚當作是雞的行為表現出了體諒——“因為它們沒見過嘛!”
也有一個好玩的小插曲,兩個孩子就青蛙和蟾蜍是不是同一個東西發生了辯論,我告訴他們不是,小朋友又不服氣地來與我辯論。回來后查了一下,似乎我的說法也不嚴謹,有一些科普條目中說“所有蟾蜍都是青蛙,但并非所有青蛙都是蟾蜍”,好吧,關于這個問題,我還是有點沒搞明白。
顧言
2
2024-06-04 11:20至16:30在成都1館執行日常值班,實際服務5.0小時,通勤時間2.0小時,合計耗時7.0小時。
今天來館里布置了一個自我關懷角,有情緒的大人小孩可以來抱抱玩偶,對照情緒輪盤識別情緒,把情緒涂涂畫畫扔進回收箱,從關懷表上挑一個喜歡的活動做一做安撫自己,再帶一張鼓勵小卡片回家。
可心幫忙想了一些適合小孩的日常活動,梁玥看到值班日志里的預告,帶了一個超酷的小熊玩偶,小孩很喜歡。有三個女生甚至想購買小熊脖子上的同款項鏈,淘寶識圖后發現是個九塊錢的小飾品,問怎么把截圖發給她們,他們拿了紙筆來抄下了店家名字。
有位高年級男生研究了一會兒墻上的說明,回頭幾次確認身后沒人,畫了畫扔進情緒回收箱離開了。被同班女孩看見,念出關懷角的名字,對同伴說,原來XX剛才emo了啊。
經常來館里的六年級短發女生撞見我在篩選印有鼓勵語的小卡片,她一邊挑選一邊試圖說服我送給她,說想哭的時候看看這些卡片就會覺得很有力量不是嗎,最后選了十張,我問這些都要嗎,她又不舍地放了兩張回來。
小鳥展丟了四只羽毛筆,十二張林蘭塑封的小鳥卡,一顆鳥蛋模型,供撫摸的雞毛若干。羽毛筆和模型有準備多余的,補上了,卡片想等下學期回二館辦展時再重做,祈禱二館能順利開館啊。
太喜歡裝扮圖書館了,有種給小動物豐容的即視感。
姚碧海
3
2024-06-07 09:30至16:00在貴陽1館執行日常值班,實際服務6.5小時,通勤時間10.0小時,合計耗時16.5小時。
也許是托有圖書館員經歷的福,到館服務的第一天對借還書、幫助索書操作上手得非常快。而且由于正好碰上三箱受捐贈的書到貨,且很幸運地有熟練的老志士一開門就在崗,被帶著參與了從開箱存證、蓋章貼碼,到分配索書號、錄入上架的全套流程,很忙并且知道在忙什么地飽和工作了好幾節課,收獲經驗頗多。同時,感到在我生活著的世界、孩子們生活著的世界微不足道地但切實可感地做些變好一些的事情,這個知覺讓我相當感動。
理想主義者的我和我們,無償地去服務孩子們的同時,在孩子們追問“下次還會不會來”的時候,在食堂嬢嬢不記訂餐人數、直接送來足夠人人有份的盒飯的時候,在門衛阿叔為搬書的我們主動拉開出去的門的時候,感到了他們反過來無償給予我們的需要與尊重——需要志愿者把阻礙打工子女自由閱讀的厚門踢開,尊重替孩子們踢開這扇厚門的微瀾圖書館項目、捐贈者、在終端落實這些的志愿者。在我們用書籍往孩子們心里“縱火”的同時,其實已經被自己抱的這捆薪,烤得暖融融。
林蘭
4
2024-06-11 12:00至15:00在成都1館執行日常值班,實際服務3.0小時,通勤時間1.0小時,合計耗時4.0小時。
今天值班遇到一位剛剛高考完就來值班的女孩。一個上來看書的孩子聽到小姐姐是高考完,眼睛放光地問高考嗎?雖然對話不多,但一下感覺兩人就有了一種命運連接一樣。哈哈
吃飯聊天得知女孩是一年前在玉林看見我們擺攤,了解到微瀾,但當時高二沒辦法抽出時間來,這會剛高考完就來預約值班了。這種種在心里穿越時間的約定,真好。女孩說可以喊我小張。
中午吃完飯,我和小張就去到了6年級催還書,是在離圖書館最遠的那棟樓四樓,想想孩子們課間要跑過來再爬四樓借書,是真不容易。只有午飯后有點時間。
今天孩子們基本都在班里,催還書很順利,孩子們都很真誠的說明了自己的情況,沒有帶的孩子大部分都答應本周四帶過來。
遇到好幾個同學告知休學的孩子,沒辦法再找到了,問了其他館,休學的原因各種都有,有的是要回老家讀初中就會提前兩周離校回去辦手續。那就希望這些無法還回來的書給他們留個紀念吧。
下午課間幾乎沒有孩子來圖書館,有一個熟面孔孩子,無論上課下課都在圖書館看書,一會站著一會坐著一會蹲著,各個書架淘書。也是非常有意思。
有幾個孩子來問辦卡情況,我看了看封面說,登記后要月底才能拿到新卡,我們爭取閉館的時候給大家做好。
李茜
5
2024-06-12 11:00至16:15在廣州15館執行日常值班,實際服務5.5小時,通勤時間3.0小時,合計耗時8.5小時。
得知今天人手不夠前來支援,好久沒有這么手忙腳亂過了,兩個人又還又借,哪邊得點空閑就幫另一邊分流,忙碌一中午,根本來不及仔細看都是哪個年級的小讀者來借書,只想著趕緊把這個孩子的需求處理完。
午休時間,旁邊的小禮堂又開會,聽說這邊開會很頻繁,在志愿者中都傳開了。今天是紀檢部開會,我吃飯間隙聽到老師訓話,讓孩子們把自己當大內密探,還是忍不住冒出小問號:這是拍戲呢嘛?
發現書架上有一些在其他館很受歡迎的書,看著也很新,似乎沒被發掘,我就每個抽了幾本擺在桌子上:《你好啊,故宮》,《瘋狂偵探團》,《一年級二班》,《與世界對話的孩子》。這邊入手的《瘋》是我沒見過的版本,很薄一本,看上去不會有很重的壓力感,也是最先被孩子們翻閱借走的,如果不是今天六年級學生只還不借,館內四本《瘋》都會被借出去。可能跟這個館的孩子喜歡看偵探小說有關,福爾摩斯系列在館內也很受追捧,每次課間結束都要整理一遍那排書架。《一》一開始只擺了兩本出來,有一本很快被借出。這套書書脊上沒有文字,豎著擺在書架上非常難找到,需要展示曝光。《與》的借閱情況也不錯,有孩子看了一本又借另一本。不同于24比較受歡迎的《友誼與愛情》分冊,這邊的孩子更傾向于借《跟他人相處》等其他分冊。四套書放在桌上,孩子們發現三套,也算是大豐收吧。
我自己在館內看完了《漫畫萬物由來》這一系列,內容感覺不錯,是中國作家寫的科普,相對于國外出的科普而言,更能照顧到小讀者的生活環境,我也擺了幾本在桌上,離開時也沒收,希望會有孩子看到吧。
宗慧儀
6
2024-06-12 09:30至16:40在深圳2館執行日常值班,實際服務7.0小時,通勤時間3.0小時,合計耗時10.0小時。
今天第三次開館,對全校各年級開放!!!
三個伙伴真是不輕松,特別是控制人流量。不管上課下課,圖書館都很多讀者。雖然椅子、立體書開館前收了起來,讀者們還是要么站在書架旁特別是空調機旁,或席地而坐,或者坐進借書處還書處,高年級的甚至直接拿走了,還給自己的伙伴占座。擁擠、喧鬧和汗臭是這段時間的主題詞。
喇叭最管用。上午是開麥提醒讀者可以將書和卡放下回去上課,下節課來取書,中午是說由于今天對全校同學開放,圖書館空間不夠,無法提供閱讀空間,請同學們找到書之后借書回教室閱讀…學生們陸續撤退了,感覺有點空,悵然若失。
下午一年級老師帶班進館,而一眾六年級學生還在館里,我試著用“大聲公”說:同學們好,今天是一年級的同學第一次來圖書館,請六年級的同學先回到體育課上去,讓一年級同學好好體驗一下…高年級的同學聽后很快陸續退出,于是圖書館被四十多位萌娃占領了,興高采烈穿梭于書架和閱讀桌之間,藏立體書的地方也被發現了。
當萌娃們拿著書來問我什么字,我認真念:“噴嚏”、“好奇”、“研究”等字的時候,我好像又被治愈了。
王雪蓮
7
2024-06-17 11:00至14:30在北京20館執行日常值班,實際服務3.5小時,通勤時間3.0小時,合計耗時6.5小時。
上次有小朋友在看國家地理的圖書,剛好翻到梅里雪山~ 我就把自己拍的日照金山分享給她看~ 今天又遇到她,她還是拿著那本國家地理,讓我幫她翻到那一頁~她好奇的指著最高峰卡瓦格博問它在哪里?有沒有人在山頂上~告訴她這座山對云南人來說是神山,很久以前有日本人試圖攀登,最終沒有成功…之后也明令禁止攀登~后來發現她把這座雪山介紹給自己的朋友,這次幫她借閱了這本書~ 還在國家地理的雜志的書架里幫她念名字,她自己選了一本《西伯利亞的候鳥》~ 她好像被種下了一顆了解大自然的種子~??真好呀~
今天還看到一本叫《什么是當下?》的繪本~ 真的很喜歡,認真的拍了照片分享給了好幾個朋友~ 明天仍是個謎;昨天已是歷史;今天是禮物,that's why we call it the present! 啊~ 包括對當下的解讀,太喜歡了~
丸子
8
2024-06-18 10:45至14:00在北京6館執行日常值班,實際服務3.5小時,通勤時間2.0小時,合計耗時5.5小時。
菜地里同學們種的西紅柿已經結出果實了,可惜下周就閉館,吃不上了…
和莉娟去班里做了催還,還有43本顯示在借,估計有一部分丟失的,等下學期前做一次盤點再處理。
今天最辛苦的應該是生著病的米米,館里本來就熱,還乖乖地看書,陪我們把紀念冊全部分裝完。之前值班的伙伴已經把寄語謄寫到插頁上了(字寫得太好了,再看看自己的有點慚愧),王遠和一寧又仔細核對了姓名和照片,補齊所有冊子上的個人頁和留言。中午六年級同學陸續上樓來領自己的紀念冊,找到自己專屬的那本,興高采烈地走了。后來ZX還問里面的插頁在哪里買,他想多放幾張讓同學在上面寫畢業留言(送了他兩張空白的,開心極了)。
因為是三三兩兩來的,所以也沒機會在館里拍個大合影,后來一寧和莉娟去班里補拍,不曾想老師過于嚴肅,把同學們也整得有點尷尬。好吧,好歹留了個紀念。不知道多年之后翻到這個冊子,同學們還會不會記起2024這個火熱的夏天,在這個叫微瀾圖書館的地方,有一群人曾用關愛的眼神和不舍目送他們離開。
岳毅樺
9
2024-06-19 11:00至15:30在北京29館執行日常值班,實際服務4.5小時,通勤時間2.0小時,合計耗時6.5小時。
今天很有些告別的情緒了。
早上出門前還是決定給ZFY同學寫點東西,夾在要送他的書里。臨時起意,用“序號體”最省事,分享了一些“書友”的贈言,居然也寫了小三頁紙。
原本只有紀念卡片和給圖書館寫信兩個事,快到學校時突然想到還可以拍個照片嘛。在樓下遇到YM,她提議可以贈送一直不太好借的國家地理雜志。
我們充分地展現了隨意、即興、靈活、彈性卻高效的特點,這兩個即興的事,效果都很好。
中午去跟兩位六年級班主任溝通想法,都得到充分的支持。老師們很感激圖書館的用心,也能感受到她們對于自己帶了六年的同學們的不舍之情。
中午六年級同學熱熱鬧鬧來拍照,跟生面孔也有聊為什么不來,答案就是“懶”。老面孔在圖書館各種打望,看還有啥好東西可以“順走”。看到已經交回來的一些給學弟學妹們的信,有說“千萬別說做一生的好朋友,因為都會走的。”想起以前的感慨,真真是“流動兒童沒有發小”。
最熟悉的ZFY同學是每個課間都來,有時跟同學聊天,有時跟我們聊。他有河北、河南、云南三個選擇,還沒想好去哪里讀初中。另外其實也再沒什么可聊的了,每次上課鈴一響,他就大聲地跟我們說再見。直到最后下午第六節課那個課間,他用力地揮手,又一次大聲說出再見。
感謝今天這些一遍又一遍的再見,真的是很及時的情緒出口。白天微信消息不斷,北京35館和成都2館,因為不同的原因,下學期都不能再開了。很多事如果細想,心里就像被剮了個小洞。不愿意流淚,那就好好告別,大聲告別。像ZFY同學用力高高揮起的再見的手,多么勇敢。
金彥孜
10
2024-06-25 10:20至13:30在昆明2館執行日常值班,實際服務3.0小時,通勤時間2.0小時,合計耗時5.0小時。
今天值班很幸運能遇到繪本館的老師來到圖書館給學生講繪本,看著四年級學生在聽講的反應讓我覺得特別新鮮有趣,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總覺得每一次來到這里,是這里的弟弟妹妹們在治愈我,值完班后感覺自己吸收到了他們的能量,心情會好一些。
今天仔細看了黑板上的留言字條,有個四年級的小朋友寫“我希望可以在圖書館里面生活”,我好想告訴他我也這樣覺得。我總以為自己太微小,沒辦法向外給予什么,只有在圖書館里才能一點憂慮都沒有,就當一個認真學習的學生。一切答案似乎都在這里,汲取知識為自己所用就好了。
圖書館一定是烏托邦,我希望大家都這樣覺得。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在烏托邦里掃掃地。
月報編輯/排版:宋佳旻
更多服務日志,見微瀾社區服務區查看。
微博:@請叫我北京三知
豆瓣:@請叫我北京三知
微信:小新(xingongmin2007)
捐款支持微瀾圖書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