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香港消委會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突然對香港市場中暢銷的飲用水品牌中抽取了三十個品牌代表,對這三十個品牌的飲用水做了消毒劑殘余和副產品測試,并將測試結果發布在其獨家刊物——《月刊》,測試結果經大量港媒報道后瞬間將內地飲用水品牌農夫山泉和百歲山頂上了輿論熱點。
其中,香港經濟導報用的封面如下:
封面設計的很走心,也很有誘導性,如果不仔細看很容易看成農夫山泉和百歲山溴酸鹽超標了,因為它用碩大又醒目的字眼寫道:農夫山泉、百歲山溴酸鹽含量達到歐盟上限,而且下面緊跟著為大家“科普”:消委會指出:大量攝入溴酸鹽可引起惡心、腹痛、嘔吐、腹瀉,嚴重情況甚至影響腎臟和神經系統。
而且不只是一家港媒這樣報道,幾乎所有港媒都是一個腔調,一時間仿佛農夫山泉和百歲山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更像瘟疫流行,人人避而遠之。
比如下面的某某新聞、雅虎財經、鳳凰網科技等等,都在第一時間用最醒目的方式爭相報道這一消息。
當然,效果也非常明顯,當時農夫山泉的股票市值就蒸發了一百多億。
看到這里,大家不禁疑惑,難道這兩個內地前五飲用水公司的水真的有問題嗎?其實不然,我們再來看看消委會刊登在月刊中的那份檢測報告,越看越感覺這里面有貓膩,好像就是針對內地飲用水企業專門搞的,理由如下:
第一,所有檢測品牌中只提及了四個含有溴酸鹽成分的品牌,但是媒體只報道了農夫山泉和百歲山。
另外兩個品牌是美果和飛雪,但是媒體沒有報道。
我查了一下,美果是臺灣企業,飛雪是本港品牌,這兩款水中其中美果屬于純凈水序列,而飛雪被劃入礦泉水序列,雖然他們中的溴酸鹽含量為2微克/L,但是在各大媒體中報道中均未提及一絲一毫。
相反,沒有超出歐盟標準的農夫山泉和百歲山卻用了達到歐盟標準上限的字眼來大幅報道,而且下面還附送了大量飲用含有溴酸鹽的水會造成什么嚴重后果。這到底是居心險惡還是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我想大家不言而喻了。
第二,檢測報告并非只檢測溴酸鹽含量這一項,還檢測了這三十個品牌飲用水中的金屬含量,而且還真的檢測出來了,但是只用一句話帶過:未超過本港《食物摻雜金屬雜質含量規例》!
而且檢測金屬含量雜質的報告中只說了不含金屬雜質的品牌:屈臣氏puredistilled、維他、屈臣氏礦物質蒸餾水,但是沒說其他具體什么品牌的什么水檢出一種,什么水檢出五種金屬雜質,只是一筆帶過雖然檢出了但是不超標。
這里問題就來了,農夫山泉和百歲山中的溴酸鹽含量是否超出本港相關規定了?我們來看一下。
由農夫山泉的律師函中的內容我們可以確定,雖然農夫山泉和百歲山水中的溴酸鹽含量達到3微克/l,但是也遠遠低于香港對于飲用水中溴酸鹽含量的標準:10微克/l,但是這里為什么不用和金屬雜質檢測結果同樣的語言來表述呢,而是用聳人聽聞的達到歐盟標準上限、會導致什么什么嚴重后果來吸引眼球呢?
同樣,那剩余的27款水中的金屬雜質含量雖然都沒有變過香港的相關標準,但是有沒有達到歐盟相關標準的上限呢?這里檢測結果中也沒有說?為什么沒說?是也沒有達到歐盟標準中的上限?還是怕打擊面太廣會導致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畢竟這三十個樣品中內地品牌只占少數。
第三,眾多港媒看似熱心撲撲的為大家科普大量飲用含有溴酸鹽的水會產生如此這般嚴重后果,但是卻沒有具體說說其中的大量是達到多大的量。
我百度了一下,每千克體重攝入240mg到500mg才會產生惡心嘔吐等不適反應,那么一個成年人體重按60kg算,一瓶水按500ml算含有1.5微克溴酸鹽,而一毫克等于1000微克,也就是說一個體重60kg的成年人至少要飲用9600000瓶到20000000多瓶的水才會出現反應,也就說至少要喝掉4800噸水到1萬噸的水才會出現不適癥狀,試問一下那位大神能夠飲用接近數千到一萬噸水?除非是龍王,而人一生的飲水量才在80噸左右,所以說想要達到出現港媒說的不適反應,這個人起碼要活800到1000歲。
所以說,不講計量的科普就是耍流氓,其實還是有道理的。
所以說,農夫山泉和百歲山先后向消委會提出嚴正聲明甚至是律師函!
再看看人家發的聲明和函,不知道香港消委會作何感想,更不見那些之前大肆宣傳消委會檢測結果的港媒有轉發或報道,仿佛一時間香港的媒體都視而不見了。媒體可以視而不見,但是事件的始作俑者香港消委會卻沉不氣了,于是趕緊出來再次申明如下:
這次再申看起來就客觀多了,沒有用什么達到歐盟標準上限,也沒有說什么會對腎臟和神經系統帶來什么危害,只說所有樣本均可安心飲用。
看到這里不知大家作何感想,小編認為雖然消委會重申了,算是拐著彎的表達了歉意,可是他的目的卻已經達到了,之前農夫山泉和百歲山的市值大幅下降了,這個大幅下降可不會因為它一紙空洞無力的重申就能在明天漲回去,所以說人家的目的還是達到了,這一點上我想起來幾個以前的內地品牌被打壓甚至造謠最終雖然贏了官司但是依然輸了市場,比如以前娃哈哈的營養塊錢、曾經一度占據國內保健品市場半壁江山的三株口服液,都是因為一個謠言最終品牌無疾而終,消逝在歷史長河中。
還有蓮花味精,為了雞精能迅速搶占市場被炮制出味精致癌的造謠,其不知雞精中的主要成分就是味精。
還有風靡當年的霸王洗發液,曾經成龍為其代言,在港交所上市后一年時間股價翻倍,可是就是一篇香港《一周刊》的報道說霸王洗發水中含有致癌物質,導致霸王洗發水一蹶不振,雖然最后國家質監局出面辟謠,霸王洗發水也贏得了狀告《一周刊》的官司,但是霸王再也回不到霸王的地位了。
而這次,香港消委會做局,香港各大媒體聞風而動群起而攻之,一時間讓大家對農夫山泉和百歲山信心全無,所以說香港消委會的這次所謂的檢測,我個人認為是帶著商戰的目的來的而且勝利了,不知道大家對此怎么看?歡迎留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