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研作者團隊-雙尾貓
字數:4360,閱讀時間:約11分鐘
編者按:現在網上總提到各種遺憾,比如諸葛亮的遺憾是未能興復漢室、還于舊都,而孔子的遺憾是奔波半生,未能完成克己復禮振興魯國。而山東號稱齊魯大地,但是山東簡稱是魯而不是齊。那為什么戰國七雄里卻沒有魯國,作為老牌諸侯并且還是孔子故里。魯國可以說有很強的歷史光環,可作為儒家誕生地,為何戰國七雄里沒有魯國呢?所以本文就來說說造成魯國遺憾的一些事。
首先說一下魯國建立的背景,西周建立時,為了統治廣大的東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實行分封制。
根據公認的說法在西周封建諸侯過程中,同姓諸侯和姻親功臣諸侯獲得極大的優先權,商王朝的土地被西周的同姓貴族和異姓功臣瓜分。西周通過對商朝故地東部領土實行建侯來穩固對東方的統治。
在西周同姓諸侯中,衛國和魯國在維護周王朝在東土的統治中扮演重要角色,衛國始祖康叔的封地朝歌很多人熟悉。尤其是看過《封神演義》文學作品和影視劇衍生作品的讀者,那可是過去商朝統治核心區。
而魯國始祖伯禽的封地是奄,這是商朝在東方的另一重要核心區也是商朝曾經的故都。《古本竹書紀年》載:“南庚更自庇遷于奄。陽甲即位,居奄?!庇衷疲骸氨P庚旬自奄遷于北蒙,曰殷。”
而商朝滅亡后,奄國也是商朝復國勢力重要大本營,周公東征最后的對手也是奄國。這一帶從新石器以來,就是人口密集,適宜發展人口的地方,相比魯國來說,齊國獲得的薄姑在農業條件上是不如魯國的。
西周在商朝核心領土的兩個管理者選擇上就能看出來:一個是和周公關系很好的親弟弟,另一個是周公的長子。所以衛魯二國是西周王朝在東方的重要代言人,從土地面積還是土地質量,在當時都算是頂級諸侯配置。但是兩個諸侯國的后續發展卻不那么理想,雖然都堅持到戰國時期,但是卻和西周時期的地位不相符。
▲記錄西周攻打奄國的禽簋銘文拓片
關于衛國的事,冷研之前已經介紹過,《開局王炸卻打得稀爛,春秋故事背景板衛國,原來還是反面教材?》,衛國屬于起步階段一步錯步步錯。而對于魯國為何落后,有人認為是恪守周禮導致魯國守舊不愿意改革,不積極擴張吞并土地所以才沒落。
雖然在魯國都城考古發現,魯國都城確實形制上符合周禮,但是規模上卻和周禮有出入(曲阜故城面積接近豐鎬總和)。本文在這里不多做論述,只說說魯國在發展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首先說下魯國的外部困境,眾所周知魯國在山東的主要對手是齊國,雖然有泰山作為屏障,但齊國可是一直小動作不斷。齊國與魯國的長勺之戰有關的《曹劌論戰》就是語文課本里的內容。
雖然齊國輸了,而且長勺之戰后,齊國又聯合宋國攻打魯國,雖然魯國再次獲勝,但是齊國實力并未受到影響。而齊桓公甚至在魯國內亂時,就有過想吞并魯國的想法,東周以來齊國就是魯國的一大外部威脅。
魯國不少領土就是在春秋戰國時期被齊國蠶食,而三桓對魯國控制的結束,就是和齊國占領孟孫氏和叔孫氏領地有關。齊國對魯國的影響,不僅僅是北部的軍事壓力,也極大地影響了魯國對山東南部的整合。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山東南部除了魯國以外,還有邾國和莒國這兩個小國。這兩個諸侯國雖然小,但是可不是輕松就被魯國碾壓的。莒國曾參與齊國內斗被人所知,而邾國除了孟子故里外,知名度相對較低。
但是知名度低不代表實力弱,莒國和魯國隔著沂蒙山區,而邾國則是和魯國非常近。有多近呢?魯國都城曲阜距離邾國遷都后的都城嶧(嶧山南麓紀王城遺址)非常近,即使步行不過九個小時路程。可以說魯國可以對邾國兵臨城下,似乎吞并邾國不難。
▲邾國都城位置(嶧山風景區南部)
▲魯國故城平面示意圖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國卻和魯國一起共存到戰國末年,可以說存在時間非常久?!蹲髠鳌穼︳攪ゴ蜊螖涤涊d很多,而且力度不低,魯桓公曾派軍隊對火焚邾國的咸丘。因為做法太過,估計是極其殘忍,所以《左傳》也是一筆帶過,但是從細節來看,不光燒居民區連帶周圍田地也燒了。可見魯國也不是拘泥于周禮不擴張。
其實,魯國的實力即使到春秋初年也不差,《魯頌閟宮》里提到魯僖公時魯國戰車千乘步兵三萬,可見實力不差。但是邾國可不是想象中的彈丸小國,大家可以對比兩國都城的面積。
從考古來看邾國故城遺址周長約9200米,因為魯國曲阜城墻也不過周長1177米。邾國都城城墻東西橫寬2530米,南北縱長2500米而魯國曲阜城墻則是東垣長2531米,南垣長3250米,西垣長2430米,北垣長3560米??梢娵汲呛汪攪汲潜绕饋聿⑽葱√?。
于是,擁有三萬大軍的魯僖公就在邾國上吃了虧,而且非常狼狽。時間回到魯僖公二十二年(前638年),魯國為了幫助須句(山東省東昌一帶)復國,魯國和邾國在升陘大戰。
魯僖公以為可以輕松獲勝。但是現實是殘酷的,魯軍大敗,然后魯僖公的頭盔被邾人撿走后,懸掛示眾,這對魯僖公本人屬于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
▲邾國故城
雖然后來魯僖公在位第三十三年(前627年),“魯伐邾,取訾婁”打下邾國都城迫使邾國遷都。魯文公打下須句:“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須句”,但是把須句給誰了呢?
許多人會覺得是給國內宗親或者還給須句國君。但是魯文公卻把須句給了邾文公叛逃到魯國的兒子,所以許多人覺得魯僖公這么做不合周禮。但是沒辦法,為了解決邾國,魯國對邾國叛逃的貴族甚至帶著土地叛逃的往往優待,為了達到目的也無所謂周禮。
除了邾國公子外,邾國大夫邾庶其帶漆和閭丘這兩個城邑叛逃魯國,也得到優待。所以那種所謂魯國恪守周禮導致魯國無法進取的原因是錯誤的,不然魯國哪來的人力物力去養三萬軍隊。
除了升陘之戰魯國損失大以外,還有狐駘之戰,魯軍也是傷亡慘重。事件起因是《左傳 襄公四年》載:“冬十月,邾人、莒人伐鄫,臧紇救鄫”,結果被邾國軍隊直接在狐駘(山東滕州東南)打了迎擊。魯軍損失到什么程度呢?
《禮記》都說魯婦人之髽而吊也,自敗于臺鮐始也。當時因為傷亡太大所以魯國婦女直接在發髻上系麻?!蹲髠鳌は骞哪辍酚涊d:“國人誦之曰:‘臧之狐裘,敗我于狐駘?!笨梢娺@次戰敗對魯國影響多大。
雖然魯國后來趁著邾隱公昏庸,一度打下了邾國,但是邾國大夫茅成子也是個狠人,直接帶著吳國軍隊北上。最終魯國努力幾乎功虧一簣,直到五國伐齊時邾國仍然存在,最后魯國和邾國到戰國末年一起被楚國所滅。而與莒國的戰爭雖然多次獲勝,也未吞并莒國,沒有統一山東南部地區可以說是魯國的遺憾。
其實對于魯國來說,地緣問題嚴重影響了魯國發展:泰山北部難以擴張,而西部中原地區的宋國與鄭國也無法忽視。剩下的就是向南部和東部發展,但是邾國和莒國的存在,讓魯侯雖然向東方和南方獲得一部分領土,但是終究發展有限,尤其吳越先后崛起影響更大。
▲鄒城市朱山村出土吳王夫差劍
除了外部問題,還有魯國內部問題,最典型的就是三桓問題。三桓指的是魯桓公的三個后代家族,也就是所熟知的季孫氏、孟孫氏和叔孫氏。三桓與魯國君主的矛盾也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從魯莊公以后,三桓逐漸崛起,在魯國東門氏失去權力后,三桓開始失去制約。
先是魯襄公十一年(前562年),季武子通過“作三軍”,名義上是整合魯國力量,名義上三子各毀其乘,也就是增加魯國整體力量削弱、自身力量,但是實際上是通過法理上滲入到魯國軍隊中做到三分公室。
造成的結果是在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魯襄公為聘魯的晉卿范獻子舉行射禮,結果出現“公臣不足,取于家臣”(《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到了魯昭公五年又發生了裁軍事件,當時是“舍中軍,季氏擇二,二子各一”,三桓瓜分軍權。最后魯國君主被三桓架空。三桓的下克上也造成嚴重后果,魯昭公就是被三桓驅逐。
同樣的三桓的家臣也開始架空家主,甚至發生叔孫氏家主被家臣豎牛所殺、季孫氏家主被家臣陽虎囚禁,甚至發生費邑的家臣直接打到魯國國都的事件。
《論語·陽貨》稱:“公山弗擾以費畔”,還有叔孫氏家臣侯范以郈城叛。所以孔子的隳三都才能進行,但是在拆孟孫氏的郕邑(今寧陽縣東北)時,受到孟孫氏家臣公斂處父的抵制,結果墮郕失敗,三都只墮了兩都。當然這其中也有齊國的影響,魯國甚至發生兩任國君被三桓驅逐事件,到了魯悼公之時“三桓勝,魯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p>
除了文獻記錄外,考古也發現了端倪,在考古發掘中專家發現魯國故城里有一座很小的城中城,這個城中城只有十萬平米,并且年代不是很早,《左傳》中提到魯成公九年(公元前560年)時城中城,然后魯定公時又把中城修了一遍,有觀點認為這是防范三桓。而城東部發現一大片古建筑遺址疑似季孫氏宅院,面積堪比這個城中小城。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這樣評論魯國的形勢:“魯之君臣,猶好為義,下之妥妥也,奄然寡聞,是以上能養其下,下能事其上,上下相收,政之大體存矣。故魯猶可長守?!奔菊炎与m然跋扈,但是看到孟敬子在國喪時喝酒吃肉還是不滿,當然被孟敬子反懟回去(潛臺詞是平時欺負國君這時裝忠臣了)。
三桓內部矛盾以及三桓與其他貴族和公族爭斗嚴重內耗了魯國實力,尤其是幾次內斗,出現三桓家臣將土地送給齊國的記錄,尤其平亂中損失的以魯國人為主。而魯國公室和三桓的矛盾,甚至造成了魯國嚴重的人才流失。這里舉一個影響很大的例子,那個就是吳起離開魯國。
許多人對吳起的印象是魏國名將,幫助魏國大敗秦國,也幫助楚國變法讓楚國重新雄起。可以說吳起是位具有政治軍事才能的猛人。但是吳起最初卻是在魯國做官,并且吳起是季孫氏的家主舉薦的。
雖然吳起戰功赫赫,但是有人向魯元公進讒,認為吳起為人“猜忍”,且過大的戰果容易招致“諸侯圖魯”。因主公季昭子被殺,吳起害怕牽連到自己離開魯國,這其中內幕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說魯國手里一個重要的王牌被魯國浪費了,畢竟吳起那種名將有幾個?
而季昭子被殺后,季氏沒落以及孟孫氏和叔孫氏領地被齊國奪取。魯國三桓也逐漸失去對魯國的掌控,而魯國季孫氏可能劃走了以費邑為中心的一大片國土,建立了費國。這進一步削弱了魯國的實力,雖然有資料說費地只是魯國普通封君。
雖然魯穆公在三桓衰落后,任命公儀休為相進行改革,公儀休就是那位毀掉自己家紡織機和菜園子的魯國宰相。公儀休讓魯國從原來的貴族國家到官僚國家轉變??晒珒x休雖然有才干為官清廉,并且魯穆公也想重振公室但是魯國的衰落已經不可避免。加之公儀休沒有吳起那種文韜武略,所以魯國很難進一步發展了。
到了公元前255年,為了擴充實力楚國選擇向泗水流域發展,此時魯國為楚國所滅。在此前一年,西周國滅,周天子退出歷史舞臺,周朝滅亡。魯國從西周強藩到戰國小國,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參考文獻
曲阜魯國故城布局形態研究 --兼論《考工記·匠人營國》
徐團輝《東南文化》
邾國故城遺址田野考古工作的主要收獲 --王青《考古》
三桓與魯國政治 商云坤 --《吉林大學》
春秋時期魯國家臣研究 何新 --《河南大學》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雙尾貓,任何媒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