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荷蘭高羅佩--一個外國人把中國歷史人文的愛滲入骨髓,既追求陽春白雪,又尊重下里巴人,不僅琴棋書畫浸潤深厚,還是多領域跨國大家,具有開創性學術水平。在陪都重慶他完全融入中國名人雅士之中,成為造詣極深的“漢學家”,在重慶發端,重塑了大唐清官狄仁杰,賦予他神探形象,成為享譽世界的“東方福爾摩斯”。張老耗時費心查閱浩繁資料,去偽存真,以深厚的文字功底,老報人敏銳的視覺和站位,剔除無關枝蔓,高度概括、簡明扼要突顯高羅佩人生精華,讓我們大開眼界,增長學識。
前不久,作者張川耀老先生去三峽博物館印證史料后,站在簡介高羅佩兩個玻璃展柜前,用一個多小時,隨機采訪了300余位參觀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不知道高羅佩其人其事,不到百分之十的人知道狄仁杰,然而《大唐狄公案》是誰寫的,知之者則更少。今天《重慶晨報》以整版刊出天才高羅佩,“黃碩視點”及時跟進,用更詳細的圖文介紹這位偉大的漢學家。
荷蘭高羅佩陪都外交官:
愛好琴棋書畫門門精作品譽滿全球狄公案
文/張川耀
高羅佩是中國人民的摯友,烽火歲月來到陪都重慶,從事外交工作,研究中國歷史人文,融入中國社會,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多項驚世駭俗的成就被譽為曠世奇才。一本《大唐狄公案》,被譽為“東方福爾摩斯”,筆下睿智公允、明察秋毫、不畏權貴、品端行正的清官狄仁杰,不僅震憾了中國,也把世界造動,成了歐美、東南亞各國朝野關注、家喻戶曉追逐,經久不衰的暢銷書。
高羅佩-原名羅伯特.漢斯.范.古克里(1910.8.9-1967.9.24),生于荷蘭扎特芬,父親曾是派往殖民地荷屬東印度的一名資深軍醫,家庭條件優渥,從小才智過人,受過良好教育,眼界寬遠,通曉15個國家語言。受癡迷中國文化、古玩的父親影響,青少年時就對漢語、漢字、漢學情有獨鐘,博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竟是將米芾《硯史》譯成英文。他是上世紀40年代中后期,全球學界公認、同時期都在重慶待過的漢學“三劍客”-英國李約瑟、荷蘭高羅佩、美國費正清。
高羅佩1935年進入外交界,在日本、印度、馬來西亞等國駐外時,曾多次到中國北京拜師學習古琴,對中華民族璀璨文化、悠久歷史產生濃厚摯愛和興趣。
1943年3月底,經過他的自薦、爭取和努力,從印度搭乘駝峰航線,飛越喜瑪拉雅山,來到中國戰時首都,籌建荷蘭流亡政府駐重慶大使館并擔任一秘。機緣巧合與同在荷蘭大使館供職,其父水均韶曾出任過駐俄國圣彼德堡參贊和天津市市長,畢業于齊魯大學歷史社會學系的才女水世芳(1912-2005)一見傾心,年底喜結秦晉。
婚后夫妻除上班在上清寺特園,他們先是住在民生路口勝利大廈,隨后遷到國府路295號,現在的人民路,消防隊附近一棟建筑古樸,磚木結構的川東民居。
1944年秋,長子威廉.羅伯特,中文名高恵聯,降生在中央醫院學田灣分部。
高羅佩一生在外交崗位上全世界東奔西走,與賢淑知性的“天才之妻”,始終相敬如賓恩愛相守,一共育有三子一女。
高羅佩15歲開悟,每天早課遵碑跟帖寫漢字,晚上對照《芥子園畫譜》習畫,閑時唐詩宋詞、章回小說不離手,能用文言文著書立說。書畫伴他40余年不間斷的同時,刻骨銘心、致力研究中國民族文化、社會現狀、民風民俗、古典名著。難怪他一到重慶便入魚得水,到古玩店尋寶撿漏、冷酒館吃酒、到茶館喝茶、參與街頭“川劇打玩意”、與人“展言子”毫不生分。穿著長袍罩著馬掛,操著一口半生不熟四川方言,與三教九流稱兄道弟,從中獲取坊間民情。
為有利工作和事業,高羅佩與多位政界、學界、報界、藝界、商界、外交界精英,陳立夫、王芃生、吳國禎、許世英、王世杰、傅斯年、郭沫若、徐悲鴻、傅抱石、吳作人、李約瑟、費正清、白修德、劉雪庵、王蕓生、張慧劍、田漢、老舍、曹禺、古耕虞、康心如、冼冠生、等時相過從。
文博、書畫、詞賦、音律、琴瑟名宿鴻儒是他家常客和座上賓。章士釗與高羅佩家近在咫尺,抬頭不見低頭見,同喜共好讓他們結成忘年之交。
他家室內裝飾除一臺打簧落地座鐘外,所有物件一律中式布置、家具是明清款式。曾去過他國府路家的潘伯鷹,留日醫學博士、開業醫生,為其夫人診過病的呂季子回憶:廳堂神龕上供奉著銅佛、漢鏡、宣德爐,兩側明清花瓷瓶、中堂掛著清人水墨山水,側墻懸置書法條幅,花梨木條案上擺放著線裝古籍和年代久遠的古琴。無愧地地道道中國人家,其作派遠比很多天潢貴冑、夫子府第、殷實人家,還要講究、虔誠、認真和正宗,堪稱比中國人還要中國人。
作為外交使節的他曾輾轉巴達維亞、東京、華盛頓、新德里、大馬士革、吉隆坡、海牙……,無論他在哪里就職,變的是地域,一以貫之不變的是他的華夏情、中國心-味正情濃的中國風書房和對中國歷史人文研究,他取字“笑忘”,號“芝臺”,給夫人取名“綺琴”,先后給書房取的齋號有《猶存齋》《吟月庵》,其中《尊明閣》系民囯著品書畫家、外交家孫伯醇所寫。
2014年11月21日,高羅佩的小兒子托馬斯·范·古利克在文物捐贈儀式上說,重慶是家父人生和事業的轉折點,父母對重慶一直懷有深深敬意和濃厚感情。為此代表家族將高羅佩生前駐外輾轉從不離身,在繁忙公務、緊張寫作,需要放松和懷念中國時撫動的“松風”古琴,以及私人珍藏的部分瓷器、文房、書畫、古藉、著作等116件珍貴文物捐贈給三峽博物館。
高羅佩的身份、見識、學問、眼界和研究多元,再加上他行事低調、為人謙恭、待人熱情誠懇,對比他年長的“老先生”,一律以后學持弟子禮敬尊,讓他在當時重慶的上流社會如魚得水。無論是書畫筆會、古玩品鑒、撫琴品茗、史學探索、道觀齋醮、佛門法事、詞賦名家雅集他都打得攏堆,能參與進去,其真知灼見往往語驚四座,同時這樣的雅集也讓他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結識了新友、獲取了情報。
重慶當時書畫、博物、詩詞歌賦領軍人物-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社會活動家、草圣于右任,曾任北平大學校長、詩書雙璧沈尹默,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金石書畫家、鑒賞家、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長馬衡,中央圖書館館長、晚清江南藏書家蔣光煦曾孫蔣復璁等皆夸贊他對漢學研究精深,詩書畫印皆拿得出手、拜得了客,其筆力遒勁的“高體”行書,技藝超群、值得收藏。
高羅佩天姿聰慧,他的成就學問,且不說常人,就是一些歷史人文學者、音樂權威、書畫大拿,也難望其項背。簡略列舉他的著述:有齊白石封面題箋的《高羅佩印譜》,皇皇500頁巨著《書畫鑒賞匯編》,超逸入神的《米海岳觀硯史稿》,所著《琴道》是中國古代琴學研究的權威之作,被中央音樂學院彈撥系、中央樂團彈撥部尊為“圣經”教案和范本。日本撫琴人將其所著《明末義僧東皋禪師集刊》尊為金科玉律,每每奉讀都要沐浴、更衣、膜拜、凈手、焚香。
《中國古代性與社會》是高羅佩以極其可貴的獨立思想與鮮明個性特色,深度解析中國歷史、人文后寫出的一部極具價值,揭露中國封建社會弊端,呼喚人性回歸、健全法制、解放婦女、制約男權的重要著述。在這本書里,他對照唐.宮庭樂舞的華麗壯觀、美輪美奐,論證、鞭笞始于風流皇帝南唐后主亡囯之君李煜的纏足陋習,延襲千載,不僅摧毀了女性健康,也扼殺了曼妙多姿、熱烈奔放、豐富多彩的漢民族舞蹈。
中國古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史稱“雅樂”,三千多年不衰,列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讓人蕩氣回腸的古琴軼事典故、浩如煙海、動人心魄。酷愛中國高雅文化的高羅佩,自詡文人雅士,把撫琴當做陶冶情操的重器、學習中國士大夫高貴品質的修身養性,他先后拜古琴名家葉詩夢、關仲航為師,與中國頂尖古琴演奏、收藏家查阜西、徐元白亦師亦友。
一般人學琴都是在撫技、曲牌上下功夫,而高羅佩學琴除了在琴技上下深功,還深鉆細研琴理、琴源、琴學、琴事。被他“琴癡”意志感動,師傅傾囊相授,他雖不連貫學藝三載,但下功夫極深又深諳要訣,不僅寫出《琴道》,
還能充滿情感、如癡如醉、得心應手,熟練演繹難度極高、古樸靈勁、意韻悠遠的《高山流水》等高難曲目。在重慶曾攜古琴多次參加馮玉祥組織在大梁子中山公園、捍衛路中蘇文化協會等抗戰支前募捐義演。
高羅佩不僅是最早完整地向西方世界、東南亞各國譯介、弘揚中國古琴文化的漢學家,也是團結凝聚陪都古琴收藏、彈奏名家技藝互鑒、雅集的熱心人。1945年元宵前夕,他說動于右任、馮玉祥、楊少武倡議發起,“天風琴社”在南紀門鳳凰臺一號,擁有數十床古琴世家的楊少武家-楊家大院成立。
當天凡在重慶精于琴道的名家風云聚會,在南京組建“青溪琴社”、開封創建“中州琴社”,音樂世家、浙派著名古琴名師和藏家徐元白被推為社長,會上即席撫《泣顏回》,深邃沉靜、悲愴凄切,將家國變故、社稷不屈、淋漓弦間。楊少五令長女楊清如回敬一曲《漁樵問答》,音律婉轉、曲意悠長、飄逸灑脫、遠離塵俗、寄予清平,獲得滿堂彩。秘書長高羅佩著《稽康和他的琴賦》作為貴重贈禮。
不久荷蘭獲得解放,1946年春節剛過高羅佩奉調回國,由于他的人脈實在太好,三教九流、文人雅士、政軍要員、各國使節,告別餞行宴天天排滿持續了好幾個星期。高羅佩是一個極重情義、心思縝密的漢子,他把友人離別贈言、詩詞、書畫,精心編輯成《巴江錄別詩書畫冊》,敬請大儒沈尹默題箋,其中不乏郭沫若、王世杰、馮玉祥、許世英等墨跡。我在馮玉祥長孫馮文中處見到“天風琴社”為他舉行的盛大送別儀式,合影照片上標注“天風琴社與渝都各界餞送荷蘭高芝臺博士水世芳夫人回國”,高大偉岸的馮將軍就站在前排居中高羅佩夫婦一側。
最難能可貴的是,高羅佩夫婦離開重慶前,安排家里廚子、傭人,將為他和家人服過務的奶媽、裁縫、郵差、片警、掃街的、洗衣婦、剃頭匠、抬滑竿、書坊丘二、跑腿匠等請到家,設便宴向大家道別致謝并每人送上一段衣料。這些當時所謂的下人被感動得熱淚盈眶,逢人便說高洋人、高太太是菩薩、是善人,由此可見高羅佩夫婦的襟懷、格局和修為。
上海師大教授、文學博士、英國牛津大學訪問學者施曄,專門赴荷蘭追尋高羅佩足跡。在采訪高惠聯時,他說父母在重慶三年,正值中華民族抗擊日本法西斯,由艱苦卓絕走向抗戰勝利的關鍵時刻。重慶是陪都,當年匯聚了中華民族最優秀的精英翹楚,父親爭取到并把握住這難得的機緣巧合駐節重慶。的確那時父母談笑多鴻儒、往來有名媛,盡管身居高層,所謂的上流社會,對父親的研究、寫作和眼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盡管他與上層來往密切,但是心里一直時時裝著底層民眾。
1967年9月底,交通古今、學貫中西、卓然成家、金石書畫通才,被譽為“東洲鴻儒”“囯際漢學泰斗”的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著述《古琴的哲學》,站在多學術頂端的大師-饒宗頤,驚聞高羅佩罹患肺癌不幸英年仙逝,萬分悲戚,對一個外國人把中國琴藝、琴道、琴理、漢學、詩書畫印研究得如此深透欽佩不己,撰文《鏡齋鼓琴錄音寄高羅佩》以志深深緬懷,由此可見高羅佩在中國學識、地位、名望之崇高和響亮。
與重慶各路朋友交往,高羅佩的人脈、信息異常寬廣,他從中央圖書館蔣復璁處得到一本清初石印公案小說《武則天四大奇案》。不經意間閱讀,竟被唐朝清官大理丞等職狄仁杰公正不阿、明查秋毫、親臨現場,注重物證、邏輯推理、懲惡揚善、神奇斷案之道所折服,頓時拍案叫絕。于是心無旁鶩、廢寐忘食,將其譯成英文,又以狄仁杰為主角,按中國章回小說寫技,創作了《銅鐘案》。兩本書的出版發行大獲成功。
情節生動、正邪纏繞、驚險離奇、高潮迭起、扣人心弦、懸疑剌激、推理破案、“吊胃口”是高羅佩寫作嚴格遵循的原則,也是讀者崇敬之至、熱度不衰、百看不厭的關鍵。為讓中國公案小說山窮水盡、峰回路轉、撥云見日特色與西方偵探小說的懸疑推理、驚險神奇、思維極限優勢,巧妙融合互補,創造他絞盡腦汁設計的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效果。
他殫精竭智、費盡心機、絞盡腦汁、巧構情節、增強可讀,計黑當白的操勞透支了身體。用了近乎20年時間,創作了“狄仁杰系列大全”-《大唐狄公案》,其中包括15個中長篇和8個短篇,全書130余萬字。寫活、寫神了狄公,也寫出了可敬、可信、除暴安良的狄公,他充分發揮繪畫特長,用白描技法自繪插圖,從而讓文章極具帶入畫面感。
高惠聯說:父親一生總是閑不下來,總感覺時間不夠用,白天忙于外交事務,研究和寫作幾乎都放在晚上和節假,完成一個既定目標的同時又萌生和啟動一個更高更新更具挑戰性的新領域。駐節馬來西亞吉隆坡時,正是其嘔心瀝血創作《大唐狄公案》結稿的后期,高羅佩又迷上寵物,他先后養過五只長臂猿,通過檢索中國古跡記載、研究觀察其習性、建立起感情,
寫出《長臂猿考》,充分反映他對動物的尊重和關愛。
《大唐狄公案》的問世在世界引起轟動,中囯人說一個老外,為中國人塑造了一個人見人敬的清官,外國人說高羅佩為中國發掘出千前的“福爾摩斯”。、
現在《大唐狄公案》巳經被譯成數十種文字出版,僅英文版就已經再版數十次,發行量早愈千萬冊。半個多世紀以來,國內和港澳臺地區多家出版社不斷推出風姿綽約、語言考究、裝幀典雅、目不暇接的各種中文譯本。
中外以狄仁杰為原型,改編創作的影視、戲劇、評書、動漫、連環畫等無計其數。40年前,應盧姓朋友之邀,我曾用業余時間參與過重慶出版社將《狄公傳》改編成系列連環畫的工作,當年幾角錢一本的小人書,現在單本超百元 ,若是集齊全套14冊,孔夫子舊書網上價格已經愈萬元。
被譽為世界推理小說前三,英.阿瑟.柯南道爾筆下的大偵探福爾摩斯、華生,《血字研究》《四簽名》等;英.阿加莎.克里斯蒂筆下的主角大偵探波羅《尼羅上的慘案》《東方快車謀殺案》等;荷蘭.高羅佩筆下主角狄仁杰《迷宮案》《銅鐘案》等;已成世界推理小說奇葩、獨特非凡的破案典范,幾代人同喜共好長盛不衰的暢銷書。
很久很久以前,中外刑偵、司法部門、教學單位,就將這“三駕馬車”的著作當做經典累積、啟迪智力、拓展思維,厘清案情所需要的必讀工具書和永不過時的范例教材,也是近現代拍攝推理、懸疑、刑偵影視制片、編導們不可或缺的案頭“寶典”。
—作者簡介—
張川耀,筆名:寒礪,80+1,老媒體人,原《現代工人報》社社長,擅人物通訊、美術評論,35年前,他是西南和重慶告別鉛字,用計算機編排報紙的開山人。退休后,致力重慶歷史人文研究,出版了《記住鄉愁.重慶》《故城時光.母城》等著述,張老現在是重慶市重慶史研究會專家、重慶市文物保護志愿者服務總隊聘請的專家團專家。
注解:
注1.部分圖片來自重慶圖書館和三峽博物館。
注2.有資料說水世芳是清末洋務派領軍人物、封疆大吏張之洞外孫女,這噱頭聽起來精彩,但是高羅佩夫人和子女從無此說,權威訪談及“高羅佩大事記”中皆無此記載,沒有史證根基、經不起推敲,為慎重起見所以未納入。
注3.多年來,黃培華先生,每每接我稿件,便廢寢忘食,認真負責讀文審稿,將圖片與文章編輯融合,爭搶時間在“黃碩視點”發布,為此深致謝忱。
注4.為盡可能讓所撰文史準確、行文少出差錯,拙作專門約請忘年交-高級記者李愛輝女士校勘。特此致謝!
全文5600字 2024年7月15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