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還是吳秀才
有幾天沒寫了,這陣子總是做一個在水邊的夢,就是那種原本水草橫生,綠意盎然的湖邊,站著,看著,就進入秋景了,綠蔥蔥的變到枯黃,到醒來是一片潛意識的荒蕪,內里的那雙眼睛依然能很輕易的看到枯枝在淺水里擺動,那種不知名的小魚在吐著泡泡。??????????????
這個夢境持續了好幾天了,我的感覺是內里的折射,可能最近的心態過于荒蕪的原因,導致深夜會做這樣的一個夢境。
文首的這則視頻,我只看到了五分鐘多一點!
視頻的拍攝者看到兩個在垃圾桶的小女孩撿拾干癟的礦泉水瓶子,幼小的女孩拿起來就喝了一口,而后問小女孩為何在這里,小女孩答,找吃的!
拍攝者說這不能喝,問詢為何不回家,女孩回答,家沒了。問詢跟著誰來了,女孩答,爸爸!問詢女孩媽媽呢,答。離婚了!
這幾句簡短得分對話,折射出的是什么,大概就是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在我腦海躍然而出的是失業,斷貸,中年。
當我看到拍攝者帶著兩個女孩找尋他的父親,遠遠的看到那個斜躺在公園連椅穿著還算體面的中年男人,在他面對著鏡頭答復著沒事,沒事的那中年男人本不該有的局促時,是再也看不下去了。不敢看,沒法看,心里有著的只有酸澀了。因為我知道,這樣的表情和現實的逼囧是擺拍不出來的。?????????????????????????????????????
合上手機,我在想,拍攝者是怎么在這樣一個夜晚遇到了他們,并能清晰的記錄下來,對這些拍攝者能記錄下來這些人間的場景,是發自內里的感謝,因為是他們能讓我們看到很多真實的人生。但換作是我,可能也只能拿筆記錄下來,因為在我的意念中,任何的一個場景,去拍攝都會覺得是對人有著一定的冒犯(不是斥責拍攝者,而是感謝,每個人性格不同,記錄的方式也不一樣)。
在這個視頻的下方,我看到無數的人在議論,大多的人都是感慨人生的不幸,這樣的心酸。但也有少數的人在問詢,發生在哪里,不應該在國內吧,小孩看著像外國的。。。?????????
盡管在視頻的第一鏡頭出現的是干癟的農夫山泉。????
但最讓我最觸動的是,有一個頭像右下角是紅色的網友說,不知道作者在哪里看到的,發出來有什么意思,畢竟只是個例!
個例這樣的字眼,是多么的扎心,事實上,這幾天我在網絡上無意間看到了好幾個看著看著就消失掉的視頻了,其中一個是昨天看到的,一個年輕的媽媽帶著六歲的孩子去投河,盡管尸身已經被打撈上來,也會依然有人說是假的!?
在這樣的視頻下方,有人說了一句這些年生活普遍的困苦,便會被反懟,這種個例拿出來說事,不是蠢就是壞。??????????????????????
就像昨天的一個美麗的數據一樣,一個廣東的網友只是因為支持了一把新京報,就被罵“殖人殖語”!??????????????
在某個國外媒體報道的南方城市,失業的人都在咖啡館偽裝上班的消息下,留言區也充滿了這家媒體是天天的抹黑我們,拿這種個例來說事。???????????
寫到這里,個例,仿佛成為了攻擊一切的對象。
馬克李維曾說過一句話,當你看到一個事件,人,場景發生的時候,心的第一觸動是什么???
你的心在面對一件悲哀的事件,心的第一觸動是悲憫,那你是正常的;但你的心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其他的,是不是在抹黑什么,那么毋庸置疑,這樣的人是分裂的。??????????
最后我再說一個“個例”。
三天前的晚上,和幾個朋友聚會后獨自返回小鎮,陰暗的胡同口,一個騎著電車的黑衣女子帶著幼小的孩子,突然就停在了路邊,將孩子一個人放在車的后座,她就朝著那臭烘烘的環水邊走去,而且還很快的翻過去,一個清掃路障的大爺看到后,問詢那個年輕的媽媽是干什么的,那個媽媽只是慌不擇路的回答著,我的鑰匙丟了,鑰匙丟了,鑰匙丟在了河里,說完,她就在那個泥濘的換成河道邊摸索著,嘴里還慌不迭的說著,鑰匙找不到,房租就不退了,廠子沒活了,我們要回家。?????????????????
大爺,只是在那里盯著她,看著她,嘴里厚重的哀嘆著氣息。?????
在這個年輕的媽媽身上發生了說什么,讓她變得如此紊亂,在回去的路上是我一直想的,而不是第一時間覺得她是這個小鎮上的一個個例!?????????????
嗯,即便是個例,又該如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