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與世長辭,令人震驚的是,主席最愛的那一套中山裝居然被人剪成碎布。這件事情并不是意外,而是有人故意這么做的,包括袖口、肩頭、褲腰、褲腿全被剪得稀碎,攤開來就是一堆破布條。這是主席最喜歡穿的一套衣服,前后已經穿了二十年時間,去世之前也還穿著它,為何會有人膽敢將其剪碎?這么做的原因又是什么?點點關注,我們一起揭秘中南海的碎衣怪事。
我們觀看主席晚年的影像和照片,總能看到一套相同的中山裝,這是主席最愛的衣服,在他去世的前一個月,躺在床上仍然穿著它。這套衣服與普通的中山裝不一樣,當年設計的時候就專門根據主席的身材修改過。主席的骨架比普通人要大,所以在肩部會有特別的改動,袖口和領口也根據主席的要求弄得寬一些,保證主席穿起來更舒適,背部也有相應的調整,讓主席活動的時候更方便。
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那幅畫像,模板就是1956年主席穿著那套中山裝拍的照片,整個人看起來非常親切,也不失莊重。這套衣服已經成為主席的固有形象,許多人回想主席的模樣,除了早年的軍裝,基本上都會與這套中山裝聯系在一起。這也證明了主席的簡樸,雖然有條件去換衣服,但他總是選擇縫縫補補,能穿就繼續穿下去。
1976年9月初,毛主席的身體非常不樂觀,時常陷入昏迷當中,偶爾清醒的時候,他要么關注唐山大地震的救災情況,要么拿著書籍文件在閱讀。在他生命中的最后幾天,主席清醒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而他堅持要穿著那套中山裝,不愿意更換。中央領導層緊急召開了多次會議,提前安排主席的后事,防止那天真的來臨時,眾人手足無措。
中央給毛主席安排了最好的醫療資源,但是仍然沒能幫主席撐過9月9日,0時10分,毛主席永遠離開了我們,享年83歲。那一天,整個中國河山都失去顏色,所有人都為主席的逝世感到悲哀。對于中央來說,除了要計劃主席的追悼會,還得安排主席的遺物。
這些遺物應當如何處理呢?有人建議將所有東西都放進毛主席紀念堂中,包括主席穿過的衣服、用過的家具,與主席遺體一起供人瞻仰。不過那時候毛主席紀念堂仍在規劃當中,初步確定的面積不會很大,因此這些遺物,不太方便全部放在紀念堂里。
有人表示,可以將這些遺物放到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可實地考察后才發現,博物館里的位置并不多了,其他展覽品同樣很重要,不管怎么挪動,位置好像都不適合。因此中央決定,將主席的遺物分成幾批,放到不同的地方,主席的故鄉韶山便分到了一定的配額,包括主席去世時穿的那套中山裝。
==韶山的人民很是激動,督促政府人員趕緊去北京交接,遺物還沒回來,當地就在積極建設主席紀念館了,等到工作人員帶著東西返回,立刻就能放進紀念館中展覽。可是韶山工作人員到達北京時,他們看到的第一件物品便讓所有人都氣憤不已。只見那是一堆破布條,被剪得不成樣子,不少布塊上還有深色的痕跡,而中南海工作人員做了備注,這一堆破布赫然就是主席最愛的中山裝。這可是主席最喜愛的衣服,也是他去世時穿著的服裝,為何會被破壞成這個樣子?到底是誰如此大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