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小樂數學科普:2024年ECM歐洲數學大會(第9屆)EMS歐洲數學會獎得主名單揭曉》、《F·克萊因獎Felix Klein Prize獲獎者名單》
(三)奧托·紐格鮑爾獎 Otto Neugebauer Prize
(又譯:奧托·諾伊格鮑爾獎)
Otto Neugebauer獎簡介
奧托·紐格鮑爾獎(成立于2012年,獎金€5000歐元)旨在獎勵數學史領域中具有高度原創性和影響力的工作,這些工作增強了人們對任何時期和任何地理區域的數學發展或特定數學學科的理解。如果這些工作被證明是他們之間合作的成果,該獎項可以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研究人員分享。就該獎的目的而言,數學史應在非常廣泛的意義上理解。從古代文明中的數學研究到現代數學研究分支的發展,包括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數學研究。在數學學科分類方面,涵蓋了條目01Axx(數學史和數學家)的整個范圍。同樣,對獲獎者的原籍或工作地點也沒有地域限制。對這一問題的所有方法都是可以接受的。
2024年
Reinhard Siegmund-Schultze 萊因哈德·西格蒙德-舒爾茨(挪威阿格德爾大學)
表彰他的出版物,這些出版物幫助塑造了對 20 世紀數學背景的新的、更豐富的視野。萊因哈德·西格蒙德-舒爾茨(Reinhard Siegmund-Schultze)是著名的數學社會史學家,他出版了杰出的《逃離納粹德國的數學家》和其他重要著作,這些著作為科學國際主義的研究及其崩潰的時代做出了重大貢獻。
2020年
Karine Chemla 卡琳·切姆拉(巴黎大學和CNRS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Karine Chemla 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CNRS) 的高級研究員,隸屬于 SPHERE 研究小組(巴黎大學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科學-哲學-歷史)。她的研究興趣包括古代中國數學史、19 世紀上半葉法國的幾何學以及數學史理論,重點研究數學與其產生的文化之間的關系。
Chemla 教授共同編輯了專著《沒有文化主義的文化:科學知識的形成》(杜克大學,2017 年)和《牛津數學和科學概論手冊》(牛津大學出版社,2016 年)。她還合著了《Les Neuf chapitres》。《中國古代數學經典及其注釋》(Dunod,2005 年),這本書的法文譯本和評論版在中國被認為是數學經典中最重要的文本,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如此。本書榮獲 2006 年度法國銘文與美術學院平山郁夫獎。
除其他榮譽外,Chemla 教授還獲得了 CNRS 銀質獎章(2008 年)并擔任根特大學 Sarton 科學史教授(2013-14 年)。此外,她還擔任過許多國際會議的全體會議和受邀演講人,包括第7屆歐洲數學大會(柏林 2016 年)和 1998 年國際數學家大會。她是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榮譽博士,也是多個學術團體的成員,包括德國利奧波爾迪納自然保護學院、科學和醫學史分會、歐洲科學院和美國哲學學會。自 2011 年以來,她一直擔任法國國家科學技術史與哲學委員會 (CNFHPST) 主席。
2016年
Jeremy Gray 杰里米·格雷(1947 -,英國)
杰里米·格雷是現代數學史研究的領軍人物之一(或許可以去掉之一)。他對 19 世紀和 20 世紀數學的獨創性、廣泛性和深度研究極大地提高了我們對這一時期的了解。
其研究興趣是數學史,特別是幾何和分析史,以及 19 世紀和 20 世紀初的數學現代主義。數學現代主義研究將數學史與科學史以及數理邏輯和數學哲學問題聯系起來。
2012年
Jan P. Hogendijk 揚·霍根迪克(荷蘭)
Jan Hogendijk 教授的職業生涯一直致力于古代和中世紀數學史的研究。雖然他的博士學位來自烏得勒支大學,但他的大部分論文工作都是在布朗大學數學史系(Otto Neugebauer 創立的系里完成的)。此后近三十年來,Hogendijk 教授闡明了希臘數學是如何被中世紀阿拉伯世界吸收的,數學是如何在中世紀伊斯蘭世界中發展的,以及它最終是如何傳播到歐洲的。他在一系列課程、講座和杰出出版物中介紹了這項工作,這些出版物以荷蘭語、英語、波斯語、法語、阿拉伯語和德語出版,討論了代數、算術、幾何、三角學、天文學、地理學、占星術和建筑學的科學成果。
他的分析還涵蓋了巴比倫、希臘、印度、波斯、東方和西方阿拉伯以及拉丁文明的科學傳統。他的工作主要基于以前未曾探索過的手稿和主要資料。例如,他揭示了一部由薩拉戈薩國王于 11 世紀創作的重要作品,此前學者們只知道它的標題。他的研究揭示了至關重要的信息,這些信息對于準確理解數學的發展至關重要。然而,他作品的高度專業化內容與他精確而友好的風格相平衡,為讀者提供了對不同數學傳統進展的驚人理解。出于所有這些原因,評審團一致推薦 Hogendijk 教授獲得 Neugebauer 獎。
Jan P. Hogendijk 獲得了博士學位。1983年,他以一篇關于伊本·海塞姆Ibn al-Haytham (ca.~965-1041) 未發表的阿拉伯圓錐曲線論文的論文獲得烏得勒支大學博士學位。他曾任美國羅德島州布朗大學數學史系 (1983-1985)、法蘭克福歌德大學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1985-1986)、萊頓大學數學系 (2004-2009) 和烏得勒支大學數學系 (1986年至今) 的成員,目前是烏得勒支大學數學史的全職教授。他還是沙特阿拉伯宰赫蘭法赫德國王石油礦產大學數學科學系的兼職教授。他的研究領域是古代和中世紀數學科學史,尤其是伊斯蘭文明,以及1580年至1850年荷蘭數學史。
參考資料
https://euromathsoc.org/news/fourteen-prizes-awarded-to-european-mathematicians-at-the-9th-ecm-121
https://euromathsoc.org/ems-prizes
https://euromathsoc.org/list-ems-prizes-history
https://www.ecm2024sevilla.com
http://www.6ecm.pl/docs/6ecm-prizes.pdf
http://www.7ecm.de/prizes/laureates.html
https://8ecm.eu/prizes/61
·開放 · 友好 · 多元 · 普適 · 守拙·
讓數學
更加
易學易練
易教易研
易賞易玩
易見易得
易傳易及
歡迎評論、點贊、在看、在聽
收藏、分享、轉載、投稿
查看原始文章出處
點擊zzllrr小樂
公眾號主頁
右上角
數學科普不迷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