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想起還有個五菱了?
相比起比亞迪、吉利、奇瑞等頭部自主車企近段時間有點“夸張”的新車銷量和品牌聲量,五菱汽車在我的印象中貌似是火過那么一兩年,但始終難成主流。就連“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口號,也好像逐漸被淡忘,這到底是咋了?
(以上圖片/數據來源:車主之家)
比如,上汽通用五菱今年上半年累計銷量為35.5萬輛,雖不算差但也不出彩;細化到月,今年6月五菱總銷量為4.7萬輛出頭,排在廠商榜第十二位,作為走量品牌來說還算OK;具體到車型,6月銷量最高的是宏光(參數丨圖片)MINI EV,10187輛,也遠不如剛推出時風光。
個人認為,五菱和寶駿這兩年賣得不算好,無非是下面幾個原因。
價格優勢不再
第一個直接原因,五菱的車以前就是靠低價吸引用戶,現在各大品牌都在降價賣車,五菱的價格優勢就不復存在。
這個原因很容易理解,就是字面意思,幾年前五菱凱捷、寶駿730這些車再便宜也得賣個9萬10萬,還是純油車。
但如今別說純油藍牌車了,就算是秦PLUS、長安啟源A05這樣的插混綠牌車,即便不算綜合優惠,官方指導價起步就都已經干到了8萬內,而且綠牌車不用搖號競價,還不用交購置稅和車船稅,超低的油耗和養車用車成本,更是純油車沒得比的。
現在大環境錢不好賺,錢包最誠實,我就問你,給你10萬買車含落地價,一臺純油的五菱,車價不貴但加油很貴,另一臺插混的比亞迪,車價說不定更便宜且還可以充電,兩臺車擺在你面前,告訴我你會選誰?
而在原本由五菱和寶駿統治的小型/微型純電車市場,隨著比亞迪、奇瑞等強勢對手的新車入局,海鷗、QQ冰淇淋也瓜分了繽果、宏光MINI EV市場。
事實證明,光靠賣低價純電車賺不了大錢,宏光MINI EV之所以推出,其中有一個原因是為了給上汽通用拿正積分。五菱是成本高手,兩三萬的價格可能比亞迪也做不到,但是兩三萬的宏光MINI EV利潤很低,只能薄利多銷,銷量起不來就賺不了什么錢。
這下肯定有杠精會說,五菱也有很便宜的插混車啊,而且純電養車更便宜啊!
插混車競爭力不足
說得沒錯,所以我要講第二個重要原因,就是五菱這些年新出的插混車型,實在讓人沒法下手去買。
純電車養起來確實省錢,但跟同級別同尺寸的油車和插混車相比,純電車首先車價就更貴,其次還有老生常談的里程焦慮問題,根本不敢開長途。
因此經過那些年的“三分鐘熱度”后,純電車的熱度和銷量其實已經沒有那么高,國人也逐漸認識到家里唯一一臺車,買插混或增程才是正路。大家也看到了,這年頭賣得好的綠牌車,不是插混就是增程,不是比亞迪就是理想問界。(當然,特斯拉那種純電鯰魚是個例外,而且也不會有第二個)
但是即便插混車銷量熱度這么高,五菱不僅插混車型可選數量少,而且也沒有一款產品力真正拿得出手的插混車型。
以五菱星光插混版為例,雖說是中型車,但除了車身尺寸和后排空間有中型車的樣子之外,無論是做工用料等靜態質感,還是隔音濾振、動力操控等動態行駛品質,都不符合一款中型車該有的表現,可以說,五菱星光有中型車之名,卻沒有中型車之實,跟同為中型車但貴一點的秦L相比,星光簡直差了“十萬八千里”,甚至還比不過身為緊湊型車但同價的秦PLUS。
車型受眾面不夠廣
這也順勢引出第三個更深層次原因,五菱近幾年的新車定位要么過于下沉,要么定位偏小眾,注定消費受眾面不夠廣。
我國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高,需要便宜實惠的車,這不是五菱的錯;現在年輕消費者喜好各異,需要更多個性化車型,這也不是五菱的錯。
雖說“得屌絲者得天下”,但五菱錯就錯在把自己困在了下沉市場,過于專注低價車,代價就是時間一長,人們就會認為你只會造低價車,形成“五菱=低價車”、“五菱的車就只配賣10萬”這些固有印象。
五菱的護城河是什么?以前是成本殺手,是低價。但是在當下人人低價的時代,低價走不通了。但是,長期低價的副作用很強大,當你五菱說要搞高端、要造10萬以上的車的時候,發現消費者根本不買賬!
不然,你說銀標五菱的高端化之路,怎么會這么難走對吧?
另外,像五菱宏光MINI EV、寶駿悅也這些小車確實在剛推出的時候賣得不錯,但現在呢?它們長得很萌很個性不假,但終究不是主流消費者需要的車,畢竟年輕人也總得結婚生子吧,難道還得一家老小擠在這么小的車里面嗎?
我承認,在某個細分個性化市場里,五菱做得很好,但細分市場的份額也就那么大了,想要真正的高銷量,就必須迎合大眾化的家用市場。
沒有自己的核心科技
迎合大眾化市場必須,然而五菱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賣點,只能靠各種營銷來給品牌和車型銷量作勢,這就是五菱現在賣不好的根本原因。
這一點我就不說太多了,大家看到這也累了,懂的都懂,這么多年來,你有沒有見五菱發布過什么牛掰的自研技術或者三大件?你說沒有吧,五菱出了個神煉電池;但你說有吧,這神煉電池跟友商的電池比,也就那樣,技術上并沒啥出彩的,更像是同一個東西大家取不同的名字而已。
上任不久的上汽通用五菱總經理呂俊成,長期從事整車設計研究相關工作,歷任上汽通用五菱技術中心CAE經理、首席工程師、整車集成總監、技術中心副總經理、技術中心黨委書記、技術中心總經理。
以這樣的技術背景,如果還干不成五菱的技術,那就白當了總經理。我說的是真正的自研的技術,而不是花式營銷。
我不知道上汽把呂俊成調到五菱,是不是也意識到五菱無核心技術的這個問題。
其實,除了低價,五菱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營銷了。憑那句“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口號,連螺螄粉都造出來了。
只是,企業營銷再好,車型卻沒有核心技術實力,也注定只是曇花一現,不會“遺臭萬年”,但也肯定不會“名垂青史”,總之,汽車歷史記不住你。
“x力,掌握核心科技。”董小姐打廣告都知道這道理。
怎么破局?
長篇大論廢話了這么多,縱使五菱總有這不好那不好,但作為一個中國人,我還是愛自己的民族企業,心底里想五菱越做越好的,所以最后還是鼓勵一下五菱,個人順便給幾個建議參考:
1.針對價格戰的問題,現在消費者就是覺得誰價格低誰就有誠意,五菱是一定要卷下去的,短期痛的是肯定要的,先把銷量拉上去、活下去再說,不然此項無解。話說,搞成本,除了比亞迪,沒人搞得過五菱。
2.針對插混車的問題,那就多出幾款插混車,車好不好先別管,把車型產品線先鋪滿,多生娃好打架。勢能很重要,先讓消費者認知,五菱是有貨的。
3.針對受眾面的問題,解決方法跟上一條一樣,多出一些家用車,把產品線鋪滿再說,個性車有就行,適可而止。
4.針對核心科技問題,這個比較難搞,技術積累不是一朝一夕,只能是從現在開始重視這個問題,等待厚積薄發的那天。
總之,五菱必須要變了,以前的打法行不通了,核心技術必須要掌握。現在沒有自研技術,都不好意思出來了。
營銷是錦上添花的事,沒有核心技術,沒有核心產品,流量最終也流不到五菱這條河里。
因為五菱之前的護城河不見了,比亞迪、奇瑞等一大波車企,已經拿著大刀殺進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