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的進步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演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福祉。當下,數智化技術革新步伐加快,也正快速催生一場深刻的醫療衛生行業變革。
這種變革讓每一個人感受最為深刻的是醫療服務體驗和看病就醫便捷度的明顯提升。不僅如此,數智化技術在提升公共資源供給效率、提高公共服務效用、優化醫療服務流程等方面都具有極大優勢,賦能醫療、服務、管理、科研等多方面,推動衛生健康工作實現質量、效率和動力變革。
在推進“健康中國”和“數字中國”兩大戰略融合落地的當下,數字健康建設處于交匯點,無疑有著重要的意義。
數智融合,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時期以來,“健康中國2030”戰略、《“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及新醫改、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密集出臺,大力推進衛生健康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為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在日前于重慶召開的“2024 CHITEC”華為技術專場峰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衛生健康領域的專家、學者對于深化數智化技術新場景、新應用,助力構建智慧健康城市體系,加速公共衛生高質量發展形成共識。“我們看到整個行業正在全面應用數字技術進行賦能,不斷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夯實健康中國的數智基礎,加快醫療行業數智融合。”華為公共事業系統部副總裁孫鵬飛表示,未來幾年,是人類進入數智世界的跳變期,也是數智化轉型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期。
推進新一代數智化技術與衛生健康行業深度融合,其在醫院、衛健、健康管理等領域的應用已成為必然趨勢。不過要發揮數智融合的最大化價值,還離不開一個關鍵要素前提——激活數據資產。
數據要素×醫療健康,激活數據資產潛能
伴隨數智世界的到來,數據量快速增長。特別在衛生健康領域,涉及公共衛生數據、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檢查檢驗、影像等一系列基礎資源和海量數據,然而源于在技術、機制、標準等方面的差異和障礙,“數據壁壘”在這一行業的瓶頸明顯,數據面臨跨層級、跨地域無法有效共享、融合和應用的挑戰。
對此,《“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全國醫療衛生機構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不斷推動暢通全民健康信息“大動脈”,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深入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
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信息中心大數據辦副主任(主持工作)趙飛強調,全民健康信息化的根本特征是“互通共享”,“互聯網+醫療健康”和健康醫療大數據是全民健康信息化生態的一體兩翼。
數據成為新型生產要素,衛生健康行業數智化轉型的成敗與數據釋放價值的高低息息相關。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監測統計中心副主任厲將斌指出,中醫藥行業正處于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時期,如何與新一代技術融合,守正創新,發揮數據要素的驅動力,是當前中醫藥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要素。
在上海市衛生健康統計中心副主任曹劍峰看來,數字化是信息化生長的第二曲線 ,代表比信息化更高的生產力形式 ,前者以流程驅動解決效率問題,后者以數據驅動解決效益問題。問數據要價值、問價值要效益,驅動醫療衛健行業“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的關鍵是數據要素的資產化,數據結合算力和算法,進行加工,變成數據的標準件或集成箱的概念,進行數據開發、流通、交易,促進新質生產力。
對于公共衛生領域來說,提高數據驅動的風險識別、智能分析和及時預警能力,同樣是關鍵。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信息所所長夏天指出,上海疾控信息致力于實現公共衛生數據的歸口管理和共享,持續提高數據質量和利用效率,通過數據要素×公衛,增強數據決策能力。
整體而言,激發醫療健康領域的“數據要素×”乘數作用,對例如推進電子病歷數據共享,便捷醫療理賠結算,融合體檢、就診、疾控等數據,創新公共衛生事件預警等公共服務模式,以數據融合創新,拓展智慧醫療、智能健康管理等數據應用新模式新業態等,意義重大。
在此方面,華為與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共同發布了“智慧健康城市技術框架及應用研究成果報告”,推動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構建基于數據驅動的衛生健康業務系統和服務體系,智慧健康城市解決方案以及全民健康、醫防協同、產業賦能的理念得到了廣泛認同。
健康中國需要醫共體實現居民、醫生、醫院、醫保、政府共贏。作為醫療衛生體系的重要一環,此次峰會上,華為聯合東軟發布了“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聯合解決方案”,該方案在數據驅動下,挖掘數據要素潛力,促進數據價值流通和新生態發展,助力縣域醫共體高質量發展,提升縣域居民就醫獲得感和幸福感。
創新醫療服務新應用、新模式,促進衛生健康新質生產力
與此同時,通過深挖數據要素價值,數智融合進一步促進了醫療、服務、管理、科研領域的創新應用,提升醫療服務的效率和質量,最終惠及廣大患者。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融合AI、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開展創新實踐,實現醫療業務全場景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推動形成數據共享、服務協同、資源流通的數智醫療生態體系。例如在用藥服務方面,開發用藥咨詢大模型,向廣大患者提供智能藥物咨詢服務;在輔助決策方面,結合臨床病歷、醫學文獻、權威知識庫等,以臨床規則與人工智能算法相結合,將智能輔助診斷、智能推薦治療方案等功能點與臨床工作站進行無縫連接,輔助醫生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在運營管理方面,支持醫院運行狀態全景可視,能夠及時掌握醫院日報、手術數據、床位效率和門診數據和患者的分布情況,提升醫院管理效率。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趙杰表示,通過攜手華為等合作伙伴積極推動數智化技術和醫療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數智技術在智慧醫院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加速形成醫療領域新質生產力。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醫院管理服務中心科信部部長黃艷麗在分享中提到,在成都市武侯區,通過數智技術提升家庭醫生服務能力和效率,推動在醫療服務模式和醫療供給生產力上的創新應用,形成賦能基層的協同運行生態“武侯模式3.0”,顯著提高了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華為公共事業系統部醫療行業解決方案總經理孫穎智表示,“圍繞智慧服務、智慧醫療、智慧管理等理念,為場景找技術,華為構建了智慧健康城市、智慧醫院、智慧醫保、智慧疾控等衛生健康各場景解決方案,夯實醫療健康數智底座,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
例如,在智慧健康城市領域,構建以城市健康數字底座為核心的智慧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在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方面,建立區域影像云,實現醫療機構跨區域調閱,降低就醫成本;圍繞智慧醫院的診前、診中、診后環節,打造AI導診、智慧病房、智能調度排班、數字化病理、智慧院區等解決方案,全面助力醫療智能化升級。此外,在智慧疾控方面,打造疾控云平臺+智能采集前置一體機,云邊協同助力疾控智慧監測預警融合指揮;在智慧醫保領域,助力各省進一步開展“兩結合、三賦能”業務創新。
華為持續加強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投入,十多年來,已服務于包括國家衛健委、國家疾控局、國家醫保局,以及31個省級衛健委及醫保局和1800多家三級醫院等全國主要醫療衛生機構。
面向行業從數字化向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和需求,在“人工智能+”行動的指引下,華為聯合伙伴亦在加速推動衛生健康領域的智能化進階。峰會上,華為聯合神州醫療聚焦醫療科研領域,發布了“華為-神州醫療智能多模態大數據中心系統解決方案 ”,構建智能數據治理新模式,助力醫療科研效率和質量提升。
健康醫療自古以來便是人類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并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社會進步的關鍵指標。在當下科技創新迸發的時代,數智化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重塑衛生健康行業的新面貌,引領智慧醫療的變革。“在自主創新、數智融合戰略指引下,華為積極貢獻ICT技術力量,打造并持續打磨符合戰略需求的解決方案,助力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孫鵬飛最后說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