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下功夫,精準共繪
浙江運河歷史地圖
為更好的踐行浙江省在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的系統性挖掘和深入性研究精神,為浙江運河有關著作編寫和相關博物館單位展陳提供盡可能精準的歷史學術地圖。7月12日上午,紹興市鑒湖研究會邀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遺產監測研究室主任傅崢嶸、遺產檢測室研究員吳璐瑤到紹興市鑒湖研究會指導工作。紹興市鑒湖研究會會長邱志榮、副秘書長戴秀麗、工作人員程丹等參加研討。
研討會現場
戴秀麗匯報了研究會開展浙江運河歷代變遷的編圖情況,對編制目的、編制依據、圖紙繪制、目前成果等情況作詳細介紹,并提出目前開展工作遇到的一些問題。
傅崢嶸、吳璐瑤主要就河道變遷、水利工程、文物標記、實地勘察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議和指導。
邱志榮提供了多張歷史古地圖,錢塘江河口變遷圖,歷史古海塘圖,從水利史發展的角度來分析印證不同歷史時期的運河變化,并展開研究討論。
錢塘江河口變遷圖(邱志榮供圖)
期間,與會者從文物、水利的角度,統一了部分學術觀點,確定了一些關鍵的地名和不同時期的河段走向與變遷。
與會同仁認識到編好浙江運河歷史變遷圖,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直接關系運河研究的學術水平和文化傳播與普及的準確性,之前已取得了成績,但仍應站位對歷史負責態度,再下功夫,自覺的做好此項工作。
邱志榮明確了下一步有關地圖的修改重點和完善工作,并希望繼續得到傅崢嶸等專家的指導和參與。
(戴秀麗 程丹供稿)
版權歸作者所有 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程丹
審核:壹之
總期:776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