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以來,美軍多款武器成為明星武器,而近期受人關注的則是ATACMS導彈。2023年10月17日,烏克蘭軍隊首次使用了ATACMS導彈,這次首戰立即摧毀了俄羅斯的直升機,以及防空導彈系統等多個目標。近期,該型導彈接連襲擊俄軍機場,使得俄軍數套防空系統和多部雷達損失。
美國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rmy Tactical Missile System-ATACMS)是一種近程對對地戰術導彈,由美國陸軍負責整個研制計劃,主承包商是洛馬公司。1990年該系統裝備美國陸軍。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軍在沙特部署105枚,先后向伊拉克“飛毛腿”導彈陣地、防空導彈陣地、野戰炮兵陣地、后勤保障基地、指揮控制通信中心和重要橋梁等高價值目標發射了30余枚導彈,全部命中目標并取得了設計者預期的毀傷效果。
ATACMS從設計之初就采用很多創新技術,經過幾十年服役與改進,今天依然是世界上較為先進的地地戰術導彈武器之一,也是美國幾十年來唯一服役的地地戰術彈道導彈。
ATACMS是車載越野機動、傾斜發射的單級固體導彈系統,武器代號MGM-140。目前共有4個型號,Block I、 Block IA、Block II和Block IIA,可以在各種天氣情況下,晝夜、快速、精確打擊戰術縱深高價值目標。四型導彈基本數據如下
導彈的4種子彈頭
ATACMS導彈由制導艙、彈頭艙、推進艙和4個對稱配置的可動折疊尾翼組成。彈體呈尖頭圓柱形,尾部為船形,以減少空氣阻力。彈體結構材料是鋼。
導彈的制導控制系統采用霍尼韋爾公司H700-3A環形激光陀螺數字慣性制導加雷達指令修正系統。制導系統由慣性傳感器、電子裝置和軟件組成。慣性傳感器包括3個環形激光陀螺和3個連接相關電子設備的加速度計,可以感知導彈3個方向(俯仰、滾轉和偏航)的運動。電子裝置是由2臺計算機構成的電子系統,負責處理慣性傳感器獲得的數據和發出制導和控制指令,并且是整個導彈的通信中心。
ATACMS Block I導彈采用一臺ARC固體火箭發動機,推進劑為端羧基聚丁二烯,最大射程150公里,命中精度30-225米,彈長3.96米,彈徑0.61米,起飛質量1530公斤,彈頭為M74殺傷人員/破壞設備殺爆彈。
Block IA改進的制導系統包括慣性傳感器、電子裝置和嵌入式GPS接收機。接收機可以提高導彈在飛行中和末段的精度,由雙元波束-移動式外部天線系統和電子裝置組成。天線位置使導彈無論處在主動段還是被動段都可獲得GPS衛星的信息。通過處理GPS接收機收到的數據,可以精確判斷導彈的位置、速度時間和目標的位置距離。導彈也可將GPS數據預置于GPS接收機,如果沒有在GPS接收機中預置,那么慣性導航系統可以導引導彈到達目標區域,其精度比Block I高,導彈也可以在飛行過程中接收GPS衛星的數據。電子裝置處理慣性傳感器和GPS接收機獲得的數據,發出制導和控制指令。
Block II型導彈的制導系統主要由II型改進的制導裝置和順序器接口組件組成。II型改進的制導裝置包括嵌入式GPS接收裝置、電子裝置(含有導航制導計算機、慣性傳感計算機)、慣性傳感器和武器接口處理器。通過制導裝置可以實現各種通信,如彈上電子裝置與發控裝置的通信、地面支持設備與維護裝置的通信、控制系統電子裝置與導彈尾翼作動控制裝置的通信。程序裝置接口組件是制導裝置和智能反裝甲子彈的電子接口,在導彈進行內部檢測時向導彈提供動力,并用于啟動子彈的電池及控制子彈的拋撒。
推進艙:導彈采用大西洋研究公司(Arc)研制的固體發動機,發動機由發動機殼體、絕熱襯里、噴管、點火器解保和點火器組件組成。發動機殼體由Sargent塞金特工業公司制造,采用拉伸工藝成型。
彈頭艙:由鋁制滾壓外殼和鋁制承力結構組成,艙的前部和后部各有一塊隔板,由中心管包裹的中心導線穿過并連接兩塊隔板,中心導線貫穿彈體,與頭部的制導控制艙和尾部的尾翼動作器連接。兩塊隔板中間部分是彈頭艙,艙內包括各種彈藥、電子保險和解保引信、炸斷殼體的控制系統及子彈拋撒系統。當導彈飛抵目標上空時,炸斷殼體的控制系統首先將彈頭艙炸開,然后導彈自旋實現子彈的拋撒。
在美國基地維護 ATACMS 導彈
戰斗部:
殺傷人員和破壞輕型裝備子彈(
Anti-Personnel/Anti-Material,APAM),I型和IA型配備。I型帶950枚,IA型帶275枚。每枚子彈質量0.59克,含有磷,殺傷半徑15米,直徑58.9毫米,如棒球大小。
智能反裝甲彈子彈(Brilliant Anti-Tank,BAT),采用聲學和紅外傳感器發現、打擊和摧毀坦克裝甲車輛。本身無動力,靠氣動滑行,長0.914米,直徑0.14米,質量20公斤。
改進的智能反裝甲子彈(Improved Brilliant Anti-Tank,IBAT),有紅外和微波兩個末導引頭(一前一后)。2003年后 Block II導彈彈頭由13枚BAT改為6枚IBAT
可選用的其他彈頭:5枚硬目標超壓子彈,每枚質量90公斤;12枚低成本反裝甲子彈;10枚BLU-108B攻擊機場跑道子母彈頭;5枚集束式子母彈頭(攻擊機場跑道)
彈尾控制系統:導彈尾翼安裝于彈尾控制艙。彈尾控制系統由控制傳動裝置、電子裝置、電池、4個尾翼和船尾結構組成。
ATACMS可以由多種發射裝置發射,包括多管火箭炮系統M270及其改進型M270A1,高機動炮兵火箭系統(High Mobility Artillery Rocket System,HIMARS)
M270:ATACMS可以由227毫米多管火箭發射車M270發射,該車可以裝備2個ATACMS發射筒和12枚MLRS火箭彈。M270標準發射車為M2或M3步兵戰車底盤。除了導彈發射筒,車上還裝載了發射操作一體化火控系統、地面導航系統、參數穩定器、動力系統、自動裝填和卸彈用的雙臂式吊車、通風系統、乘員三防服裝和抗核加固設備,可在預先未做任何準備的地點、任何環境、任何氣象條件下發射。系統可以在5分鐘內裝載和發射12枚火箭彈,在60秒內發射12枚火箭彈打擊6個目標,在20秒內發射2枚ATACMS導彈打擊1-2個目標。導彈完成回轉和升仰動作不到20秒,停車到導彈發射只要2.5分鐘。
M270A1發射車是M270發射車改進,2000年裝備部隊。增加了全球定位導航系統,作為原有慣性導航系統補充,提高了精度;增加1臺低功率多普勒測速計,能感知距離地面100米高度的當地氣象環境,降低了發射裝置瞄準和裝載導彈的時間,機械系統重新裝載時間減少了40%9分鐘。
HIMARS采用美國陸軍通用卡車M142底盤,可以用C-130運輸機裝運,部署在以往重型發射車無法到達區域。HIMARS導彈發射車駕駛室是裝甲的,可以防止小型火力攻擊,中部是封閉操作室,后部是導彈發射架,可以發射6枚火箭彈或1枚導彈。瞄準單個目標時間小于16秒。它的火控系統、電子和通信單元可以和M270A1發射車互換。M270與M270A1主要裝備美軍重型師,HIMARS主要裝備美軍輕型師和應急部隊。
ATACMS導彈可按預編程序進行最大30%離軸發射,在從發射車上發射后不久(但在上升到敵方可觀察到導彈之前)進行一次快速變相機動飛行,偏離射面,再飛向目標。這樣可使敵方根據來襲彈道推算出錯誤的發射地點,隱蔽發射陣地,從而使報復性打擊失效。
總體來說,ATACMS基本實現了偵察-打擊-評估銜接的閉環式作戰使用模式。首先由偵察飛機上的雷達等設備靠近前沿的己方領空,對敵方縱深約100公里地區內的擬打擊目標進行搜索、探測、識別和跟蹤;然后將測得信息傳給地面數據處理控制站,進行實時處理,確定要攻擊的目標,并將結果傳給ATACMS的火控中心;戰場指揮官根據上述結果決定對目標的攻擊順序,實施發射導彈。導彈起飛后,機載雷達不僅要繼續跟蹤擬攻擊的對方地面目標,而且還要跟蹤幾枚飛行中的己方導彈,為它們提供導航的修正指令,直到子母式戰斗部子彈拋撒或單彈頭戰斗部起爆。
總而言之,如何對付對方的導彈襲擊,俄軍肯定還需要一段時間進行摸索,顯然會加強防空火力密度和層次性,加固機場設施等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