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這里是短暫
為什么有些家庭總是陷入負能量的泥潭,仿佛永遠都難以擺脫困境?
孩子不小心打碎一個碗,弄丟一塊錢,就好像遭天災一樣。
總是盡力做到最好,得到的卻是"這沒什么大不了""花錢不要大手大腳"。
上學時和異性同學走的近了點,就覺得他們一定會荒廢學業,無藥可救,長大后一定去工地搬磚。
在家里常年因為一袋垃圾,或是一支沒從尾巴擠的牙膏,一句話、一個很小的動作,就大吵大鬧導致家庭破碎。
大事無法指導,小事斤斤計較,待在一起總是不停的制造矛盾和壓力。
不要成為那個制造內耗的家人,也不要不停的在小事上消耗原本美好的家庭。
別在小事上消耗愛人和孩子
不要在小事上消耗自己,也不要在小事上消耗家人。
家庭里孩子有孩子的天地,大人也有大人的習慣。
很多小事,其實都沒有對錯,為了這些事情吵吵鬧鬧,消耗自己也浪費別人的時間。
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單純的旁觀它發生就好了,無需浪費太多的精力。
你去看生活中但凡緊張的家庭環境,一定有一個人錙銖必較。
這樣總令別人戰戰兢兢,也讓自己盡顯刻薄挑剔。
吃飯弄臟了、零食多吃了、端水酒濕了,這些都沒關系。
如果在這些生活小事上,都不愿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和信任,總想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事,不讓孩子選擇和控制自己的生活。
日積月累,他們的挫敗感會越來越深,長大后就會很叛逆或是一味軟弱順從。
家庭生活就是各種瑣碎,所有人都不是你想象中的樣子。
父母親存在的意義,不是給予孩子舒服和富裕的生活。
而是當孩子在以后想起父母時,內心會充滿力量,會感受到溫暖。
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并因此而獲得人生更多的樂趣和主動權。
一定程度上學會放手
一個家庭,真正的智慧是求同存異。
你吃甜,他吃辣,那就都做,一起吃,既可以偶爾嘗試不同的,也可以保留自己的衷愛,豐富菜色,也包容彼此。
不需要設置很多嚴苛的規矩,各種亂七八糟的條條框框,只會讓家人覺得束縛和不自在。
孩子和愛人在你面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慢慢他們也會變得跟你一樣焦慮敏感自卑
看淡那些不重要的小事,也不把自己的情緒,借家庭瑣事發泄于家人。
彼此寬容,家的溫度和格局才會慢慢升起來。
沒有人欠你,沒有人有義務承擔你的壞情緒,即使是愛你的人也不例外。
認真想想,有問題的可能不是那些小事,而是你自己,你自己的情緒。
多欣賞家人的優點
薩提爾說過:“家庭與外界的不同之處是,它充滿關懷和理解,是一個人養精蓄銳的場所。”
多營造溫馨的氛圍,少做家人的差評師,多欣賞家人的優點。
首先要夸自己,然后夸家人:父母,兄弟姐妹,配偶,等等。
買了新衣服要夸夸,剪了頭發夸夸,平時皮膚氣色好也要夸夸。
這樣的生活環境才能越來越自信,更多的看到自己家人的優點,家人之間的關系更融洽。
人生下半場,守家第一步,允許一切小事發生,不指責,不計較,接受,并逐漸享受。
凡事都有解決方法,遇事不著急、煩躁,更不要互相傷害指責。
謙遜、溫和、熱情、積極的圣賢風姿,不但是一個人的自身修養,也是家族的延綿和傳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