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出差,基本都是體制內對口單位接待。
不同省市的體制內人員相遇,除了聊工作外,肯定也會聊到生活。
根據我的觀察,聊到生活基本離不開兩個話題,一是工資,二是房價。
說到底,大家都是凡人啊!
不過這里還有個現象,就是一般經濟欠發達省市體制內人員去到經濟發達地區,往往都會受點打擊,畢竟經濟差距擺在這里,工資差距也擺在這里。
上次出差,遇到一位杭州處長Z,聊完工作之后,我們聊到了生活。
老Z馬上50歲了,年入30個,這個著實令我非常羨慕,畢竟我來自經濟欠發達地區。
但是,處長本人也是槽點頗多,且聽他來吐槽吧。
第一,因為政策,他比年輕的處級同仁一年要少7萬房補。
因為杭州市公務員在公積金之外是有房補的,以1999年為界限,99年之前工作的有福利分房,沒有房補,99年之后參加工作的公積金之外額外發房補。
這個房補略高于本人的雙邊公積金。對應到處級大概一月6000左右,對應到科級一月4000左右。
這里我推算出杭州44歲的處長年入可達37個。
但實際情況肯定很復雜,比如說99年之前在其它地區工作,分過福利房但不值錢,99年之后調入杭州,沒有分過市區福利房,但是也沒有房補了。
還比如說之前在BD工作的同志,99年之前在BD肯定是不分房的(只分宿舍),轉到地方工作后,福利房也沒得過,房補也沒有。
老Z就屬于既沒得福利房,也沒有房補的一類,這種事換誰都不樂意的。
但是從政策執行來說,按年份劃線往往是最簡單也最公平的。
假如真是按實際情況分類處理,不知要鬧出多少故事甚至事故來。
對此,老Z倒也是看得很清楚的。
第二,因為養娃,他有一大塊收入都用來給小孩上培訓班了。
這個開銷這么大我也真沒想到。
Z處長告訴我,沒“雙減”前,有很多培訓機構,課外輔導一對一是150一小時,一節課300元。
但現在因為“你懂的”,公開的市場轉入地下市場,結果一對一漲價到300一小時,一節課600元。
他小孩學習中上水平,一直在補習語文、數學、科技,一周一次。
一科600元,一周3科1800,一月4周7200元,一年就是8萬6。
關鍵的關鍵是,放開二胎時,老Z也要了二娃,屬于一不小心將孩子生在了人口巔峰期的那種。
想想這樣的人口基數,怎么能夠不補習?
于是二娃的補習也是按這個節奏展開,兩個孩子一年培訓費17萬!
這才聊到孩子的培訓費啊。
房子還沒聊呢,好在老Z買房比較早,入手時才一萬多點,所以房貸還真的不多,后來也提前還完了。
家庭生活成本還沒聊呢,這塊肯定跑不掉的。
另外因為Z處房貸還完了,公積金也取不出來,雖然填表時年入30,實際到手沒這么多,所以基本用完不剩。
Z處吐槽說,自己只有一套房子還比較小,一直想存錢再買個大點的房子,可這么些年下來,硬是沒存下錢來,而買不了房公積金也呆呆的躺在賬戶里沒啥卵用。
這個嘛,還是杭州房價確實很高,如今好點的5萬均價,差點的3萬起步。
假如Z處要買一個140平的房子,5萬均價就是700萬,首付要拿出140萬。
因此我估計Z處抱怨沒存到錢,是沒存夠140萬首付,而不是像我這樣沒有存夠10萬人均存款的窮人吧。
另外,考慮到Z處已經快50了,就算存夠首付,這么大筆貸款,要在60歲之前還清,那么對應的月供也是蠻高的。
掐指一算,就算Z處存夠了首付買了大房,今后十年一樣存不下錢。
Z處對我說,他這一輩子,賺的錢都花在孩子和房子上了。
嗯,普通人一輩子,誰的錢不是花在孩子和房子上了,
年入13萬存不下錢,年入30萬也一樣存不下錢,
還真是應了那句話,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呵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