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讀《道德經》,是那種漫無目的的泛讀,翻了幾天書,突然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道德經》通篇都沒提到“努力”二字。
老子李耳是不需要努力嗎?
在醫院工作的同學曾經跟我說過,在臨床治療時,有一種不常見的病癥。
這種病癥最大的特點,患者體內的細胞、器官和各類組織,以不可思議地速度快速生長。
患者體內的細胞們,都跟漫威英雄們一樣,個個爭當大哥。都拼命攀升,不甘落后。
結果顯而易見,有些正處于青春期的患者,就已經滿頭白發、步履蹣跚,器官逐漸衰竭,整個人都看著像耄耋老人。
最后,本應在發育期的患者,早早就走完了人生的道路。
《道德經》第三十篇說道:物壯則老。
一件事物,當發展成熟到極致的時候,也就到了往由盛到衰的時候。
《道德經》第四十篇說道:反者道之動。
世間所有事物的產生,都會伴隨與之相反的力量。當努力的行為超出能力極限的時候,摔倒后的你我,幾乎很難再爬起來。
我這幾天慢跑,有種類似的感悟。
在街上慢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紅綠燈。
有時候,為了搶一個綠燈,放棄原本慢跑的節奏,變成短暫的50米沖刺。
經過幾次這種略帶刺激感的50米沖刺后,確實收獲了不用路邊等待的時間,實際上,力量和耐力都在減弱,原本想好跑完10公里,只能8.5公里草草收場。
有一天,我不執拗于搶綠燈,遇到紅燈就用原地跑的方式進行等待。
在這種看似有點隨緣的方式下,我居然比原計劃10公里,多跑了2公里多,而且沒感覺到額外的疲憊。
我好像并沒感覺到自己在跑步,而是用一種享受的方式度過一個多小時的美好時光。
《道德經》第四十一篇寫道: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頂級的音樂,悠遠而飄渺;完美的形象,越飄渺越宏偉。
呼吸和心跳,都是生命必不可少的環節,永不停息、永不懈怠。不需刻意提醒,不需反復彩排。
盡管持續而不停息,但我們不會有任何感覺和負擔。
世間的任何事物,都有正反面,而且同時存在。
當我們超出自身情況去努力的時候,如果累得突然倒下,那一刻一定是過度放松和休息;
反之,當我們處于隨心所欲放松和舒服的時候,如果突然覺得無聊,那一定也伴隨空虛的折磨和無趣的痛苦。
老子李耳的思想,是說世間的一切事物,都要順應自然規律,篤定隨緣,不可強求。
那一瞬間的快感,固然重要;在漫長的生命長河里,去體驗生活帶來的滿足,才是真諦。
極有可能到生命的盡頭,我們才能感受到,盡管我們從未“打雞血”亢奮過,但我們在人生的路上,按自己的節奏步步為營地走著,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會覺得無比松松。
我們不是不努力,而是拒絕當一個自我感動的“奮斗逼”。
萬事萬物,過則害,適則宜,無則敗。
無序地過度奮斗,只是在狹窄的自我認知中不停地折騰自己;按自己步伐行走,會更加輕松,因為這類人有一個共事:這樣就挺好。
所謂“躺平”,不是放棄人生,而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重塑生活。
(本文圖片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