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氣”升騰背后的創新之道
透過福建這個窗口,可見新時代
行政檢察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生動實踐
“7年離不掉的婚,在檢察機關介入下,峰回路轉,還當事人應有的幸福。”
“小本生意,小過不重罰,‘煙火氣’升騰的背后,是沉甸甸的檢察擔當、為民情懷。”
“不刑、不訴不等于不罰。刑責可免,行責難逃,只因架起了行政與刑事反向銜接的橋梁?!?/p>
今年6月24日至28日,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應最高人民檢察院邀請赴閩,開展以“全面深化行政檢察監督 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為主題的視察活動。行政檢察,這個專業性極強的檢察職能,卻帶給了代表們直觀、生動、別樣的感受。
“開拓進取,才有首創之舉、首例之效、首批之列?!薄案矣谔剿?,先行先試,主動作為,穩步推進,成效可感可見。”“理念新,舉措新,探出了一條新路?!币暡熘?,代表們頻頻提到“創新”二字,認為這是福建行政檢察人敢監督、善作為的寫照,更是福建行政檢察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的秘訣。
福建省檢察機關常態化開展土地執法查處領域行政非訴執行監督,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圖為浦城縣檢察院檢察官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調查工作。
一張“路線圖”
群眾急難愁盼有新解
“結婚第二天,假新娘‘莫某’帶著彩禮跑了。為撤銷冒名婚姻登記,‘丈夫’姚某奔波多個部門、打了6次官司,前后耗時7年,走完所有行政和訴訟程序,還是回到原點?!?月24日,代表們走進閩侯縣檢察院,聽檢察官郭倩講述辦案故事《離不掉的婚》。
“明明是騙婚,離個婚咋就這么難?”2020年7月,姚某抱著一線希望,向檢察院申請監督。自此,這起離婚案件峰回路轉。福建省檢察院指導福州市檢察院、閩侯縣檢察院依托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路線圖”機制,僅用三個月就解決了姚某的煩心事。
彼時,省、市、縣三級檢察院聯合辦案組輾轉千里,遠赴外省調查取證,查明了“莫某”在多地冒名登記結婚騙取彩禮的關鍵事實。厘清主要法律關系后,閩侯縣檢察院向民政部門發出檢察建議,依法監督撤銷了錯誤婚姻登記信息。“離不掉的婚,終于離掉了?!敝?,姚某與現女友辦理了結婚登記,妻子有了名分,孩子上了戶口。冒用他人身份結婚騙彩禮的“莫某”被判刑。
行政爭議一頭連著群眾,一頭連著行政機關。2019年,最高檢部署開展“加強行政檢察監督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專項活動。“在化解群眾急難愁盼過程中,我們系統分析行政程序空轉、案結事不了的原因,總結辦案經驗,在全國率先探索形成了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路線圖’機制?!备=ㄊz察院行政檢察部門負責人介紹,該機制按照“爭議提出—調查核實—監督促和—多元化解”的流程和步驟,根據案件不同情況靈活選取不同的方法分類處理,推動訴源治理。同時,制定配套措施,為常態化推動行政爭議化解提供制度保障。
依靠“路線圖”機制解決的不只是姚某一個人的終身大事。此案入選、,其現實和長遠的意義還在于,促成2021年11月“兩高兩部”出臺,在全國推動開展專項治理,有效維護了婚姻登記秩序和當事人合法權益。
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檢察院承辦檢察官深入現場調查取證,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
近年來,福建檢察機關依托“路線圖”機制化解行政爭議數量呈逐年遞增態勢,其中2023年化解794件。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會長、吉林心臟病醫院院長黃海有感而發地說:“檢察機關積極能動履職,將法理情融入辦案,為老百姓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讓人感動?!?/p>
一攬子創新舉措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某食品公司生產的10千克豆泡殘留超標,當日已出售8.5千克,總貨值100元,結果被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罰款5萬元,并沒收違法所得。但該公司未繳納全部罰款,也未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催告無果后,市場監管部門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收到對該案的監督申請后,檢察機關審查認為,某食品公司屬于“三小”(小作坊、小餐飲、小攤販)生產經營者,根據福建省檢察院與省高級法院等部門聯合會簽的專業會議紀要,原處罰決定違反了“過罰相當”原則,遂向市場監管部門發出檢察建議予以糾正。2023年9月,市場監管部門撤回強制執行申請,依照減輕處罰條件調整了罰款金額。該食品公司如期履行了處罰決定,并承諾將依法依規經營,不再重犯。
福建省是民營經濟大省。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既需要大企業頂天立地,還需要小企業鋪天蓋地。中小微企業發展不易,特別是“三小”經營者,重罰可能導致將來經營困難。以什么樣的行政檢察舉措,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優質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福建省檢察院打出一套護企“組合拳”,在護航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中彰顯了檢察責任和法治擔當。
從頂層上設計、法治上著力,把檢察工作放在發展大局下謀劃,推動“兩個率先”,強化行政檢察監督剛性——
2022年3月,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出臺的《福建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率先從省級地方立法層面授權檢察機關開展涉營商環境行政違法行為監督工作,對損害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督促糾正。2023年,福建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小組辦公室率先把行政檢察監督納入“福建營商環境數字化監測督導體系”,將行政機關對涉營商環境檢察建議的回復率、采納率、整改率等五項指標,列為地方政府年度績效考核內容。
從組織上推動、專項上入手,對接企業司法訴求,實施“1+N行動計劃”,打造行政檢察“護企”地方特色品牌——
2023年4月,福建省檢察院部署行政檢察“七個一”專項活動,組織開展“訪千企、問需求、把法脈、促法治”專題問卷調查。按照“市場主體對本地法治化營商環境的評價”等20項內容設計調查問卷,知企所難、所盼、所需,對癥開方施策,同時摸排一批監督線索,為市場主體健康發展提供精準服務。
今年4月,福建省檢察院印發《行政檢察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1+N”行動計劃的實施方案》,以特色小專項為抓手,聚焦營商環境重點領域,采取“固定項目+自選動作”方式,每個設區市確定一個重點推進工作和若干地域特色項目,同步推進監督辦案,通過加強監督保障、化解行政爭議、強化府檢聯動、當好法治參謀,紓解和打通影響企業發展壯大的難點堵點。
一體推進行刑反向銜接
消除追責“空白區”
行政機關向司法機關移送涉罪案件,防止以罰代刑,叫“正向銜接”。檢察機關對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訴決定后,不是不訴了之,還要依法審查其是否應當受到行政處罰,稱作“反向銜接”。行刑反向無縫銜接,做好不起訴案件的“后半篇”文章,是檢察機關堅持治罪與治理并重理念的體現。
6月24日,代表們視察福州市晉安區檢察院“映象·晉檢”數字展廳,在與檢察官的互動交流中,深入了解了福建檢察機關在行刑反向銜接試點破題、機制構建、規范發展等不同階段的探索。
2019年9月,作為全國唯一試點,福建省率先探索開展行刑反向銜接工作,對包括不起訴后需要作行政處罰在內的訴訟活動進行法律監督。試點工作取得成效,為地方立法積累了經驗。一年后,福建省人大常委會授權開展這項監督工作,為行刑反向銜接和行政違法行為監督改革提供“福建樣本”。如今,這項工作已在全國檢察機關常態化開展。
2023年7月,最高檢制定《關于推進行刑雙向銜接和行政違法行為監督構建檢察監督與行政執法銜接制度的意見》。福建省檢察院系統梳理涉及行刑反向銜接的160個罪名及相關法律規定,就不起訴后需要繼續給予行政處罰的18個常見罪名制發《行刑反向銜接辦案指引》,防止當罰不罰、不刑不罰。截至今年4月,福建檢察機關行政檢察部門共審查行刑反向銜接案件4435件4874人,對決定不起訴仍需給予行政處罰的案件,向主管機關提出檢察意見3358人,行政機關已對1794人作出處罰。
不僅如此,為提升法律監督質效,福建省檢察院還牽頭會同福州市檢察院、福州市晉安區檢察院率先自主研發集數據分析、案源發現、實時監控功能于一體的“福建省行政檢察智慧辦案平臺”,實現訴訟活動涉行政處罰監督線索智能推送。“通過搭建行政檢察與刑事案件融合的法律監督大數據模型,以數字賦能行刑反向銜接,福建行政檢察工作又一次邁出新步伐。”代表點贊道。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檢察院運用轄區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大數據平臺,篩查行政檢察線索。
創新一小步,更好更快實現公平正義一大步。透過福建這個窗口,可見新時代行政檢察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熱氣騰騰”的生動實踐。
強化行政檢察履職
促進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行政檢察是“四大檢察”法律監督總體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維護公正司法和促進依法行政的雙重責任,對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福建檢察機關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下稱《意見》)和福建省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部署,按照最高檢“強化行政檢察履職”的工作要求,以“三個善于”為引領,圍繞“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全面深化行政檢察監督,在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中彰顯新作為。
行政檢察履職要提高政治站位,以優化營商環境為著力點,更加有力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黨的二十大對優化營商環境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作出戰略部署。福建是民營經濟最早的發軔地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就親自總結提出“晉江經驗”。這就要求檢察機關要堅持依法能動履職,找準行政檢察助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路徑,創新和優化服務保障舉措。近年來,福建檢察機關傳承弘揚“晉江經驗”,相繼開展“行政檢察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檢察護企”等專項行動,紓解影響企業發展的難點堵點。積極爭取人大重視支持,省人大常委會出臺《福建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在全國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授權檢察機關開展營商環境領域行政違法行為監督。同時,率先推動將行政檢察監督納入省政府“營商環境數字化監測督導體系”,促進協同共治。落實依法平等保護理念,貫徹行政處罰法“過罰相當”“首違不罰”精神,會同有關部門統一對小作坊、小餐飲店、小攤販輕微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尺度,促進小微市場主體健康發展。
行政檢察履職要踐行人民至上,以推動案結事了政和為導向,更加高效地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意見》明確把“在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中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促進案結事了”作為全面深化行政檢察監督的重要內容。檢察機關要立足辦好群眾身邊案件,創新行政爭議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將行政爭議化解貫穿辦案全過程,用真心真情傳遞司法溫度。近年來,福建檢察機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針對行政案件“程序空轉”問題,首創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路線圖”工作機制,按照“爭議提出—調查核實—監督促和—多元化解”的步驟推動爭議化解,實現糾正違法、救濟權利、定分止爭的效果。五年來,綜合運用監督糾正、促成和解、公開聽證、釋法說理等方式分類處理,有效化解行政爭議2001件。辦理姚某申請撤銷冒名婚姻登記監督案,解決當事人“七年離不掉的婚”,該案入選最高檢指導性案例;同時促成與最高法、公安部、民政部聯合出臺指導意見、開展專項行動,在全國范圍內清理解決以冒名頂替、弄虛作假方式辦理婚姻登記問題。
行政檢察履職要聚焦有力監督,以“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為基本價值追求,更加扎實地體現法治擔當。檢察機關要以行政訴訟監督為重心,加強精細化審查,將“三個善于”融入辦案全過程,全面提升監督質效;完善檢察監督與行政執法銜接制度,統籌推進行刑反向銜接和行政違法行為監督,凝聚更強執法司法合力。五年來,福建檢察機關有30件案例入選最高檢指導性案例和典型案例,連續三年有案例入選年度十大行政檢察典型案例和優秀案例。組織開展土地執法查處、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社會撫養費執行等領域專項監督,辦理監督案件2040件,以小切口推動大治理。省檢察院與省高級法院首創“檢法行政訴訟專業會議”機制,形成8份紀要,促進統一執法司法標準。經最高檢批準,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行刑反向銜接工作,推動省人大常委會以規范性文件形式,授權檢察機關開展強制隔離戒毒行政行為監督和訴訟活動中行政違法行為監督。做好不起訴“后半篇”文章,對決定不起訴但仍需給予行政處罰的,向有關主管機關提出檢察意見3358人,防止當罰不罰、不刑不罰,實現有效銜接、有效監督。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福建檢察機關將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在黨中央、最高檢和福建省委的領導下,始終立足法律監督定位,強化高質效行政檢察履職,一體推進有力監督和有效監督,促進法治政府建設,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在全面依法治國中更好履職盡責,以檢察工作現代化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作者為福建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侯建軍)
來源:檢察日報·政和周刊
記者:張仁平
編輯:劉文暉 陳寶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