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底,一千多位豪宅準業主穿著羽絨服,手揣褲兜,裹著圍巾,頂著寒風在售樓處外等待買房。看起來,他們跟菜市場搶菜的大爺大媽無異。
他們排隊等待的項目是:
天壇府。
東城、二環、北京中軸線、每平均價12.2萬、總價最高3700萬,這些壕氣十足的標簽,讓天壇府在站在了北京購房鄙視鏈的頂端。
去年9月,天壇府六期收官,整個項目累計銷售319億,刷新了北京住宅的單盤銷售金額記錄。
去年一期交房的時候,子姨寫過,
宣傳時大師設計的標桿性典范園林,現場看,還有若隱若現的黃土地;在普遍注重歸家儀式感的當下,小區交付的歸家路線是一條鑲嵌著井蓋的柏油馬路。
最近,業主們的三觀又被刷新了。一期業主們關于房屋質量、景觀的維權,在二期業主看來,都不重要。
事情是這樣的。兩周前,天壇府二期業主收到了來自開發商的入住通知書,還有銷售的溫馨提示:
30號收房前,需要提前繳納公共維修基金。
一般來講,收房都是先實地驗房,確認無誤后才會到財務結算這一步。還沒有驗房,怎么就要結算了呢。
于是,收房當天,沒有交費的業主就被保安攔在了門外。而已繳費的業主們進去后也崩潰了,精裝變成了驚裝,地磚上長長的裂縫、明顯不平的墻面和歪斜的燈具,開錯的出風口,甲醛超標......
一位業主說,當初看宣傳以為自己入住的是皇家園林,看完房覺得自己只是花錢買了回遷的品質。再去售樓處一看,樣板間已經被拆除了。
業主們重新復盤,還發現了不對勁。
和入住通知書一起寄來的,還有一份入住結算確認書。上面羅列了收費項目明細,占比最大的是面積補差。
按照結算單給出的面積差和補款,他們算了下,面積差的補價單價在15萬左右。但當初買房時價格,還是12.5萬一平。
天壇府一期還有一套在售的下躍,單價9萬7。
沒想到三年過去了,房子的漲幅還沒蹤影,開發商要求補的差價,已經漲了2萬多。
面積差表格里,所有業主都需要補面積差,沒有例外。
同時,還有業主發現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北京城建使用的板材公司,不是什么有名的大企業,而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北京頤林盛祥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2022年8月,距離天壇府二期開售過了半年多,頤林盛祥注冊成立。這家公司的風險只有一條:
正在進行簡易注銷。
注銷的時間很巧妙。一個月前申請,就在天壇府二期交房前三天,公司成功注銷。
子姨查了下,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其他企業,都是汽車相關。唯一和板材相關的企業,天津喻皓木業有限公司,也早在去年3月注銷。
這些年,一邊搶房一邊維權成了房地產行業的常態。以往維權,理由大都是減配或房屋質量問題。
但隨著市場下行,維權的理由越來越多。開發商為了銷售庫存而降價、為了避免賠付違約金而在未完工的狀態下強制交房,甚至因為與承建方的債務而延期交房。
這周二,北京城建公布了業績預告。今年半年度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約為-1.95億到-1.31億。
今年是這家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國企,第二次由盈轉虧了。
歡 迎添加子姨微信: zhangziyi10010
注明公司名稱、職位和姓名更易通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