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朝末年崛起的各方勢力中,瓦崗軍無疑是其中聲勢最浩大、影響最深遠的一支。尤其是后世《瓦崗英雄傳》《隋唐演義》等以隋末唐初歷史為藍本的文學作品逐漸問世,更是將秦瓊等瓦崗軍中的將領演繹的活靈活現,甚至遮擋了李唐王朝創立者李淵父子的光芒。
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二月,瓦崗軍攻克了興洛倉,并將倉庫貯存的大批糧食分發給饑腸轆轆的廣大民眾。威名赫赫的隋朝大將張須陀、劉長恭、裴仁基等先后前來進攻,也均被其一一擊敗,裴仁基還帶領秦瓊、羅士信等大將投降了瓦崗軍。使得瓦崗軍總兵力發展到數十萬人,號稱百萬,幾乎控制了除東都洛陽以外的河南全境。
不過這樣一支部隊最后卻沒有出現在唐朝初年的割據版圖上,因為他已經提前被另一梟雄王世充滅掉了,其首領李密也逃亡長安,投靠了李唐政權,后來被殺。王世充此人本來是江都郡丞,是隋煬帝南巡途中特意調來增援東都洛陽的一員悍將,隨同開拔的還有數萬江淮勁旅。此人如同一只打不死的“小強”,大大小小的戰役先后與瓦崗軍打了100余次,好幾次被打得丟盔卸甲,甚至全軍覆沒,但靠著洛陽這座大府庫和人口重鎮源源不斷的補給,王世充每次都奇跡般的起死回生,繼續與瓦崗軍廝殺。
瓦崗軍雖然聲勢浩大,但畢竟是一支為了亂世活命的農民起義軍,被王世充接二連三反撲拖得精疲力盡后,其首領李密也就接受了越王楊侗招安,被派去與弒君北上的宇文化及部隊血戰,慘勝之下精銳士卒死傷慘重。而王世充卻趁機控制了洛陽,擴充了實力,隨即對元氣大傷的瓦崗軍發動突襲,一舉成功,不但打跑了李密,還將除徐世勣、王伯當等人以外的大多數瓦崗英雄也都納入麾下。
可惜,王世充死纏爛打的招數雖然對瓦崗軍有效,但對于同屬正規軍系統,又能從關中、巴蜀等地源源不斷獲得補給的李唐軍隊而言卻完全無效。無奈好景不長,僅僅兩年之后,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帥軍東出,雖然王世充部隊依然保持著頑強不屈的風格,在與李世民部隊的決戰中被打散后重新集結、再打散再集結,如是三次,但接受過嚴格訓練的李唐軍隊最終撐到了敵軍崩潰那一刻。王世充退守洛陽,最后被作為俘虜押送回了長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