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42年,同羅首領阿布思脫離突厥,率領一萬五千部眾投靠大唐。
此時唐玄宗剛剛把國號由開元改為天寶,這么個時間節點就有阿布思這樣的梟雄來奔,唐玄宗望天天藍看地地肥沖鼻花香滿目盛景的好心情不可言表。
心情好自然賞賜多,借用《舊唐書》四個字形容這次賞賜:不可勝紀,并將阿布思部眾編入朔方軍。
面對這樣英明神武仗義散財的皇帝,阿布思也不含糊,就用倆字表達自己的忠心:賣命。
公元749年,經過充分準備,石堡之戰開打。哥舒翰集結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精兵圍攻石堡,阿布思所部也積極參與此戰。
攻占這個折了蓋嘉運、皇甫惟明和王忠嗣三個名將的城堡,唐玄宗的好心情依然不可言表。
延續慣性,心情好自然賞賜多,封阿布思為奉信王,賜名李獻忠,朔方節度副使,朔方節度使讓李林甫遙任。一時風頭無二,蓋過了當紅蕃帥安祿山。
阿布思只想著好好表現,你好就有人不好,這個不好的人就是安祿山。自己投機鉆營諂笑送禮上下打點多年,一下被阿布思這個外來戶占了先機,說不定哪天老皇帝一高興,讓阿布思把自己都給頂了。
安祿山這個大唐官場老油子開始動壞水搞掉阿布思。阿布思既得皇帝信任手下有兵有將來硬的肯定不行,安祿山就開始玩兒陰的。
公元752年,安祿山攻打契丹,提出讓阿布思和他協同作戰,到時候無論借契丹之手還是隨便安個違抗軍令之類的罪名都可以干掉阿布思。
阿布思也不傻,一眼就看明白安祿山黑得發霉的壞水,關鍵安祿山的請求唐玄宗已經批準,這個昏聵至極剛愎自用的老皇帝不能看見半點兒違抗和不同意見。
去打契丹是死不去也是死,阿布思只能選擇第三條路:跑。
阿布思的故土已經被回紇占領,只能先試著搶回來,此時回紇汗國正值巔峰期,回紇騎兵冠絕天下,阿布思被打得大敗。
再次投奔葛邏祿,遭到安祿山的追殺,損失慘重。
公元753年,北庭都護程千里讓葛邏祿交出阿布思,把阿布思押解長安,斬首。
而陷害阿布思的安祿山還專程跑到長安看看熱鬧,非要有畫面有真相。
題目說阿布思悲涼不單純因為他的悲慘結局,安史之亂中結局悲慘的人太多,從高仙芝封常清到仆固懷恩來瑱,數不勝數。
而是說阿布思死就死了,死后還很悲涼,不論安思順哥舒翰等等最起碼都有人幫忙說句好話,阿布思不但沒人說好話,還成為了各派斗爭的工具。
楊國忠借李林甫和阿布思同為朔方節度正副使的緣由,誣陷李林甫和阿布思勾結,還說阿布思認李林甫為父親;而安祿山這個誣陷阿布思的罪魁禍首來了個斗轉星移,將誣陷阿布思罪名全部推給楊國忠,使得同羅鐵騎以復仇之名跟隨安祿山造反,矛頭全部投向楊國忠,他手下們不但沒能為他報仇,還被仇人忽悠著和大唐死磕。
所以說阿布思堪稱安史之亂前結局最悲涼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