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鷗(參數丨圖片)、海豚、海豹......自從比亞迪組建起海洋網海洋生物系列的產品線后,在這三年的時間里,隨著車型的豐富「海」字頭的「海洋生物車型」也越來越多。
不知道比亞迪海洋生物系列今后是不是還會陸續推出海象、海牛、海馬、海螺、海龜、海星......
當然,這次我試駕的「海獅」也是比亞迪海洋網海洋生物系列的其中之一。
但是,比亞迪海獅 07 EV 與之前的車型相比還是有一些不一樣的。
先聊聊「基礎題」
比亞迪海獅 07 EV 的車身尺寸為長 4830mm、寬 1925mm、高 1620mm、軸距 2930mm,定位為一款中型純電 SUV。
而它在比亞迪產品線中可有著不少「Title」,就比如:
首款基于 e 平臺 3.0 Evo 技術打造車型;
首款海洋網系列中型純電 SUV;
首款啟用全新海獅 IP 的車型。
在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Title」里最重要的一定是 e 平臺 3.0 Evo。相比之前的技術平臺而言,e 平臺3.0 Evo 能夠帶給用戶最明顯的提升包括安全、動力性能、能耗續航、充電效率。
很明顯,這些體驗升級幾乎都是純電用戶的切實需求。
最早在新能源車型的動力系統中每個模塊都是獨立的,但隨著純電平臺的升級以及系統整合力的提高,「多合一」集成式系統也越來越多。
就比如,之前搭載在比亞迪海豹車型上的「8 合 1 電驅系統」。
而這次,基于 e 平臺 3.0 Evo 的比亞迪海獅 07 EV 搭載了「12 合 1 電驅系統」以及「16 合 1 熱管理系統」,這樣的集成度在當下的汽車行業中可以說是數一數二了。
也正因此,比亞迪海獅 07 EV 能夠擁有更高的能量轉化效率以及更低的熱管理損耗。
比亞迪海獅 07 EV 的電機最高轉速能夠達到 23000rmp,要比小米 SU7 搭載的最高轉速 21000rpm的超級電機 V6s 更高,更高的電機轉速上限也能夠帶來更高的極速能力。
不過,比亞迪海獅 07 EV 的電機峰值扭矩 380Nm 相比小米 SU7 的 500Nm 還是略輸一籌。
也正因此,相比小米 SU7 而言比亞迪海獅 07 EV 的加速性能、高速再加速能力以及滿載動力性能還是會有一定的差距。
除了動力續航之外,補能也是純電用戶最關心的體驗。相比越來越多需要依靠超充樁進行快速補能的方案而言,比亞迪海獅 07 EV 卻將重心放在了如何提升國標純電樁的補能效率上。
比亞迪 e 平臺 3.0 Evo 搭載了升流快充技術和末端快充技術。
也正因此,比亞迪海獅 07 EV 能夠將充電電壓與整車電壓進行解耦,能夠更充分地發揮公共直流充電樁的能力,可以讓 250A 的充電樁提高到 400A,實現了從 10%-80% 的補能時間僅需 25 分鐘。
同時,基于脈沖電流調控和自加熱升溫能力的末端快充技術,還能夠將充電至 80% 以上的補能時間大幅縮短。
那么在安全性能上,盡管比亞迪海獅 07 EV 推出了單電機后驅和雙電機四驅的兩種動力架構,但其實比亞迪 e 平臺 3.0 Evo 的設計主推的其實是單電機后驅的動力,而這也是絕大多數用戶會選擇的動力版本。
比亞迪 e 平臺 3.0 Evo 的前機艙緩沖空間比以往傳統布局增加了 100mm,提供了更多的吸能空間,能有效提升正面碰撞的安全性。
同時 e 平臺 3.0 Evo 架構也更強調電池車身一體化的安全性能。
再看看真實體驗
比亞迪海獅 07 EV 充分展現了 e 平臺 3.0 Evo 在布局靈活性和高度集成化方面的優勢,2930mm 的軸距能夠為前后排乘客提供充裕的空間體驗。
在前排座椅調整至我的駕駛坐姿后,后排依然能夠享受到充足的腿部空間,這對于多人出行的場景來說更為友好。
比亞迪海獅 07 EV 的座椅提供了一定的支撐性和包裹性,對于試駕的乘坐感受我覺得整體坐墊和靠背的厚度算是適中。
除此之外,比亞迪海獅 07EV 標配了主駕駛位 4 向電動腰部支撐調節功能、前排座椅通風/加熱功能。在中高配車型中配備了 CLA 電動腿托調節,可以自由調節坐墊的長度。
同時,也為副駕提供了座椅腰部支撐調節和后排座椅的通風/加熱功能。
作為純電車型,大家最關心的一定是開起來到底怎么樣。
這次我試駕的是比亞迪海獅 07 EV 的 610 長續航版,搭載了最大功率 230kW、最大扭矩 380Nm的后置單電機,零百加速 6.7s。
除此之外,610 長續航版還搭載了 80.64kWh 的磷酸鐵鋰電池組,在 CLTC 工況下能工提供 610km 的續航能力。
在我試駕的過程中,比亞迪海獅 07 EV 的平均能耗能夠做到 12.6kWh/100km。如果按照滿電推算的話,實際續航甚至能超越官標。
但如果按照我試駕的這輛試駕車累計行駛 4619km 的平均能耗 16kWh/100km 來推算,實際續航能力約為 500km,那實際續航達成率約為 83%。
雖然如今不少電動車的續航能力已經達到了 700km、800km,甚至是 1000km。但其實對于續航與能耗的問題,大家更應該注重的是用車需求以及能耗的穩定。
對我而言,比亞迪海獅 07 EV 超過 500km 的真實續航能力已經足夠滿足日常通勤和短途旅行的需求。
比亞迪海獅 07 EV 提供了 ECO、標準、運動和雪地四種動力模式,能夠滿足絕大多數用戶的駕駛場景。
整體的加速調校更偏向平順性和舒適性,最高 6.7s 的加速性能與搭載了 2.0T 發動機的中型 SUV 相仿。
無論是日常通勤還是偶爾的超車需求,都能輕松應對。
雖然比亞迪海獅 07 EV 的 610 長續航版并沒有搭載比亞迪的底盤黑科技「云輦-C」技術。
但是,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獨立懸架是不少偏向于運動的車型選擇的底盤配置,能夠有效提升車輛的橫向控制能力和穩定性。
并且,比亞迪海獅 07 EV 從入門車型開始就配備了 FSD 頻率可變阻尼減振器。無論是城市道路還是高速公路,車輛的操控穩定性和乘坐舒適性都得到了充分展現。
整體感受下來,比亞迪海獅 07 EV 的底盤調校在運動和舒適之間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在經過減速帶或坑洼路面時,能夠很快地吸收沖擊、減少顛簸感。同時,車輛側傾抑制效果很好,也具有出色的后輪循跡性能。
而且,得益于 CTB 電池車身一體化的設計,比亞迪海獅 07 EV 的抗扭剛度和整體穩定性表現不錯。
所以即使沒有云輦-C 技術,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獨立懸架和 CTB 技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底盤的駕乘質感。
最后
能夠滿足絕大多數用戶的續航能力、穩定的能耗控制、兼顧了運動和舒適的駕乘感受。
盡管沒有配備天神之眼的高快領航輔助以及云輦-C 底盤技術,但在不到 20萬元 的售價區間內,610 長續航版絕對是比亞迪海獅 07 EV 性價比最高的車型版本。
自從比亞迪海洋網誕生開始,海洋網的銷量從 6 萬輛、70 萬輛、138 萬輛,飛速爬升至 2023 年年底的 200 萬輛。
如今,比亞迪海獅 07 EV 車型的上市以及比亞迪 e 平臺 3.0 Evo 技術的上車,能夠看出來比亞迪海洋網想要打造的是用科技賦能更加務實的新能源車型。
并且,在如今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給到用戶更好的出行體驗。或者,換句話說:比亞迪正在打造能夠讓用戶們「閉眼買」的家用車型。
不要忘記關注「極客汽車」的微信視頻號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