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月要不暴雨,要不暴曬,害我大半個月沒好好拍東西了。這種天氣,在戶外呆三分鐘不難受的都是神仙了,朋友們千萬注意防暑降溫。
說起防暑降溫,對于野外工作者來說大壺涼茶真的是必須品。我比較懶,一般是去便利店買那種 1.5~2 升的超大瓶烏龍茶,差不多剛好夠一天喝。
浙江村里老護林員們花樣就多了,六月霜、夏枯草、苦丁茶(大葉冬青)都常喝,還有三種叫“老鷹茶”、“甜茶”、“春桑頭”的東西我至今也沒搞懂來源是什么植物。而福建廣東那邊的人似乎更加偏愛組合涼茶,一壺涼茶里少說也有十幾二十種植物,各地配方還都不同,非常神秘。
不過在這個季節,最受歡迎的涼茶大約是六月霜吧。光聽名字就涼爽,喝起來口感也非常清涼,是名副其實的解暑涼茶。
六月霜為菊科蒿屬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的別名,跟艾草是同屬親戚。奇蒿每年6-7月開花,花朵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外型似白色小珠綴連成串,仿佛六月落霜。花期時,植株能長到齊腰高;葉互生,葉緣有疏齒;初生時莖多為紫色,表面有白色短柔毛。
奇蒿在浙江的山林里相當常見,竹林附近似乎更多。在林子里行走,時不時就能伸手摘上幾片葉子。手指輕輕揉搓,一股清涼的香氣就被釋放,于鼻尖輕嗅,立刻就能起到提神解暑的作用。我個人感覺,奇蒿的味道與其說像同屬的艾草,倒是更像唇形科的藿香和夏枯草。放在口中直接嚼,口感微苦,但沒有藿香那么沖。
不過六月霜涼茶一般不用新鮮葉子泡。村里的傳統做法是,在端午前后采剛剛開花的六月霜全株,帶莖帶葉帶花,直接曬干后即可。因為人們常把曬干后的六月霜成捆存放,看起來有些像掃把,所以有的地方也管它叫“掃把葉”。
總之曬干后就可以喝了,沖泡的話前兩泡非常香、口感醇厚;再往后苦味就泡出來了,可能有許多人會無法接受。出野外么,都是大壺里一直泡著,吃苦是免不了的,但清熱解暑正需要,爬山累了一口下去,感覺不要太好~
↑摘太早了,不要學我
更講究點的人會把六月霜陳上一年再喝,據說苦味會減輕很多。我之前清明遇到它時就迫不及待采了一些,結果苦到無法接受。不過大體上還是推薦的,朋友們要是暑假進村避暑,有機會可以嘗試一下~
作者 :蔣某人
圖片:蔣某人
本作品采用 (CC BY-NC-ND 4.0) 許可協議進行許可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deed.zh
轉載請務必保留以上聲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