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藏家與海外華裔藏家聯手,費巨資從北歐藏家手中購回清代宮廷畫師丁觀鵬名作《太平春市圖》。一代名作終歸國內,此盛事在收藏界引起轟動。
《清史稿》記載:“丁觀鵬,工人物,效明丁云鵬,以宋人為法,不尚奇詭。畫仙佛神像最擅長,著錄獨多。”從中可見,丁觀鵬人物畫是學明代人物畫家丁云鵬,遠學宋人之法。有限資料顯示,丁觀鵬是雍正四年(1726年)他進入宮廷畫院。而在有年款的作品來看,目前發現最晚的一幅作品是《說法圖》軸,署款的時間是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八月。丁觀鵬在宮廷畫院中與唐岱、郎世寧、張宗蒼、金廷標等畫家齊名,是雍正、乾隆朝畫院的高手,傳世作品均價值連城。
《太平春市圖》作為他的經典作品,命名與內容均體現康乾盛世的社會場景和生活氣息。“太平”指天下太平,“春”是指新春或者年節所在的春天,至于“市”則是畫卷所展現的集市場景,卷首由乾隆帝題,卷尾諸多名家題跋,卷面皇家鈴石渠寶笈收藏印多枚,跋文有乾隆年宮廷書畫家薌林梁詩正、茶山錢維城、夢樓王文治題。以中國傳統繪畫形式中的長卷形式描繪當年民間年俗和游藝活動,而這些民間藝術,反映出了那個時代民間在太平盛世時過年節時候的喜悅、歡快、祥和的氣氛。丁觀鵬是清代宮廷畫家,其作品的創作自然包含著乾隆皇帝的喜樂心情和個人意愿,同時也是皇室貴族的精神審美具體體現。值得一提的是,作品的設色手法深受郎世寧影響,利用光影點染技巧表現西洋畫風與國畫線條的至臻融合,體現當時文化領域的開明與包容之分,更顯珍貴。
當前盛世,大國人文綜合國力的體現讓海外游子引以為傲,在不堪歲月里所流失的國寶永遠是海外赤子心頭之痛,能盡微薄之力讓國寶回家是藏家們報恩祖國的體現,是責任,是情懷,是榮耀,更是擔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