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忙碌而緊張的學期之后,假期是廣大學生放松和調整身心的好機會。有人在假期休息,也有人趁著空閑參加各種活動,還有學生借此機會加倍努力。那么,國外的學生們又會如何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呢?
各類公益實踐活動
歐美的通識教育鼓勵孩子們在假期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活動,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各類公益性實踐活動,包括做志愿者、社區服務、義工等。此外,有的學校會通過發布書單等方式督促學生在假期保持閱讀習慣,提升寫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以適應新學期的學習生活。大部分美國大學生們會選擇到企業中實習,不僅能夠賺到一份零花錢,還能積累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百態。
夏令營
豐富多彩的夏令營是孩子們在玩中成長的一個重要途徑。傳統夏令營包括劃船、游泳、登山、野營,藝術、手工、音樂和游戲等。專項夏令營是指專就某項運動或科目而舉辦的夏令營,比如足球、高爾夫球、騎馬、計算機、探險和海外旅游等。無論是哪一種都可以幫助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收獲獨特的生活體驗,培養獨立性、團隊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
組織閱讀活動
很多國家都致力于在假期培養和鞏固孩子的閱讀習慣。例如英國的學校會和社區圖書館聯合推出夏季閱讀計劃,鼓勵學生們去借書讀書,拓展孩子們的閱讀量。澳大利亞各州政府及圖書館也會舉辦“州長閱讀挑戰”、“夏日讀書俱樂部”等活動,孩子們可以通過完成讀書任務而獲得獎勵。
開展自由研究
所謂自由研究可以理解為一個獨特的暑假作業。這項開放的作業要求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興趣選定一個課題,課題可以選擇的范圍十分廣泛,設計科學實驗、社會調查、美術手工等,學生們需要在一至兩個月的暑假期間去深入了解自己的課題,進行系統的觀察、調查、實踐,然后整理調查結果,制作調查報告。新學期開始后,孩子們需要展示自己的作品,優秀作品會受到獎勵,這樣的鼓勵機制也鼓舞著學生越做越好、不斷成長。
遵循興趣 充實成長
國外學生的假期安排看似無拘無束,卻能在活動的細節中鍛煉綜合能力,幫助他們提升自我。其實無論是外出游學增長見識,還是通過打工累積經驗,或是設立目標挑戰自我,都是學生走出舒適區的過程。這些動手又動腦、兼顧社會責任與學習任務的假期生活,幫助孩子們利用暑假開拓視野、增長見識,成長為更好的自己,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
雖然很多家長認為暑假是“彎道超車”的好機會,早早把孩子的假期安排得滿滿當當,但放松悠閑的假期也不一定是浪費時間,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助益。例如澳大利亞學生們的假期以放松為主,一家人或自駕在附近郊游,或出國長途旅行,其樂融融。與家人的放松相處對于培養孩子的性格養成大有裨益。
成長并非單一路徑,而是有著無數的可能和答案,有時候看似無意義的探索反而蘊藏著特別的成長機遇。在周成剛老師的新書《100個答案:寫給中國家庭的國際教育行動指南》中,有很多不同的教育理念,相信能給無數中國家庭帶來全新的教育視角,助力大家從0到1探索全球視野下的多元成長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