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建設進入新發展階段。在日前召開的京津冀三省市區域交通一體化統籌協調小組第9次聯席會議上,北京市交通委協同發展處處長趙陽透露,今年將研究對進京綜合檢查站進行升級改造,提高通行效率。
“首都通勤圈要不斷提質增效,下一步重點就是對進京檢查站要有一個總體的通行效率提升的研究、改造和完善,綜合施策,提升通過檢查站的通行效率。”趙陽說。
部分進京檢查站高峰時段交通壓力突出/來自網絡
2023年3月消息,為滿足交管、環保、路政、動檢等部門入駐辦公和執法檢查條件,北京市在公路市界處建設綜合檢查站。北京市發展改革委批復了三處檢查站建設工程:清水公路綜合檢查站、南山村綜合檢查站、羅莊綜合檢查站建設工程項目建議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其中,羅莊綜合檢查站正是為已經實現聯通的跨界道路通清路(原覓西路)配套建設。
據了解,通清路(原覓西路)是連接北京和天津的一條主要道路。覓西路(京津公路~市界)起于京津公路,向南穿過覓子店和南屯村,避讓工業區后上跨排水渠,繞行至邊槐莊東側,上跨港溝河后終點與天津武清區高王路順接。
通清路的建設將有效促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發展,提高北京和天津之間路網的連續性,緩解現狀京津公路、孔興路等南北向道路的交通壓力。
據悉,目前與天津相連的通清路跨界部分已實現通車,配套建設的綜合檢查站也提上日程。近日,相關網站發布了“羅莊綜合檢查站工程”招標計劃公告。
公告顯示,項目位于通州區漷縣鎮羅莊村東南側,規劃通清路東側,按照二級綜合檢查站標準建設,總用地面積1.3公頃,建筑規模1998平方米(含安檢大棚計容面積180平方米)。
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綜合辦公樓、綜合執法用房、安檢大廳等,同步實施場區內道路硬化、綠化、照明、監控系統、室外管線等配套工程。
投資估算:2675 萬元
根據此前報道,相關檢查站項目建設將通過采取客貨分區、分流等方式,進一步加強綜合檢查站流線設計;同時推動電子通勤卡等科技手段,對通勤人員、跨界公交進行智能查控,實現通勤車輛快速通行。
除了重點研究進京檢查站,進入新發展階段,在制度層面,京津冀三地將持續破除壁壘,加快統一的法規標準體系建設,做到規劃“一張圖”、落地“一張網”。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部分院副總工程師陳莎認為,一直以來,城市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都是以城市的行政區劃為一個基本單元。隨著區域協同的推進,跨界的交通設施應該更加關注和空間、產業、公共服務的協同謀劃,把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與土地開發和非首都功能疏解等相關政策進行統籌考慮。
今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北京市交通委協同發展處處長趙陽介紹,下一步,要持續構建高效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推動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平谷線等等這些跨區域重大軌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施承平高速、東六環入地改造等等這些項目,完善區域路網結構。到十四五末,初步要構建京津冀城市群2小時的交通圈和北京都市圈的1小時通勤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