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正值暑假期間,《科學畫報》將與中國近現(xiàn)代新聞出版博物館、上海市楊浦區(qū)圖書館聯(lián)合推出“科技之美——《科學畫報》系列科普講座”。
第二場講座主題為深空探測——嫦娥探月和天問探火,在嫦娥六號VLBI分系統(tǒng)總指揮、上海天文臺研究員劉慶會的帶領下,踏上一場星際之旅,探索我國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的輝煌成就與未來展望,感受中國航天的魅力,激發(fā)對宇宙奧秘的好奇心。
嫦娥探月和天問探火
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樣品自月背起飛(國家航天局)
自古以來,浩瀚神秘的星空一直吸引著人們上下求索。2000多年前,我國詩人屈原就在長詩《天問》中對天地離分、陰陽變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現(xiàn)象提出了諸多問詢。2000多年后,我國的嫦娥六號自中華大地出發(fā),到達了屈原未曾見過的月球背面;以《天問》命名的火星探測器火星一號也成功登陸火星,在這顆紅色星球上首次留下了中國印跡。
火星車與著陸平臺的合影(國家航天局)
當天問一號探測器帶著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穿越數(shù)億公里的星際空間,成功著陸火星并釋放出“祝融號”火星車時,全世界都為之震撼。這是中國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也是人類對火星探索的重要貢獻。火星上的每一道車轍,都記錄著中國航天人的智慧與勇氣。
深空探測器的“引路者”——天馬望遠鏡
天馬望遠鏡
上海天文臺的天馬望遠鏡是亞洲最大口徑的全方位可轉動射電望遠鏡,它和我國其他4面射電望遠鏡一起,共同組成了中國甚長基線干涉(VLBI)射電望遠鏡網(wǎng)絡。正是有了它們實時監(jiān)測深空探測器的運動和位置變化,這些探測器再也不用擔心在太空中迷路。
活動內(nèi)容
時 間
2024年7月13日(星期六)
下午13:30-15:00
地 點
上海市楊浦區(qū)圖書館總館(長海路366號)
二樓報告廳
主 題
深空探測——嫦娥探月和天問探火
主講嘉賓
劉慶會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65米射電望遠鏡(天馬望遠鏡)總工程師,我國火星探測天問一號VLBI分系統(tǒng)總設計師,嫦娥系列衛(wèi)星VLBI測定軌總體技術主任設計師,嫦娥六號VLBI分系統(tǒng)總指揮。
活動流程
13:30-13:45簽到入場
13:45-14:00活動介紹、《科學畫報》介紹
14:00-15:00科普講座
15:00-15:10現(xiàn)場問答互動環(huán)節(jié)
15:10-15:15現(xiàn)場抽獎
1.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報名參與現(xiàn)場活動。請認真閱讀注意事項并按時參加。
2.點擊下方“預約”,觀看線上直播。
1.入館須憑本人上海市中心圖書館“一卡通”讀者證,或本人二代身份證、電子學生證等有效證件。
2.報名后請準時出席,于當天13:15-13:45驗票入場。如需取消報名,請點擊報名頁面右上角主頁圖標,前往“個人中心”取消。
掃二維碼關注
更多精彩科普講座敬請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