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品
中國人 的美好人生課
清華積極心理學 十六講
前言
積極心理學正在我國迅速發展。它研究幸福、美德、助人、意義等人類正面心理,與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需求相契合。清華大學是中國積極心理學學科建設的領先力量,成立了國內第一個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成功舉辦了六屆中國國際積極心理學大會,推動積極教育、積極企業等應用項目,在國內外造成廣泛影響。
不過,在很長時間里,在國內影響力最大的“積極心理學”課程,都是泰勒·本-沙哈爾的《哈佛幸福課》。很多人都是經由這門課了解到積極心理學。它對于積極心理學在中國的推廣,貢獻極大。然而,由于這門課本來是在哈佛大學開設的“積極心理學”課程,因此它是用英文授課、默認是西方文化背景、對象是哈佛大學生。這就造成了它在國內傳播時,跟中國觀眾之間還是有一定的隔膜。
到了2018年,國內學者的積極心理學著作也逐漸增多,但是系統化的視頻課程還沒有。在網絡時代,視頻的傳播力越來越大,為了更有效、更大規模地推廣積極心理學,我們就在學堂在線開設了全國第一門《積極心理學》MOOC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用更加生動的方式,用比較通俗的語言,把積極心理學跟中國文化做了更多結合,用中國人更熟悉的例子,把跟中國人生活最相關的部分,講解出來。
梁啟超先生用周易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為清華大學制定了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的校訓。我們也把整個積極心理學的內容分為“厚德載物”和“自強不息”兩個部分。其中“厚德載物”講人類的美德和幸福,包括美好人生、幸福、品格優勢與美德、習得性樂觀、積極情緒、助人心理與行為、人際關系和溝通、親密關系等8個話題,重在讓我們體驗到人生的陽光面、并幫助別人也收獲更多積極心理。這也是大部分積極心理學書籍最關注的話題。
“自強不息”則發揮中國文化強調修身的傳統,包括福流、積極動機、自我、價值觀與人生意義、堅毅與自律、創造與美、積極身心、積極心理學應用等8個話題,重在幫助我們把事情做成、做好、做得有意義。很多人都把“積極心理學”誤解成“幸福心理學”,這可能是由于西方文化過多地強調了幸福,但對于中國人來說,我們在衡量一個人的積極心理時,更看重ta對社會做的貢獻(“厚德載物”),以及哪怕貢獻不大,但是否盡心盡責了(“自強不息”)。
在這個課程中,我們將中國文化和積極心理學更加有機地結合起來。首先,我們會用中國人熟悉的例子,比如蘇東坡、玄奘法師,來講解積極心理。這也包括了我們兩位作者自己生活中的例子,其中第一章、第九章的前半部分的“我”指彭凱平,其余部分的“我”指趙昱鯤。其次,我們會用中國經典思想來印證現代積極心理學的結論,比如“自我決定理論”把動機從按照自主程度,分為受控動機、整合動機、內在動機,就正印證了孔子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最重要的是,我們根據中國人的思想特點,調整了課程的內容側重。比如西方科學家講積極心理學,強調“別人很重要”。我們一方面也花了大量篇幅講積極人際關系,但是我們也意識到,西方積極心理學家強調人際關系的重要性,是因為他們的人際連接較為淡漠,而中國人的人際連接其實已經很強,因此我們在課程中更加強調“你很重要”,大幅講解自主的重要性。
這門課上線之后,獲得了很大歡迎。2019年獲得清華大學“優秀慕課獎”,也被國內多家高校采納為本科生課程。2023年4月,這門課榮獲中國教育部頒發的“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榮譽。為此,我們決定把這門課的內容整理成一本書,以更好地服務讀者、推廣積極心理學。
當前,中國人民的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有升高的趨勢,社會上迷漫著較多的負面情緒。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對于提升中國人的蓬勃心理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也歡迎大家把這本書作為教材在自己的課堂中使用、或者作為參考材料,把積極心理學更好地應用到自己的領域中去。其中由于我們水平有限,書中有錯漏之處,也請大家不吝指出。
趙昱鯤 彭凱平
2024年2月
《清華積極心理學十六講》已正式上架
復制下方天貓鏈接即可購買: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807169918768&skuId=5657688859354
責任編輯 | 吳衛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