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不少人都希望能擁有齊白石的作品!
但是在目前藝術品市場水漲船高的大環境下,談何容易啊。更何況今年還是齊白石誕辰160周年,自然又多了一番炒作的空間。我們更多只能通過展覽來近距離接觸到齊白石的作品了。
比如之前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在與北京畫院聯合主辦的“情有夢通——齊白石筆下的四季生機”展覽。以四季為主題,融合七處數字展項,在“實物畫作+數字體驗”中,呈現更完整的齊白石創作。
展覽以六大部分為支撐,通過春夏秋冬四季花鳥及水族、草蟲的作品展示,以齊白石筆下的四季生機為主題,從水墨營造意在似與不似之間的生命世界切入,講述其“妙在似與不似間”的藝術理論。
在展覽之后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了這本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同名展覽圖錄——《情有夢通:齊白石筆下的四季生機》。
“情有夢通”四字應該是出自齊白石的一句詩:廿年不到蓮花洞,草木佘情有夢通。封面的綠富有生機,書中不但收錄了展覽全部作品的高清大圖,并以局部大圖展示了精彩細節,還加入了數字展二維碼,讓讀者可以掃碼重溫光影展的視覺特效。
同樣按照展覽以齊白石筆下的四季為線索編纂,分春、夏、秋、冬四個主要單元,收錄相關繪畫作品,另單列齊白石草蟲作品為一單元。
書中還收入了四篇專論及齊白石年表和關系圖譜,從不同角度解讀齊白石的人生經歷、藝術風格,并闡釋本次展覽的策展理念。
裸脊線裝,可以完整攤開閱讀,裝幀上可以說是下足功夫。
全書采用150g高顯色度涂層藝術紙印刷,保留豐富筆墨細節,相比展覽中只能遠距離觀看,書上雖然畫幅小了,可是能看到更多的細節。
這個有賴編者在全圖和局部放大上可以說拿捏到位,左右對照各有千秋。
齊白石除了我們常見的墨色創作之外,其實同樣有很多帶顏色的作品。
比如這幅《谷穗螳螂》就是一幅很有趣的作品,齊白石老人也非常注重細節,谷穗選取的不是我們日常更多的飽滿綠色或者金黃的谷穗,而是已經枯萎發霉的,在黃色和墨色之間增加了畫面的滄桑感,多了一份秋天的蕭殺之氣。
除了我們常見的寫意畫,齊白石也有不少工筆寫實的作品,只是我們關注度不高。
書中很好地收錄了這部分的畫,讓我們能夠更加全面了解齊白石的創作,由此更可見齊白石在藝術上的造詣與觀察的細致入微。
對于沒有機會親身參觀的讀者,書中全面呈現博物館展廳中的新媒體展項,并附數字影片的觀影鏈接,方便讀者對展覽有更沉浸的體驗。
除了可以更好了解展覽和展品,新穎的辦展方式不論是策展人還是對裝置藝術,裝飾藝術甚至個人裝修都能有所裨益。
所以,對這次展覽意猶未盡,或者錯過這次展覽,都可以把這本《情有夢通:齊白石筆下的四季生機》帶回家,更細致地欣賞齊白石的作品。
最后還是那句話,跟大象一起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