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可控大模型底座+個性化+剛需場景,這家大模型公司率先趟出一條個性化發展路徑。
作者 |辰紋
來源 |洞見新研社
上海的溫度很高,接近40度,比上海溫度更高的是AI的熱度。
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簡稱“WAIC 2024”)在上海世博中心開幕,超500家企業參展,匯聚1500多件展品,大模型依然是整個展會的主角。
去年的WAIC,行業關注的焦點是“能不能做”,到了今年,風向轉變為“能不能用”。
其中訊飛星火、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義千問、騰訊元寶、華為盤古等頭部廠商同臺競技,百川智能、Minimax、智譜AI、階躍星辰等創業公司也帶來了大模型相關產品及最新應用。
場面很熱鬧,大模型應用也呈現出遍地開花的局面,但深入內里可以發現,各家的落地大多還處于嘗鮮、試點階段,不光同質化現象嚴重,也缺乏相對明晰的商業路徑。
從“能用”到真正的好用、實用,直至進階為愛用,其中還是存在著一條需要跨越的鴻溝,而這條鴻溝也就是行業一直在探索中的大模型應用落地的支點。
01 如何破局大模型應用落地
去年WAIC上的百模大戰還記憶猶新,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副院長梁正在談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時表示,“AI大模型正成為產業新型基礎設施,并為千行百業提供智能服務,且以“基礎大模型+行業數據微調”的范式推動AI研發生產從傳統小規模作坊式走向工業規模化量產。”
順應著行業趨勢,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對中國大模型應用的落地信心滿滿,“我們既要理性看到中美科技的差距,也要有信心在應用上做到最好,今天我們已經可以完全對標GPT-4 ,在實際商用中,從千億到百億再到十億級參數等各種尺寸的模型,在專用領域我們可以做到全世界最好。”
從WAIC現場反應出的問題是,大模型如何實現大規模的應用落地?
關于這個問題,行業出現了兩個方向的解法。
其一是從通用大模型走向垂直大模型,用更專業的大模型和應用去解決細分賽道、特定場景的問題。在醫療、金融、教育、汽車、工業等領域,華為、訊飛、螞蟻、網易、攜程等均推出了行業大模型。
其二是,將大模型與Agent結合,以個人AI助手或者智能體的形式來為用戶提供一系列的智能服務,軟件開發方面的Agent尤為活躍。
比如,字節跳動上線了一站式 AI 開發平臺“Coze 扣子”,可支持 30 秒無代碼生成 AI Bot,集成了超過 60 種不同的插件,覆蓋新聞閱讀、旅行規劃、生產力工具等多個領域;百度升級了產業級AI原生應用開發平臺“千帆AppBuilder”,大幅降低AI原生應用開發門檻,提升開發效率。 科大訊飛推出星火企業智能體平臺,通過核心能力提供,讓企業快速搭建可落地的智能體。
除此外,與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高度關聯的人形機器人也在本次大會中爆發,成為亮點之一。
展示出的機器人都很炫酷,但這些機器人能不能干活,干的活能否真的替換掉人類,這些問題還是需要打上問號,由此也反應出具身智能與大模型一樣,技術層進步的同時,如何將場景和價值關聯起來完成落地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
整體來說,今年的WAIC現場依然火爆,大模型正在以新的姿態來迎接即將到來的屬于自己的時代。
但欣欣向榮的背后,產品的差異化和創新點比較雷同,主要以軟件的形式落地,通用助手、閑聊助手、文生圖、AI搜索等偏娛樂化的非剛需應用偏多。
在應用落地成為行業共識的語境下,如何落地,無論是行業大模型,還是個人Agent,都需要由虛向實,用應用體驗的個性化來對抗行業競爭的同質化,這樣才能體現出應用的價值,在行業生態中形成價值循環。
02 窺視訊飛星火的落地樣本
我們注意到,WAIC眾多參展商中,科大訊飛在大模型應用落地方面表現出和其他廠商不一樣的思路。
其展臺醒目的“懂你的AI助手”正是訊飛星火展示的核心。前不久(6月27日)訊飛星火大模型剛剛完成了V4.0版本的升級,除了技術上的進步整體超過GPT-4 Turbo,最大的看點便是通過個性化讓大模型更好用、實用。
現場科大訊飛展示了在生活助手、工作助手、教學助手、企業助手以及C端產品中如何打造“懂你的AI助手”。
比如在生活領域,科大訊飛推出了AI健康助手訊飛曉醫APP,它沒有商業廣告也不會混淆信息,隨著用戶將電子病歷、檢查報告、體檢報告等個人資料上傳,它能構建個人數字健康空間,在看病前可以進一步剖析病癥原因,用藥時給出藥物禁忌的個性判斷,在檢查后聯合對比給出數據變化,并通過角色切換了解其他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
教學助手中,本次展出的訊飛星火智慧黑板榮獲2024 WAIC最高獎項——卓越人工智能引領獎。據悉這是本屆Sail獎教育領域唯一獲獎項目。它搭載訊飛星火大模型,能深度賦能課堂教學提質增效,讓黑板從板書工具變為教師AI助手。
面向企業場景,科大訊飛重點亮相了星火企業智能體平臺,來解決企業大模型應用的“最后一公里”問題。該平臺圍繞搭建智能體的三大關鍵能力,覆蓋400+AI原子能力,集成90+外部信源,打通100+內部IT系統,讓企業可以結合業務場景用更少的算力、更高的效率,快速搭建可落地的智能應用。
比如,星火商機助手可以實現商機線索應知盡知、客戶拜訪提質增效、銷售管理智能研判,助力一線銷售和商機管理效能提升;星火評標助手通過標前尋源、智能評標、定標審核等功能,大幅提升企業評標效率同時降低采購成本。
除此之外,科大訊飛在大會上還展示了包括訊飛AI學習機、訊飛智能錄音筆、訊飛翻譯機、訊飛智能辦公本等在內的C端硬件產品,通過大模型的應用,這些硬件產品在功能和體驗上相比傳統產品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不難看出,科大訊飛的大模型應用,從剛需出發,B端C端兩手抓,通過個性化來真正實現價值落地,是目前國內大模型應用中把剛需應用打的最透的一家。
在這其中,訊飛星火的落地顯示出以下幾個非常鮮明的特點。
其一,完成了從通用AI助手到“懂你的AI助手”的全面進化,讓大模型變得更好用、更實用。
其二,科大訊飛用“云邊端”整體解決方案,讓大模型變成了一根“如意金箍棒”,提供全尺寸大模型,來滿足各個復雜多元場景對大模型的需求。
其三,“云邊端”一體化的同時還帶來了軟硬件一體化的結合,這項能力不光體現在那些琳瑯滿目的C端硬件產品上,在智能家電、智能汽車、運營商、機器人等行業場景中也實現了全面賦能。
像科大訊飛與奇瑞聯合打造的星紀元ET智慧座艙,就通過星火大模型作為智慧中臺,打通了心率傳感器等內外部設備,可以對司機進行心率監測提醒,確保長途行車安全。還有業界首發的星火智能批閱機,看似打印機的外表,卻擁有自動批改試卷的“魔力”,讓老師減負增效。
03 率先趟出一條大模型個性化發展路徑
從WAIC所表現出的趨勢來看,大模型應用落地并不難,難的是在多個場景都能實現有價值的落地。
訊飛星火能夠在一眾玩家中走出不同的路徑,首先在于技術與算力兩個底座的強有力支撐,即應用的表現是建立在基礎模型能力的基礎上。
作為人工智能國家隊,科大訊飛去年5月發布訊飛星火大模型時就堅持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當訊飛星火升級至V3.0版本時,就已實現了對ChatGPT的整體超越,醫療領域更是超越GPT-4。
WAIC前夕升級的訊飛星火V4.0則拿下了8個國際權威測試集測評第一,整體超越GPT-4 Turbo。今年高考期間,多家媒體和專業人士用高考中英文作文題和數學題對大模型能力進行測評,訊飛星火“遙遙領先”,實力捍衛著“國產最強大模型”站位。
我們在前端看到的是大模型的能力呈現,為了輸出結果,大模型在后端需要經過復雜的訓練和計算,算力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大模型數據訓練的時長或者創新的快慢,根本上取決于算力的大小以及穩定、持續地供應,在中美科技博弈的背景下,算力供給的自主可控尤為關鍵,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國產大模型能走多遠。
訊飛星火恰恰是中國第一個基于國產算力訓練出來的全民開放的大模型,因而在國產算力底座下,能為行業帶來更高的話語權與安全性。
回歸到大模型應用落地的實質,訊飛星火的第二條差異路徑是,不是為了落地而落地,其每一項應用落地之前,都在思考和回答——我到底能解決什么問題,我能否提供不一樣的服務和體驗。
翻譯過來就是,大模型應用在剛需場景中的個性化落地,既要實用,又要好用。
在公開場合,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曾不止一次對外闡述“應用場景的重要價值”,在大模型領域,“誰能在具備社會剛需的應用場景落地,誰就能最先形成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環”。
我們先來看C端,科大訊飛認為要讓大模型更好用,最重要的是AI助手要能夠基于用戶畫像進行個性化表達,這也是科大訊飛還在行業中首次系統性的提出發展大模型的個性化。
因而在訊飛星火V4.0升級時,在訊飛星火APP及桌面版中發布了“個人空間”功能,用戶上傳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健康等各類資料,形成個人的專屬知識庫,大模型就可以根據人設生成屬于個人的個性化內容。
為了打通軟硬件生態的阻隔,訊飛星火又推出了“星火全家桶”,將諸如訊飛智能辦公、智能錄音筆等硬件數據可以一鍵同步到星火個人空間中,通過數據互通,操作聯動,就可以使用星火的能力進行高效辦公。
體現在數據上,自去年9月全面開放以來,訊飛星火APP在安卓公開市場累計下載量達1.31億次,在國內工具類通用大模型App中排名第一。
B端場景中,國內過去的ToB業務通常是“人去適應機器”,但隨著大模型到來,科大訊飛更多思考“讓模型更好適用人與行業”,通過云邊端的整體解決方案,以及企業智能體平臺,讓大模型真正做到實用、好用,越來越多的行業頭部企業選擇和大模型中標數就是最好的說明。
在大模型應用場景豐富的央國企中,訊飛星火憑借著自己的基礎能力和國產算力底座,成為國家能源集團、中國石油、中國移動、中國人保、太平洋保險、交通銀行等多領域頭部企業的選擇。
此外經過客戶的層層比選,訊飛星火已經成為汽車、家電和機器人領域大模型應用的首選品牌。
在汽車領域,奇瑞、蔚來、廣汽、一汽等國產品牌都在和訊飛合作,國際汽車品牌大眾在評估后也迅速落地應用,于3月13日發布首款搭載星火大模型的車型“ID.UNYX” 。
在家電領域,海爾的家電大模型招標后選擇了科大訊飛。公司還在和美的集團、海信集團、TCL集團等家電企業開展全方面合作。
科大訊飛與優必選、傅利葉智能、宇樹科技、樸津智能等品牌開展合作,賦能近400家機器人企業。
這些落地也反應在大模型項目中標中,有媒體統計了6月的大模型中標項目顯示,在統計到的75個大模型中標項目中,科大訊飛中標8個項目,中標數及中標額均為第一。
就像劉慶峰說的那樣:“這些都是客戶慎重選擇、各家PK的結果,代表著訊飛星火真正的硬實力。”
04 結語
從技術中來,到產品中去。
這是科大訊飛自創建以來所堅持的理念,此次WAIC中,科大訊飛向行業展示了其對大模型應用落地的理解和差異化路徑,通過“自主可控大模型底座+個性化+剛需場景”的落地能力,率先在大模型時代變革拐點中的形成差異化的路徑和競爭優勢, 商業落地潛力或將加速釋放。
*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