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貴陽執業,深感律師專業化在我們前輩那一代并不普遍。
他們從入行到退休,幾乎一輩子都在處理各種各樣的案件,行業內稱之為“萬金油”律師,就像醫藥行業的小診所醫生,各種小病都能治。
萬金油律師的好處在于能夠維持生計,什么案件都能接,什么錢都能掙。
在法治意識低下和缺乏競爭的年代,萬金油律師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過去,律師的專業化可能僅存在于北上廣深等發達地區,或個別律師身上。
近些年,律師的專業化開始蔓延到我們這個地方,很多人都提出了要走專業化的道路。
專業化的好處在于形成專業壁壘后,可以保障服務質量,提高客戶滿意度。
我之所以選擇刑事專業化,可能也是受到了這股風潮的影響。
在經歷了四五年的萬金油式發展后,我也選擇了專業化的道路。
許多人選擇了不同的專業化領域,如行政訴訟律師、刑事辯護律師、海事律師、知識產權律師等。知識產權律師又細分為版權律師、商標律師、專利律師、數據律師、商業秘密律師等。
在案源充足的情況下,專業化無疑是一個律師最理想的狀態。然而,近幾年,尤其是在疫情過后,律師業逐漸放棄了專業化,而更注重生存。
例如,前些年行政案件的客戶絡繹不絕,現在民告官的數量大為減少,能勝訴的更是鳳毛麟角,于是,很多行政訴訟律師也開始轉向刑事辯護。
這說明,律師的專業化程度是由市場決定的,是市場經濟的產物。一旦市場需求減少,專業化就難以維持。
在經濟困難的時代,請律師代理是一種高消費,也在降級消費。
就如看病,沒錢看病,就拖著,甚至干脆不看。現在請律師的市場,大都是剛需,即最基本的生活服務,如離婚、遺囑、民間借貸、刑事辯護。
其他的商業化糾紛,如知識產權、商業秘密,請律師的只會越來越少。
經濟是社會的根本。經濟好,各行各業都有錢賺,就會出現專業化的細分市場;經濟不佳,都是求生存,就顧不了高消費了。
律師適應市場,也只能提供最基礎的各種萬金油服務了。此時的法治,某種意義上也是奢求了。
能當萬金油律師,接到各種案件的律師,還算好的。更糟的是,案源太少,只能去兼職。有人直播才藝,有人擺餐飲,還有人開咖啡店。
近年來,法考人數的增加和法律咨詢公司的興起對律師的案源產生了顯著影響。
法考人數的增加導致律師行業競爭加劇。2023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客觀題考試報名人數接近86萬人,創歷史新高。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法考進入律師行業,市場上律師的供給迅速增加。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共有執業律師65.16萬人,相較于上一年度新增7.68萬人,增幅超過13%。
這種快速增長帶來了結構性“飽和”,尤其是在經濟發達地區,律師的執業壓力不斷增大,案源減少,市場競爭激烈。
同時,法律咨詢公司的興起對傳統律師事務所的案源產生了沖擊。法律咨詢服務公司數量快速增長,截至2023年7月,全國共有狀態為“存續、在業”的法律咨詢服務企業多達42.9萬家,其中近三年成立了28.8萬家。
這些公司不受司法行政部門監管,存在不具備基本專業能力、服務質量低下以及虛假宣傳、違規經營等問題。
法律咨詢公司的無序競爭也對律師行業造成了負面影響。部分法律咨詢公司通過虛假承諾、任意收費等手段進行無序競爭,甚至超出規定范圍招攬法律業務,嚴重損害了律師行業的健康發展。這種情況不僅影響了律師的案源,還降低了公眾對法律服務的信任度。
法考人數的增加和法律咨詢公司的興起對律師的案源產生了雙重壓力。
律師從精英化到大眾化,再到邊緣化,實際也是法律的曲折進程。
堅守法治的律師、有很高職業道德操守的律師,面對各種競爭,并無優勢,甚至處于劣勢。
理想化不能當飯吃,職業道德好但客戶可能更喜歡拍胸脯稱有關系的律師,因為形勢比人強。
律師界里一直有一批理想主義者,以前主要得媒體之助,能辦大案、出大名。現在媒體自身也熄火了,律師更難出頭了。漸漸地,律師成為很普通的一員。
尤其當社會只分為有編制、無編制兩類人時,律師謀生比普通職業更不易。
- 合作咨詢加 -
電話1559918993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