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世界過敏性疾病日
對抗過敏,免疫平衡是關鍵
過敏,大家都不陌生,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經歷過過敏,但可別小瞧了過敏,嚴重過敏甚至導致休克!
隨著工業化發展導致環境污染、氣候變化及生活飲食方式的改變,近年來過敏性疾病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劇增,約有2.5億人會食物過敏,3億人患有哮喘,4億人患有鼻炎等,患病率約為10%~40%,在兒童中甚至接近50%,全球近一半的兒童都是“過敏體質”。
世界過敏組織(WAO)早于2013年就指出,過敏性疾病已成為新世紀“全球性公共健康問題”,已成為第六大慢性病。
什么是過敏性疾病?
過敏,又稱變態反應,是因為患者本身的敏感性高,接觸到過敏原后,很容易刺激免疫系統活動,在血液中產生針對性的過敏抗體——免疫球蛋白E(IgE)。
這一反應會進而激活體內其他活性物質,引起血管擴張、平滑肌收縮、產生黏液等對抗“外來物質”的生理反應,可能會紊亂其他組織器官的功能并引起損傷。所以過敏其實算是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所導致的。
過敏體質通常與基因遺傳有關,約占整個過敏群體的30%。但過敏體質的人不一定都會出現過敏性疾病,而不是過敏體質,在接觸特殊過敏原后也可能出現過敏癥狀。
過敏性疾病包括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濕疹、食物過敏、藥物過敏、過敏性休克等,其中由花粉、塵螨、真菌等致敏因素引起的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哮喘更為常見。
過敏性鼻炎和哮喘分別影響了全球約10%~40%和1%~18%的人口。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2005年到2011年,成人過敏性鼻炎患病率從11.1%上升至17.6%,北京、杭州等地區的患病率甚至翻倍。2019年,我國成人哮喘患者高達4570萬,其中過敏是重要的危險因素。
我國0~14歲城市兒童哮喘患病率在近幾十年間也幾乎翻倍增長。0-18歲嬰幼兒、兒童和青少年也更容易出現特應性皮炎和食物過敏。兒童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善,出現過敏癥狀可能會嚴重化,比成人更值得關注。
減少過敏 免疫平衡是關鍵
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正在不知不覺地削弱我們的免疫系統。
比如生活環境過于潔凈,免疫系統在孩子出生階段就缺乏產生促炎反應的動力,影響免疫力,一旦接觸到致病因子就會因為缺乏抵抗而爆發。
比如隨著社會發展,我們接觸到越來越多非天然的化學合成物質,會影響人體代謝和免疫系統,對過敏反應的抑制能力下降。
比如飲食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加工食品、重油外賣和高糖甜食的攝入會促發身體炎癥、破壞腸道菌群平衡,影響免疫。
比如生活節奏加快,現代人精神壓力更大,緊張焦慮等情緒問題和睡眠不足都會影響免疫力。
過敏與患者的免疫狀態有關,機體的免疫平衡出現問題,就更容易發生過敏,過敏發作也會打破體內免疫細胞平衡,導致免疫力下降。過敏和免疫力下降兩者間會形成惡性循環,所以維持免疫系統健康平衡是減少過敏的關鍵。
預防過敏性疾病
01|減少暴露于過敏原
避免誘發因子是防治過敏的基礎,常見的過敏原有:
食入性過敏原:牛奶、雞蛋、花生、堅果、麩質、魚、蝦、蟹、食品防腐劑、添加劑...
吸入性過敏原:柳絮、花粉、動物毛發、塵螨...
接觸性過敏原:紫外線、冷空氣、熱空氣、織物纖維、化妝品護膚品某特殊成分...
注意飲食、戴口罩、全身防護、避開生活中的過敏原等都能有效地減少過敏發作。
02|重塑免疫系統平衡
對于過敏體質的人群來說,重塑免疫系統平衡和預防呼吸道感染是主動預防過敏的重要措施,免疫系統功能正常才能對“入侵者”做出正確反應。
規律作息、避免熬夜;
適量運動;
舒緩心情、放松壓力;
改變飲食習慣,多吃天然食物和優質蛋白;
適當接觸野外自然界的微生物...
預防過敏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腸道菌群平衡。腸道是人體免疫前線,我們70%的免疫力都是來自于腸道,提高菌群多樣性、維持腸道菌群平衡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選擇多樣的天然食物,推薦每周30種以上;
提高膳食纖維攝入,比如新鮮果蔬、粗糧、堅果種子等;
多吃富含益生菌的天然發酵食物,比如酸奶、泡菜、納豆、開菲爾、康普茶等。
增強體質,不再怕過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