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有福利
01
胡同深處的咖啡香
一周只開三天的預約店
朋友為醍醐味手繪的招牌,實際是兩塊裝修剩下的木板
第一次探訪醍醐味是2023年冬天,經過熱鬧商業的東四十二條路口,辛寺胡同深處的安靜與前者形成反差,按圖索驥找到有些隱蔽的民宿,穿過后院,爬上樓梯,終于看到寫著醍醐味招牌的木板。這時,才確信自己沒有找錯地方,這里真的藏著一間咖啡館。
推門而入的瞬間就有種被治愈的感覺,醍醐味的主理人孔晶,正微笑著站在吧臺內,她的先生大旸旸則會招待引位,協助客人落座。
醍醐味主理人孔晶,同時也是烘焙師和咖啡師
醍醐味的空間不大,室內最多也就能容納7-8位客人。空間的一側是墻,掛著畫作和跟咖啡有關的裝飾,不多,恰到好處,而另一側則是整面的落地窗,胡同的景色盡收眼底。
菜單是用秀氣的毛筆字寫在一小片宣紙上的,咖啡只有法蘭絨手沖,三種選擇:淡味、中味、濃味、醍醐味。對應著烘焙度的加深,沖煮方式的濃度也不同。
醍醐味的手寫菜單:淡味、中味、濃味、醍醐味,均價都是35元/杯
安靜的音樂流淌環繞在身邊,孔晶沖咖啡的模樣也是氣定神閑,她會把咖啡豆先盛到木質的托盤里,再研磨之前,再次挑選一下瑕疵豆,讓萃取更加美味,每一個動作都專注利落。
而本次的對談,則是在初夏,正逢醍醐味開業一年的時節。小店剛剛結束了一天的營業,陽光緩慢傾斜,在所及之處留下色彩的變化,由暖到冷,從淡黃轉變為青色。
孔晶說,在日本的深烘焙咖啡店都會有“小杯咖啡”,也就是店里萃取最濃的咖啡。
孔晶和大旸旸一直都很喜歡咖啡,原本也從事著其他的行業,也因為好奇嘗試開過一家咖啡店。
02
民宿的過道走廊
變成水到渠成的「醍醐味」
初夏黃昏時刻的醍醐味
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咖啡店空間,實際上原本是一個民宿房間的過道走廊,走廊盡頭是一個池坊花道的花藝教室。
孔晶原本就在這里跟隨老師上課,也會帶著自己烘焙的咖啡豆沖給朋友喝。疫情前,在朋友的鼓勵下,她和愛人將這個小小的過道進行了改造,于是就有這間每周只存在三天的法蘭絨咖啡店。
接觸咖啡是在2012年,當時在上海工作的孔晶,很偶然地參加了質館咖啡的手沖活動,就對這種咖啡制作方式產生了興趣。回到北京之后,在2015年-2017年就開了一家叫little bird的小咖啡店,在望京的一棟寫字樓里,固定服務周邊的人群。抱著“玩”的心態,就這樣進入了咖啡行業里。當時國內咖啡圈,剛開始流行北歐的淺烘焙,但是孔晶卻發現自己很難在淺烘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味道,后來在日本旅行時,喝到了日式深烘焙咖啡,有一種終于找到自己所愛的感覺。
“有深度且厚重的咖啡讓我覺得非常舒適,接著也開始在國內尋找做深烘焙的咖啡店,慢慢開始自己學習深烘焙。”孔晶說道。
用勺子去掉咖啡表面的氣泡
有一次在奈良旅行,她很偶然地走進了一家“家庭式”咖啡店,那種親切簡單的氛圍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她想要營造出來的氛圍,這一點我們在現在的醍醐味也能夠感受到。
03
深烘焙沒有“金科玉律”
實踐是唯一途徑
在國內做日式深烘焙是一件不易的事情。
一是只能靠自學。日本的咖啡流派很多,但是孔晶并沒有師父,也沒有特別去上課。孔晶說國內的烘焙課程以歐美流行的淺烘焙,她想要追求的,反而是淺烘焙所摒棄的東西。日本的深烘焙技藝流派繁多,每一家都有自己的變化和追求的方向,沒有所謂的金科玉律,想找到自己想要的味道,只能不斷去嘗試。
這也是醍醐味一周只開三天的原因,孔晶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集中在深烘焙技術的鉆研上。
二是咖啡豆難尋。適合深烘焙的咖啡豆遠沒有我們想象的多,市面上大多的生豆商給到的樣品都趨向于精品咖啡的風味表達,但這些咖啡豆在達到二爆之后,是否仍然保留著令人愉悅的味道?
為此,她需要購買大量的樣品,一鍋一鍋的去烘焙,集中的測試,對于孔晶來說只有將烘焙的量提升上去,才能拿到滿意的豆子用在店的出品。所以每周三天開店,至少兩天的烘焙測試,是她目前能夠達到的精力分配了。
深烘焙的咖啡豆會有迷人油亮的光澤
“烘焙和沖煮是一個完成的體系,目標是最終一杯什么樣的咖啡,那么我所能把控的源頭就是烘焙。”孔晶說道。
04
所謂“醍醐味”
就是追求“苦”的千變萬化
在精品咖啡的體系里,苦是需要被回避的,但是孔晶是喜歡苦的。
在她看來苦有一種迷人的質感,她也想去表達出苦的不同質感。比如說“有品格”的苦,“華麗”的苦。有些埃塞咖啡在深烘焙的狀態下就能表現出一種華麗的苦味;還有一些苦味的感受是“清爽的”。比如在“醍醐味”里,孔晶想要表達的一種帶有上揚力量的苦,25g粉沖出50ml的小杯,濃烈的泥土芳香直沖天靈感,回甘綿密,欲罷不能。
苦在咖啡里是有層次的,有的苦很細膩,有的苦則是始終伴隨著甜。通常情況下,咖啡烘焙傾向于把“苦味”隱藏起來,就像是通奏低音,不要凸顯,但是她希望苦味可以有很多變化,甚至先于其他風味,最先展現出來。
除了豆子本身的特性之外,孔晶會在二爆之后的發展上去控制火力和時間,把控苦味的質感和分量。每一次的烘焙,都會因為細微的變化而帶來風味表現的不同,這也是孔晶最著迷的部分。烘焙樣品會在5天和10天后做測試,使用法蘭絨沖煮萃取,然后根據咖啡的狀態再反饋到烘焙,對于孔晶來說,這是精進深烘技藝的唯一路徑。
醍醐味的菜單設計參考了日本著名的深烘店“咖啡美美”,淡味、中味、濃味、吟味,孔晶用“醍醐味”替換了“吟味”。孔晶說這幾種濃度對應著不同的心情和場景,也許在某一個早晨,你就想喝一杯清爽提神的咖啡開啟全新的一天;也許有在某一個陰雨天,你就會很想來一杯超級濃郁的咖啡。像“醍醐味”這種特濃的法蘭絨咖啡,在日本一般叫做“小杯咖啡”或者“半杯咖啡”,它就是一個更特別的出品方式,粉量更大,萃取地更濃。
醍醐味的本意是牛奶里的精華,那么在這里,孔晶想表達的是,這一小杯咖啡,正是“咖啡里的精華”。
有一位老客,曾經說過,“醍醐味”就像是再喝咖啡的脊髓,有一股向上竄的勁兒。在孔晶這里,目前“醍醐味”的出品都會用曼特寧的豆子,二爆后的咖啡豆接近純黑色,顆顆飽滿松弛,流露著迷人的油亮光澤。孔晶會用1:2的粉水比例,用點滴法注入,緩慢萃取3分多種,得到一杯酷似糖漿般濃稠的咖啡,余韻悠長。
淡、中、濃、醍醐,四種咖啡的萃取手法也會不同,拿“醍醐味”舉例,它非常濃,粉量超大,就要求不能夠有太多的酸度呈現出來,需要把酸度控制在一個微妙的度,那種若隱若現的酸,能夠讓咖啡更富有糖漿感。
孔晶的手法也不局限,而是根據豆子的特性來變化,快沖、慢沖還是點滴法,都是基于她的實踐和驗證。
令人難以忘懷的醍醐味
菜單上的四款咖啡,都是統一的價格35元/杯,這在市面上的法蘭絨咖啡中實屬低價了。孔晶希望客人不要被價格限制,而是可以大膽的嘗試。
目前我們在醍醐味能喝到的豆子,都是孔晶在大量的烘焙測試后得到比較滿意的成果,她笑著說;“如果我的烘焙技藝能繼續進階,我更有能量的時候,未來也會帶給大家更豐富的咖啡。”
05
簡 單
便是“醍醐味”至味
對于孔晶來說,“簡單”就是她在咖啡之外對生活的概括。
沒有任何刻意的設計,醍醐味僅僅是添置了幾張家具,重新刷了墻面。唯一復雜的是孔晶沖煮咖啡的吧臺臺面,一塊完整的沙比利木板,她自己親手打磨出桌面上的起伏的紋理。吧臺內只有一臺富士磨豆機、燒水壺、煮法蘭絨濾布的小鍋、幾個裝咖啡豆的銀色小罐子。
除了周五到周日的營業時間之外,這些零碎的器具都會被收納起來,包括架子上的咖啡杯,變會回成一個“過道”。
吧臺后的門,其實通往一間日本池坊花道的教室,孔晶跟隨學習的花道老師就住在里面。在開店之前,孔晶就會來上課,沖咖啡給朋友們,大家一起在露臺上燒烤看電影,這里是她的“半個家”。
店內所用的杯子大多是日本大倉陶園,非常精致。每一次沖煮完成,孔晶都會詢問客人想要架子上的哪一只杯子。這個互動的過程也簡單而美妙,讓咖啡在盛遞給客人之前,多了一份“喜歡”。
對于夫妻店的組合,大多數人會有“男生負責技術,女生負責協助”的印象,但如我們所見,妻子孔晶是“醍醐味”的烘焙師也是咖啡師,而丈夫大旸旸擔任她助手的角色,以及烘焙的“測試官”。這兩個“顛倒的角色”組合,也是醍醐味的魅力。
“他是一個感官特別厲害的人。”孔晶如此評價道:“他對味覺比我更敏銳,會給我很多意見。”
法蘭絨濾布的清洗、燒煮、縫補也是每天必須進行的工作。
學習池坊花道,是孔晶在做咖啡之外,另一件全身投入和專注的事情,今年已經是第六年。
池坊花道源于中國隋唐時期的佛前供花,由遣唐使帶到日本京都,從佛前供花成為日本花道的鼻祖。花體龐大,有容納萬千風景于一瓶的氣勢磅礴。
時至今日,依然有著非常嚴格的體制,師徒相授,長時間學習才能有所意義,需要在不斷地重復的工作中獲得進步,追求內心的境界。可以想象這樣近似修行的學習,會讓學習者的身上自然沾染莊嚴的氣息,就像我在孔晶身上所感受到的:氣定神閑,謙卑莊嚴,溫潤有力。
氣定神閑,不卑不亢,是孔晶身上散發出來的獨特魅力,會讓你相信她手中炮制的是一杯美味咖啡。
手的勞作是很重要的,孔晶說她覺得人是不能停下手中的工作的,所以在不沖咖啡的時候,她會手工縫法蘭絨濾布,這對她來說是非常治愈的一件事。
“簡單”兩個字,可以描述孔晶和戴洋生活,擯棄繁復的消費主義,僅保留很少的物質生活所需,專注在自己想要精進的事業上。
簡單,也是孔晶鐘愛法蘭絨的原因,不需要替換的濾紙,手持即可,有時候之間萃取到杯中,就連分享壺也省了。搭配的甜品也很簡單,新鮮制作的戚風蛋糕配手打奶油、溫潤的抹茶巴斯克。
不同季節,民宿的主理人就會給醍醐味提供不同的甜品搭配。
“簡單”到每周的營業時間結束后,所有的器物都可以收納起來,讓這個縈繞著音樂和咖啡香氣的空間,便回它“過道”的原本樣子。
簡單、純粹、快樂。
在醍醐味,你能感受到的除了一段美好的咖啡時光之外,還有心靈被凈化的回音,如胡同上空飛過的鴿哨,清脆悠遠,以及飲盡杯中咖之后,那久久不散的香氣和余韻。
撰文/采訪:高雪
拍攝:劉陽、高雪
醍醐味預約方式小“醍醐味”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轉發朋友圈,同時留言聊聊你對法蘭絨咖啡的好奇心,我們將會抽出3位粉絲,送出一份來自醍醐味的咖啡豆。
關于北京更多法蘭絨咖啡的故事,請點擊《》
猜你喜歡看 BET YOU LIKE
為了這些“世界網紅咖啡館”,專程飛去首爾,真名不虛傳
為什么這家“五金工具”咖啡店能火出圈,變成上海潮人聚集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