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嫦娥六號帶回來月球背面的土壤,關于這些來之不易的月球樣品怎么用,這個問題備受關注。尤其是美國,之前還說不明白我們去月球干什么,現在卻眼紅了,還想讓我們分享好不容易挖回來的月壤。而且在我國多方明示下,美國對沃爾夫條款的存在仍是理直氣壯,網友都看不過去稱美國“隨地大小要”!
嫦娥六號月球樣品向國外研究團隊申請開放
在此之前,國家航天局國際合作司負責人劉云峰,就對中國月球樣品何去何從的問題,進行了明確的回答。中國表示愿意與各國共享惠益,促進科學成果的國際共享。
曾在很早之前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艷華,也曾對關于“中國是否會把月球取樣的樣品分享給美國的NASA”的提問進行了回答。根據外空條約,外空資源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中國愿意與各國共享月球樣品及有關探測數據,來進行科學分析。但2011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沃爾夫條款”,因此能不能合作取決于美國的政策。
中國已經明確指出了問題所在,但NASA在沃爾夫條款的存在下,仍向中國多次申請月壤,我行我素,并認為中國主動分享月壤并不違規,這不是典型的“只許官兵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什么好處都讓美國占了。中國表示嚴格遵守沃爾夫條款!
NASA應從自身找原因
即便中國已經表明了態度,為何美國始終堅持沃爾夫條款等合約的存在。并聲稱中國向美國分享月壤是在“限制”下,并不違規。他們認為《沃爾夫條款》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利益和信息的不泄露。
美國始終這么提防我們,或許也和他們今年的兩次登月失敗有關,2024年1月8日,2月22日“游隼”號和“奧德斯修”號月球著陸器分別失敗。
中美“航天競賽”代表美國航天領域的美國航天政策專家格雷格·奧特里,回應美國今年的兩次登月失敗相比中國的機器人月球探索目前還不錯。
對此,美媒主持不禁發問“中國帶回的月壤樣本有多重要,為什么中國選擇和歐洲人合作研究,而不是美國人”,然而接下來的話猝不及防顯示了美國的無禮自大,也表示美國并沒有認清自身的問題,也不是誠心想和中國合作。
他表示中國目前所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50年前美國玩剩的,雖然他們的“商業著陸器”出現了一點點問題,但它絕對不是壞事,一旦美國成功,就會同時出現幾家私營公司,有能力將產品送上月球,并有可能返回,從長遠來看會比中國“嫦娥”的“單一航天”模式要強大的多。
航天事業的崛起是我們的榮耀
相比之下,我國嫦娥六號帶回的月壤樣本對于研究月球和后續實驗的開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發現月球土壤豐富的氦3資源,至少可以解決整個地球1萬年能源的需求。如果能夠轉化為我們所用,可以最大限度的節約地球資源的消耗,進而保護地球。
嫦娥六號平安歸來,后續的事情也在有序進展,這次不管美國如何在我們面前“蹦跶”,中國都將堅守我們的立場和原則。外界的紛擾也無法阻撓我們在航天事業前進的步伐!,嫦娥六號之后,嫦娥七號將在2026年攜帶一名機器狗“哮天犬”著陸月球南極,不僅能跳能跑還能飛,比輪式的月球車更適合探月。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張玉花說,嫦娥六號任務成功還帶來了另外兩個好消息,一、嫦娥八號項目已經啟動;二、月球地貌有望新增中文地名。未來的航天計劃將逐步落實,讓我們共同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