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少女》這部二維國風動漫改編自左小翎編劇、著名畫師魏瑩繪制的原創系列漫畫《傘少女夢談》,該漫畫作品一經推出便在國內外斬獲眾多大獎,收獲無數喜愛中國傳統文化的粉絲。
而如今這部時隔數年之后與觀眾們見面的《傘少女》不僅延續了原作漫畫的國風底蘊,保留了人物角色的基本設定,同時還非常巧妙地在影片場景中融入了包含中國傳統山水畫、木雕、青銅玉器等在內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和非遺技藝。
影片的精心打磨讓很多此前從未接觸過原作漫畫的觀眾也能跟隨劇中主人公的腳步,深入展開一場奇妙的東方美學的探索旅程。
作為一部時長不不到兩個小時的國漫影視作品,《傘少女》所講述的故事其實并不復雜,但獨特的美學風格搭配上平易近人的劇情卻發生了讓人印象深刻、流連忘返的“化學反應”。
影片的故事從一個充滿奇幻色彩、堆滿了歷朝歷代奇珍異寶的念物閣開始講起,萬物有靈、物能化形,所化之物,即為物靈。
話說這念物閣中的很多寶物都有著自己的物靈,青羅傘和黑玉劍的物靈分別是青黛和忘歸。與世無爭的青黛承載著主人最真摯同時也是最純真的愿望,那就是在這念物閣內與黑玉劍相依相伴,避免世間再度發生殺戮。
然而忘歸內心里只想著為曾經的主人復仇,她和黑玉劍偷偷溜出了念物閣,獨自展開了自己的復仇路。
為了追回黑玉劍,阻止忘歸的復仇心切造成更多不必要的殺戮。念物閣的學徒墨陽和青黛一同踏上了這段未知的旅程。
在這段尋覓之旅中,墨陽和青黛邂逅了形形色色的人,也經歷了諸多磨難和挑戰,我們既能看到墨陽的創作能力是如何幫助這支探索小隊化險為夷,也能感受到了青黛的勇氣和決心是如何帶領眾人走出困境。
最為重要的是,經歷了一切之后的兩個人形成了極深的情感牽絆,勇氣、智慧、堅強、善良等等這些在旅程中不斷展現出來的優秀品質是否能夠幫助墨陽和青黛等人得償如愿地尋回黑玉劍,并且感化忘歸那顆被仇恨吞沒的心,這個問題的答案就留給觀眾自己走進影院去尋找答案吧!
總的來講,《傘少女》作為近期唯一一部國漫影視作品,影片有以下幾個較為出彩的點。
首先是影片的角色塑造,影片除去墨陽、青黛、忘歸等幾個主要角色之外,同時還有諸多人類角色和物靈角色登場,這就導致影片想要在敘事節奏和人物塑造上取得平衡其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得益于主創團隊對細節的精心打磨,銀幕上的每個角色無論出場時間多少都充滿了鮮活的生命力,甚至于是個不起眼的小物靈,也能透過它的行為舉止和只言片語猜想那些沒能在銀幕上展現出的物靈生活。
當然最讓人記憶猶深的莫過于忘歸這個角色的深度塑造,相較于很多電影作品對反派角色的模版式刻畫,《傘少女》通過大量篇幅和豐富的細節刻畫為觀眾闡述了這樣一個角色緣何會走上看似黑暗的復仇路。
正如很多觀眾所言,忘歸即使是作為一個反派角色出現在影片中,她的個人遭遇也讓人不禁心生憐憫,甚至能夠對她最終義無反顧地選擇復仇產生共情。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影片豐富的文化內涵,眾所周知,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流傳至今的很多優秀文化元素,承載著的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歷史記憶和情感積淀。
如何把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發揚光大,我想是很多文化行業從業者都在一直思考的議題。
《傘少女》這部電影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一條可供借鑒的路徑,從念物閣里美妙絕倫的各式器物到蘊含深意的書法繪畫,再到旅途中經過的繁華古建與大好山川,讓觀眾在觀影過程中也情不自禁開始思考人與自然如何做到和諧共生、文化傳承如何才能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下煥發生機以及成長之路上的困難險阻又會如何轉化為我們人生的珍貴寶藏……
最后,還想說的是影片在美術風格和影片配樂上的驚艷。作為一部二維風格的國漫影視作品,《傘少女》很好地延續了原作漫畫在視覺風格上的青春活力,并且還力求讓影片呈現出的傳統文化元素、虛幻世界觀背景以及現代動畫技術巧妙結合,讓影片的每一幀畫面都極具視覺效果,宛若置身于畫中仙境。
《傘少女》的故事劇情并不復雜,但該作在美學風格、角色塑造以及文化內涵傳承上的努力值得肯定和點贊,也希望更多觀眾能夠走進影院,領略《傘少女》的銀幕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