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下跌,銀行開始變乖了。
近期,深圳多家銀行開始要求個人按揭貸款在主體封頂后才能放款,并且現在已經開始實施了。
這意味著,在深圳如果你要貸款買新房,再也不會出現項目只修個一兩層或正負0,甚至只修個大門,銀行就給你放按揭貸款的荒謬現象了。
比如你要買的樓盤是30層,必須30層封頂,銀行才能放貸款,哪怕項目可能修到幾層,開發商就拿到了預售證。
其實,主體封頂后才能放款的要求并非新規,早在21年前,央行就明文規定了。
2003年,央行就曾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信貸業務管理的通知》(121號文),要求商業銀行只能對購買主體結構封頂的個人發放住房貸款。
2007年,央行又發布359號文重申了這一點。
但是,2003年后的近20年時間里,房地產瘋狂發展,房價也像脫韁的野馬一樣不斷狂飆,房企和銀行在這一場狂歡中賺得盆滿缽滿,早已把這項規定拋之腦后。
再加上監管不嚴,絕大部分銀行的個人按揭貸款,都是在項目封頂前發放的,基本都處于違規狀態。
只不過之前地產賺錢,房企回款多,能按時付工程款,保證項目交樓,因此各方也就皆大歡喜。
但是殊不知,這樣的操作盡管讓地產短期瘋狂發展,賺了快錢,但卻埋下了禍根。
蓋個大門甚至正負0就能預售,預售資金被房企普遍挪用,銀行封頂前就放貸,這些草率的操作,在過去數十年間重復上演,一點點的火星、風險悄然堆積,已經為地產埋下無數個巨大的雷。
直到2021年下半年,恒大爆雷,雷池終被引爆,埋藏的風險全部顯露,停工、爛尾隨之而來。
假如預售資金能嚴格被監管,銀行守規矩封頂放款,爛尾樓是壓根不會出現的。
但是這樣房企擴張的速度會慢一些,銀行賺的錢會少一些。
因為預售資金趴在監管戶,就意味著這些錢不能被挪用拿其他的地,意味著不能最大限度地實行高杠桿,用原本100塊錢干1萬塊的事情。
同時,銀行的個人按揭貸款額會變小,賺的錢自然也會減少。
所以,聰明的銀行和開發商選擇了違規擴張,對他們來講收益最大化的選擇。
畢竟風險都轉嫁給了溫順善良的購房人,哪怕房子爛尾,我違規放貸,你也必須還房貸。
因為銀行違規,就是“罰酒三杯”,幾十萬罰款了事,而購房人不斷貸,不僅房子被收,上征信黑名單,還要補足房子法拍后與貸款的差價。
哪怕房企爆雷,但只要高管帶頭降薪到每月1萬塊,賣掉自己的私人飛機,信誓旦旦地強調必須要交樓,就可相安無事。
可以說,千千萬萬的普通人和購房者,用雙手和汗水承接了樓市的軟著陸。
這次史無前例的樓市下跌,才讓銀行和房企感受到疼痛。
據克而瑞數據,今年上半年,百強房企銷售金額18518.3億元,同比下降39.5%,降幅僅收窄了4.7個百分點。
6月單月,百強房企銷售額金額是4389.3億元,同比下降16.7%,要是相比2021年5月高點的銷售額12851.6億元,跌幅達到驚人的65.85%。
今年5月份,全國房貸僅新增514億,比去年同期的1684億跌了近70%,與2020年5月的高點4662億相比更為夸張,暴跌88.97%。
很多人現在已經不敢買期房了,因為很可能畢生的積蓄會付諸東流,次新二手房已經在多地成了買房首選,占據交易主流。
就是這種情況下,銀行才被迫讓步服軟,開始執行封頂放款。
不管怎樣,這對購房者來說是好事。一是會保障購房者權益,減少買到爛尾樓概率。二是延后放款,萬一房貸利率降了也能減少購房成本。
而且,后面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執行封頂放貸的政策,這像放開限購、房貸利率下降一樣已是大勢所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