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金公司女員工跳樓事件沖到了各大頭部新聞榜,由于降薪、高額房貸、家庭壓力等問題,中金高顏值、高學歷的女員工不堪重負,選擇了解脫。
中金公司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大家才發現,即使是降薪后,員工的平均月公司也達到了3.5萬元。
中金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員工工資能這么高?
先說一個真實的事件,某銀行評審在給中金員工批復消費貸時,預批復的額度非常小,人均只有幾萬塊。
中金公司的員工不解,自己工資不敢說與創業老板們相比,但也不至于只批這么小的額度啊,一問才知道,原來是銀行的評審,誤將中金公司員工月薪10幾萬,看成了年薪10幾萬……
中金公司的全稱是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金高達48.27億元,是滬主板港交所上市公司(即A+H)。
2023年全年收入高達229.90億元,利潤高達68.23億元,總資產更是有恐怖的6243.07億元,是央企中國投資集團旗下子公司。
中金公司在國內被稱為券商,在國際上被稱為投行。
當年的投行動輒年薪百萬的,員工都來自于各大頭部名校,而且大多數顏值與學識并存,每天接觸的都是各個圈子的精英,生活和工作經歷極大豐富,使其成為很多金融人士都將進入投行作為最高目標。
既然被稱為投行,那么中金公司的主營業務之一,當然是投資銀行業務。
投資銀行業務里面,最核心的是作為主承銷商幫助客戶IPO。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幫助客戶上市,上市之后老百姓和機構投資者就可以花錢買客戶的股票。
客戶收到錢后,就可以用于內部擴大生產、企業運營,然后進一步做大做強。
當然中金公司不白幫客戶忙活,是要按照募集資金的一定比例收取傭金和各種費用的。而且上市之后,也會繼續幫助客戶做財富管理和投資顧問等業務。
具體的傭金比例和各項業務的報價,每個客戶不同。但看一看中金公司2023年的業務量就知道,他們掙的錢肯定少不了:
2023年,中金公司作為主承銷商完成了A股IPO項目17單,主承銷金額人民幣322.45億元,晶合集成科創板IPO 、阿特斯科創板IPO 、華勤技術主板IPO都是他們的手筆;作為主承銷商完成A股再融資項目26單,主承銷金額人民幣493.35億元;
作為保薦人主承銷港股IPO項目20單,主承銷規模12.18億美元,極兔速遞香港IPO、途虎養車港股IPO、第四范式港股IPO都是中金的代表作;
作為全球協調人主承銷港股IPO項目22單,主承銷規模9.86億美元;
作為賬簿管理人主承銷港股IPO項目23單,主承銷規模5.29億美元;
作為賬簿管理人主承銷港股再融資及減持項目8單,主承銷規模5.66億美元。
上述的港股業務,都是市場第一名。當然美股IPO的兩單,金額折人民幣只有幾個億,就不多說了。
這還僅僅是上市成功的企業,對于未能成功上市的企業,和正在上市的企業,中金公司也是要收取相當高額的費用。
中金公司的債務融資也是戰績不俗。
2023年,中金公司境內債券承銷規模為人民幣11,595.38億元,同比上升26.3% ;境外債券承銷規模為51.89億美元,同比上升2.2% 。
當然,上面僅僅是中金公司投資銀行業務板塊中的部分業務而已,中金公司還有收入規模更大的股票業務、財富管理業務等,看下圖就知道了:
那么好多人可能有疑問了,既然中金公司這么賺錢,為什么還在降薪呢?因為上表只是表格的前半段,全表是這個樣子的:
可以看到,中金公司在2023年,除了其他業務與2022年相比增加幅度較大之外,投資銀行、股票業務、固定收益、資產管理、私募股權、財富管理等占比較大的業務,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甚至投資銀行業務下降比例超過40%。
這也可能是中金公司自1995年成立以來,遇到的又一次挫折。
遙想當年成立時,發起人團隊極為耀眼,包括前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摩根士丹利國際公司、中投保公司(當時稱中國經濟技術投資擔保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當時稱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和名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當時稱名力集團),妥妥的國際視野。
潮水尚有起不落,經濟也難免有跌有升,蕓蕓眾生能做的也就是好好活著,畢竟只有活著,才會有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