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立本
這是爛蘋果和壞蘋果的選擇。日前美國總統拜登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電視公開辯論,吸引美國內部和全球的眼球,發現拜登的表現不忍卒睹,語意不清,處處表現老態,有時候甚至“卡殼”,不知所云,是一顆爛蘋果。但另一方面,特朗普雖然口齒伶俐,但卻不斷信口開河,滿嘴跑火車,說了一大堆謊言,是如假包換的壞蘋果。
這是美國歷史上最難堪的一場總統競選辯論,暴露了兩名不及格候選人是爛蘋果與壞蘋果之爭,公開愚弄選民。結果無論誰當選,都會將美國和全球的命運帶向災難的未來。
這就是美國選舉民主的悲哀。當前的政治機制無法選出最佳的候選人,反而讓兩名老人斗法,被輿論譏諷為傻子對決瘋子,讓美國的國際形象下跌,二戰以來的領導世界的地位自我崩盤。由于辯論后CNN的即時民調顯示,拜登只獲得百分之三十三的支持率,而特朗普則壓倒性的獲得百分之六十七的支持,對比懸殊,各方預測,特朗普贏得大選,應該沒有任何的懸念。
這讓民主黨精英亂了套,《紐約時報》發表社論,勸說拜登應該知所進退,立刻退出競逐總統,挽救民主黨的命運,要有一人救一黨的勇氣,該斷則斷,不應該再戀戰下去。《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曼也撰文表示,是時候讓拜登退位讓賢,讓民主黨比較年輕的精英出馬,才可以挽狂瀾于既倒,避免特朗普卷土重來的局面。
當然,民主黨還是有些派系力挺拜登,如前總統奧巴馬就力排眾議,認為他這位前副總統雖然在辯論中落下風,但比起滿嘴謊言的特朗普,還是比較好的選擇。
盡管特朗普在辯論后意氣風發,享受高民調的氣勢,但輿論對于他胡言亂語的內容也作出嚴格的核實,揭露他的不實言論。即便是長期支持他的共和黨媒體《華爾街日報》也發表記者的調查文章,針對他在辯論中的主張,加以細心驗證,指出與事實不符之處,如美國的財政赤字,在特朗普執政期間就已經很高,并不是拜登造成,只是單純的抹黑。
拜登在辯論中的表現,其實都顯示民主黨政府現階段的矛盾,就是經濟上無法扭轉長期“去工業化”的惡果,僅僅靠華爾街的畸形繁榮,卻無法掩蓋通貨膨脹如脫韁野馬的困局。由于股票的飆升,只是惠及少數人群體,但在中小企業階層都要承受高物價的痛苦。紐約曼哈頓街頭攤子的熱狗從疫情前的七塊美元,上升到今天十五塊美元,超級市場的一摞廁紙價格高達三十三塊美元,讓很多底層民眾抱怨,無法負擔上廁所的費用。而拜登任內,容許超過七百萬非法移民入境,導致大城市的街頭游民更多,治安更差,而美國當前的毒品之禍看不到盡頭,二零二三年毒品濫用死亡人數已經高達十一萬人,觸目驚心。美國輿論甚至認為,這是“拜登病”,就是空有看似自由派的理念,但卻沒有細致的公共政策,也沒有執行力,終于導致社會管理的敗壞。
但另一邊廂“特朗普病”也是病入膏肓,在“讓美國偉大”口號下,特朗普將美國一切問題簡單化,浮夸自大,他的反科學論調不承認有全球氣候暖化現象,撕毀保護環境的巴黎協議和京都協議,全面偏向石化業,任由環保問題惡化。他站在共和黨右翼立場,實質上倒向白人至上主義,歧視有色人種,等于破壞了美國人追求種族平等的理想。
拜登病和特朗普病的結合,造就今天的“美國病”,兼具兩者之短,在國際問題上,都是短期主義的操作,失去了道德制高點,無法取得國際信任,而只是被自己的媒體的傲慢與偏見所誤導,自欺欺人,結果今天美國在世界上失去道德的權威,失道寡助。
但在中國問題上,這兩位老人都難得具有共識,就是視中國為最大的敵人,也在貿易上和地緣政治嚴加制裁和圍堵,但這將使得美國內部的通貨膨脹更加難以控制,害人終害己,讓美國的消費者受損。但美國的內耗,反而帶給中國一個奇特的戰略窗口,丟掉任何依賴美國的思想,要自立自強,激發強烈的憂患意識,確保一切產業鏈都要靠自己,避免被外力綁架。中國更要彎道超車,開辟新賽道,如量子力學﹑航太探索,以創新的科技來超越前進,更要在內部變革上,加速“以黨治黨”,加強內部的權力制衡,防止絕對的權力絕對地腐敗。
這都是中國嚴打貪腐的決心和底氣,建立一個內部強大的制衡機制,繞開西方的選舉政治被民粹劫持的悲哀,而是要有自己的制度自信和理論自信,建立一個共同富裕的社會,躲開選舉政治被金權政治誤導的痛苦。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于網絡,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