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東莞農商行合并惠州、大朗兩家村鎮銀行,開啟統一管理之路。
據統計,6月的一周時間內,全國已有40家中小銀行被合并或解散,速度遠超去年全年的77家關停,而這本質上還是由于中小銀行風險對抗力不足。
這一波銀行關停/合并潮,事關你身邊每個人。
01
中小銀行生存現狀變難
一周內已關停40家
大家有沒有發現,近期接到的銀行貸款推銷電話越發頻繁了?樓市君就深有體會。
在一天接到3家不同銀行的貸款電話后,樓市君在網上搜索到了更多有同感的帖子。
有業內人士現身說法,當前存款利息過高,貸款的人又少了,銀行收入銳減,不得不加大貸款推銷力度。
甚至有銀行工作人員回復稱,公司新增規定,要求每天打滿30個電話。
|圖源:小紅書
各類貸款業務量下滑,正如房貸的同款經歷。2021年之前的高峰時期,房貸排隊遞件最高要等上半年,如今最快2天就能放款。
這些現象都表明,銀行面臨生存困難,過去是一款難求,現在是求人貸款。
不僅如此,中小銀行還開始出現合并和消退潮。
最近,金融監管總局廣東監管局發布兩則批復公告,同意東莞農商行吸收合并惠州仲愷東盈村鎮銀行、東莞大朗東盈村鎮銀行。
合并后,兩村鎮銀行將分別改名為:東莞農商行惠州分行、東莞農商行大朗支行下屬分支機構。
另外,在吸收合并過程中,要確保人員、業務穩定,強化風險防控。
|圖源:金融監管總局廣東監管局
據了解,這是廣東省內首次、也是全國首例獲批的農商行吸收合并村鎮銀行并改建為分行的案例。
“消失”的中小銀行不止廣東這兩家,河北、內蒙古、遼寧等地,也出現類似情況。
在6月14日-21日的7天時間內,全國已有40家中小銀行“消失”,不是被合并,就是直接解散了。
|圖源:金融監管總局
根據金融監管總局披露的數據,2023年銀行金融業機構4490家,農村金融機構3765家;總數相比上年減少77家,其中57家是農村金融機構。
而在此前幾年,銀行數量基本沒怎么變。今年的中小銀行“關停潮”,速度已然超乎想象。
這背后,是由于一個月前,金融監管總局農村中小銀行監管司發表文章,推進農村中小銀行改革化險,減少農村中小銀行機構數量和層級。
其實,從市場的角度看,中小銀行被吸收合并也并非壞事,就拿惠州和大朗這兩家村鎮銀行來說,已經出現經營困難、虧損等風險狀況。
2022年已有前車之鑒,河南、安徽就出現過村鎮銀行取款難的情況,后又曝出這些銀行的存款早被非法轉移。
若村鎮銀行能被收編,也能確保統一管理,整合資源,鞏固提升金融服務能力。
02
中小銀行不良率上升
普通人當下投資應謹慎
中小銀行指的是城商行、農商行、民營銀行和村鎮銀行等,這些銀行的數量在銀行金融業機構中占比已超9成。
它們為啥要被合并或解散?究其本質原因,還是因為缺乏競爭力,無力與市場大環境抗爭。
一方面,中小銀行業務范圍小,且近年來息差收窄。
相比大型銀行,中小銀行針對小微企業、個人消費者等特定客戶,通過提供定制化、差異化的金融服務在市場上競爭。
近來,受貸款收益率持續下行,6月20日最新LPR分別為1年期3.45%、5年期3.95%,達到歷史最低位。
數據顯示,國民理財已出現存款定期化趨勢,2023年的零售定期存款占比從28.6%上升到31.3%。
|圖源:央行
凈息差承壓、利潤降低,已成為中小銀行亟待解決的難題。
同時,很多中小銀行又沒有上市,無法獲得外部融資,各類窘境包圍,促使它們被吸收的進程加速。
另一方面,房地產風險傳導,中小銀行不良率超平均水平。
以2024年一季度末數據為例,全國各類銀行中,農商行、城商行、民營銀行等中小銀行的不良率超過國有大行。
其中,農商行的不良率最高,達到3.34%;而在國有大行不良率回撤的同時,民營銀行的不良率相較年初還上漲了0.17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多家上市中小銀行的不良貸款、尤其是房地產領域的不良貸款率,超過了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平均水平。
舉個簡單的例子,銀行把錢投入房地產領域,若開發商或購房者還不上房貸,放在過去,銀行可以拍賣抵債。
但現在,房價在不斷下跌,銀行即使拍賣也收不回貸出的本金,從而形成壞賬。
|圖源:微信公共圖庫
對于普通人而言,中小銀行給出的高息存款利率,在逐漸消失。
當下選擇中小銀行存款時,應合理分散存款,不要將資金集中于一家銀行。
因為,根據現行制度,銀行存款在50萬以下,即使銀行破產也能得到全額保障。
不過樓市君更推薦你選擇大型銀行,大型銀行抗風險能力更強,資金安全更有穩定性。
對此,你怎么看?歡迎評論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