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姐(化名)今年46歲,四年前因頸部不適在當地醫院接受頸椎CT檢查,意外發現顱內存在一處病灶。由于當時癥狀并不明顯,史大姐選擇了保守治療,四年間生活如常。
今年春節過后,史大姐的頸部不適突然加劇,常感覺后枕部疼痛。她曾誤以為這是貧血的癥狀,因為當地醫院檢查,史大姐血紅蛋白僅為70g/L。補充鐵劑后,史大姐的貧血狀況有所好轉,但枕頸部的疼痛并未緩解。
于是,史大姐再次前往當地醫院復查。頭顱核磁的檢查結果讓所有人都吃了一驚——顱內的病灶已經擴大,并壓迫到腦干及頸髓,才導致她身體出現多種不適。除了枕頸區的酸脹僵直,史大姐還時常感到頭暈、食欲減退。
為了尋求更好的治療,史大姐來到北京天壇普華醫院,神經外科張俊廷主任團隊對史大姐進行了詳細檢查,發現她的咽反射明顯減退,飲水時常常發嗆,這是腦干受損的典型表現。此外,史大姐右側肢體的肌力也有所減退。
張俊廷主任團隊向史大姐解釋,橋腦和延髓是腦干的重要組成部分,控制著許多至關重要的生理功能。當這些區域受到壓迫時,就會引發各種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如果不及時治療,腦干和頸髓的持續受壓將導致更嚴重的后果,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面對如此嚴重的病情,北京天壇普華醫院神經外科張俊廷主任團隊決定盡快對史大姐進行手術治療。術中,醫生們面臨巨大的挑戰。病灶位于橋腦、延髓背側及高位頸髓,為膠凍狀,與頸髓無明顯邊界,而且黏連緊密,與腦干神經組織邊界也不清晰。稍有不慎,就可能對史大姐造成不可逆的神經損傷。
醫生在顯微鏡下,憑借精湛的醫術和豐富的經驗,小心翼翼地將病變分塊切除,同時盡可能地保護神經功能。整臺手術有驚無險,醫護團隊憑借專業能力和默契配合,最終成功完成了手術。
術后,史大姐的嗆咳反射逐漸減退,四肢的力量也開始慢慢恢復。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她終于平安出院了。
北京天壇普華醫院神經外科張俊廷主任團隊提醒大家,當身體出現不適時,切勿輕視,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尤其顱內的病變,作為一種潛在的高風險疾病,更應引起我們的特別關注。一旦出現疑似癥狀,如持續性的頭痛、嘔吐、視力模糊、肢體無力等,應立即就醫,接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通過及時的檢查和治療,能夠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治療效果,為患者贏得寶貴的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