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一期(242)
國軍少將師長——李禹祥
李禹祥(1903-1976),別號元瑞,湖南藍山人。1923年冬到廣州,入大本營軍政部陸軍講武學校學習。1924年秋該校并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編入第六隊學習。
畢業后留校,歷任軍校入伍生隊見習、排長,第五期入伍生團連長、營附。
1927年到南京,任中央軍校第六期第一總隊步兵第二大隊(大隊長胡琪三,黃埔一期)第七中隊中校隊長。
1929年5月,任中央軍校考取英美德法留學生考試委員會術科組委員。同年12月任軍校軍官教育團步兵營第二連連附,1930年1月調任軍官教育團中校教練員。后調任第八期入伍生團(團長惠濟)上校團附。
1931年任第九期第一總隊(總隊長惠濟)上校總隊附。1933年8月免去第九期學生總隊總隊附,由李強(黃埔一期)接任。
1934年1月,發動福建事變的十九路軍投降,部隊被改編為四個師,軍官更換為黃埔系軍官,李禹祥任第四十九師(師長伍誠仁,黃埔一期)第二九四團團長。同年,參加在福建對紅軍抗日先遣隊的圍攻。
1935年8月,紅軍長征北上走出草地,李禹祥隨部參加了堵截紅軍的包座之戰,第四十九師被紅軍殲滅大部,師長伍誠仁負傷,后被撤職。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李禹祥任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第三旅(旅長馬威龍)副旅長,南京保衛戰失利后,教導總隊殘部被合并改編為第四十六師,曾任該師副旅長、旅長。
1938年2月,由河南省保安團隊編組成立第九十軍,轄第一九五、一九六兩個師,李禹祥調任第一九五師(師長梁愷,黃埔一期)少將副師長。參加蘭封會戰,因部隊是新組建的,沒有作戰經驗,裝備也差,毫無戰斗力,很快被打垮了。戰后開赴湖北整補,劃歸第五十二軍序列。
此后李禹祥又調任第四十六師少將副師長,中央軍校第七分校第十七期少將總隊長等職。
1944年1月,原預備第七師師長嚴明升任第一軍副軍長,李禹祥接任預七師師長,隸屬第二十七集團軍(總司令李鐵軍,黃埔一期)第四十二軍(軍長楊德亮),同年5月,奉命率部進入新疆,師部駐迪化(今烏魯木齊)。
1944年8月,新疆的獨裁者盛世才覺得自己的權力被削弱了,想把國民黨勢力重新逐出新疆,逮捕了國民黨新疆省黨部書記長黃如今、建設廳廳長林繼庸等人,并對李禹祥進行誘捕,由于李禹祥早有防備而沒得逞。
9月,政變未成的盛世才被蔣介石調離新疆后,新疆爆發了由蘇聯支持的“三區革命”,預七師副師長杜德孚擔任伊犁指揮所指揮官負責平叛,后因部隊被包圍,李禹祥被任命為指揮官,率預七師和第四十五師等部救援伊犁駐軍,后被三區民族軍擊敗,李禹祥逃回后被撤職(另有一說李禹祥被民族軍俘虜,直到1946年張治中與三區民族軍談判后才被放回)。
1947年10月入陸軍大學特別班第八期學習,在學期間隨校遷往臺灣。
1949年11月畢業后,曾任陸軍總司令部部附,1952年退役。
有文章提及,六十年代,李禹祥曾是臺灣基隆金馬賓館的負責人,據說金馬賓館是臺灣當局專為赴金門、馬祖服役的新兵,準備登船出發前住宿而修建的,在基隆和高雄臨近港口碼頭的地方各有一所。
1976年在臺北逝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