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浙大高才生、貌美如花的、懷孕3個多月的中金女員工突然去世,讓人惋惜的同時,也在深思:為什么有的人年薪百萬,仍然生活得水深火熱?為什么有的人年入5-6萬,依然生活得幸福無比?這就是知足才能常樂吧。
人性是貪婪的,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在有限的能力范圍內,欲望卻在不斷地膨脹,當一個人被不斷膨脹的欲望主宰的時候,能力趕不上欲望,自然會越來越焦慮,壓力山大,精神緊張,長此以往,就可能抑郁寡歡……
哪怕年薪上百萬,對比那些年入千萬的,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人比人,氣死人,越攀比,越覺得差距很大,一點也不快樂。
所以,知足常樂,這話沒錯!
中金員工平均年薪115萬,后來經過一輪的降薪,年薪仍然有69.72萬,這么高的年薪,仍然打敗了99%的人。我們大多數人連年薪10萬都沒有,不照樣活得好好的?有多大的能力,就辦多大的事,向來是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的生活方式。
但年入百萬的人,突然降薪至年入幾十萬,降了30%,由奢入儉難,于是很多人受不了了。跳樓的跳樓,自殺的自殺,這種現象在金融界屢見不鮮。
中金女員工鄭雯露之死,讓很多人驚嘆于中金的工資那么高,高得簡直讓我們普通人難以想象。記得前天,有位中金員工的老婆曬了她老婆月薪8萬的工資單,結果網友們炸了。原來,月入8萬,在中金也只是基層員工的收入啊。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
鄭雯露哪怕降薪了,還有年入幾十萬呢,這就受不了了?網友看到此,評論區都炸了。
有網友說:都是頭部985專業,都是碩博士,學金融的年薪幾百萬,學化工/制藥/建工建筑的,大部分月薪3萬,金融泡沫,早就該降了。
有網友說,沒有基礎產業,哪來的金融繁華?中金的高工資是從哪里來的?現在降薪也是必然的了。各行各業都在降薪,月入5000的普通人降了降還有4000元,而中金降薪30%還有30多萬,這區別還是好幾倍呢。
不得不說,真行!
有網友說:我所知道的很多證券公司的員工上班就在那里看股票,就等于是炒股,當然他沒有進行買賣,有時候就推薦一些基金給我們,讓我們買基金。其實他根本就沒事,沒有哪個股民要他服務,根本就沒什么壓力。
有網友說:看看吧,股市的錢都進了誰的腰包。一個中金公司,每年的工資開支就是100多億,再加上運營管理,一年200億上下。可憐的股民。
有網友說:真可憐啊,月薪從10萬降到35,000,降了65%,不像我這么幸福,從月薪3000降到月薪 2700 只降了10%。
有人說:人家月薪3.5W都活不了,我們這年薪3.5W的人怎么辦?
有人說,不要看人均,央企國企領導年薪幾百萬,普通員工也就幾萬。
有網友說:去年有個中金員工的女朋友,曬她男朋友的工資,月薪超8萬,引起了不小的熱議,原來8萬連他們的平均工資都沒有達到……
有網友說:降薪之前超越 99.99%降薪后超越 99.9%然后心理壓力山大,需要心理疏導,也難怪A股比足球還奇葩了。
有人說,張朝陽在《張朝陽的物理課》上向年輕人發出了一個振聾發聵的建議:管好自己的現金流,不要有負債,不要虧損,有多少錢花多少錢。人生才剛剛開始,一旦負上債,這輩子就沒法往下走了。
有網友正能量說:現在兩種人最難過,一種是太有錢的人,一種是太沒錢的人。
不得不說,這位網友分析得很精辟。越有錢的人,煩惱越多。因為他們通常向上攀比,跟比自己還厲害的人比,越比越痛苦,越比越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卻不知道自己已經打敗了全國99%的人了。
所以,我們不與他人攀比,就與自己的過去比,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有進步,更優秀就夠了。
月薪5000的人全國有6-7億,年薪30多萬,都受不了,這讓人家怎么活?再說,這些人到手月薪有3.5萬,除此之外,公積金交得也是最高的,還有各種福利待遇,年底24薪等等,加起來年薪也有七八十個了。
有人說:降薪后每月還有3.5W,說明還有韭菜割,等降到3500就說明沒有韭菜了。
有網友說:只有我么,年薪7萬左右的,心理平衡了,果然我掙不到那么多錢是有道理的,我想活著,想多活兩年。
有人說,平均薪酬是把保安保潔拉進來一起平均的嗎?降薪之后還高得這么離譜。
不得不說,中金的工資真是高,年薪都是我們普通老百姓一輩子都賺不到的財富,有這么高的收入,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如果不降低自己的欲望,哪怕年收入千萬,也不會感到快樂。
總結:
中金女員工離世,讓我們深思,知足才能常樂,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不要跟人家攀比,就跟自己的過去比,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優秀,就足夠了。
在這個快節奏、高壓力的社會里,我們常常被各種欲望和攀比心理所驅使,仿佛只有不斷超越他人,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然而,這位女員工的離世,卻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內心的浮躁和不安。
知足常樂,這是一個古老的道理,但在如今這個時代,卻顯得尤為珍貴。知足,意味著我們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不盲目追求那些遙不可及的目標;常樂,則要求我們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不被外界的誘惑和干擾所動搖。
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這是一種明智的自我定位。我們要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和邊界,不盲目擴張,也不過度承諾。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做到最好,也才能避免因為過度追求而帶來的壓力和焦慮。
不要跟人家攀比,這是一種成熟的人生態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起點和路徑,與其羨慕別人的成就和光芒,不如專注于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優秀,就已經足夠了。因為真正的成功,不在于你超越了多少人,而在于你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你們對此怎么看?歡迎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