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干部負擔過重,已經成為了體制內的共識問題。除了少數的“養老”干部,基層干部群體中,幾乎沒有不喊累的。如何真正為基層減負,值得思考。
第一條建議,少發文、少開會。現在只要是項工作,上級部門就巴不得往下面發文,喊下面來開會,而且還經常要主要領導參會,有時搞得基層單位的領導參會都不夠用。特別是普及了視頻會議系統后,動不動就把會開到鄉、村兩級。
所以,必須把精文簡會排在減負的第一條。發文必須紅頭文件,列入計劃控制,不能發一些虛頭巴腦、沒有實質內容的文件。更不能搞白頭代替,或者以工作提示、便簽等形式向下級提指令性要求。
至于開會,更要嚴格控制,文件已經布置了的,不得重復開會再念一遍文件。涉及同一個出席領導的業務,可以合并召開。嚴禁隨意在周末、晚上開會。
第二條建議,少搞沒用的調研。不知從何時起,興起一股虛偽的調研之風,為了調研而調研。有些只要基層填問卷、報材料,有些還要聽匯報、看現場。關鍵上面來人調研,基層還要陪同,有基層干部總結說:陣仗不小、卵用沒有。調研報告一籮筐,基層問題是一個沒解決。建議各部門到基層調研,都要報備開展,減少重復調研。
第三條建議,大減督查考核。現在的督查、考核,可謂泛濫成災。只要是個省市部門,就能下來督查、考核,動不動就以考核扣分、發文通報“威脅”基層,使其高度重視、做好臺賬、陪好現場。
有些督查項目,還每季度都有,反復督,搞得基層很疲憊。建議督查考核一年就統一搞1到2次,各部門統籌在一起,就像學校里的期中考、期末考那樣。
第四條建議,減少工作群。現在的基層干部,手機里少則十來個工作群,多則上百個工作群,只要來個什么工作,就先建個群。關鍵上級單位還各自為政,有建QQ群的,有建微信群的,還有在各類工作軟件中建群的,收消息很不方便。
有些工作群,其實和工作也沒什么關系,也沒什么實質用處,淪為少數人的自娛自樂群。不管干什么事,都往群里發一下,然后下面一堆點贊,令人煩不勝煩。
建議每家單位只建2個工作群,一個本單位內部用,一個用于對接基層單位業務。溜須拍馬的內容,一律不得在群里發。臨時性工作建的群,工作結束后及時解散。
第五條建議,公務接待一律到食堂。接待任務重,是基層負擔的重要內容。《半月談》不久前就揭露了西南地區的一個鄉鎮,一年接待任務高達540批次、3300多人次。這就窺見一斑了。
上面來人,基層不接待是不太現實的,那就規定,只能在食堂用工作餐,并且還要交納一定費用。這樣既節約接待經費,基層人員也不用勞煩定餐、點菜等事務,只要陪同下即可。
第六條建議,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建議,違反減負規定的,查實一律撤職重罰。為何形式主義在基層泛濫?基層負擔日益加重?很大原因就是上級即使違反了減負規定,至多就是單位通報,違規者個人幾乎沒有得到什么有效懲罰。
所以,官老爺們很少會考慮為基層減負的事情。只有重罰違規者,觸碰到他的個人利益,才能讓他們知道不能隨意給基層加負,在出臺文件、開展工作時,才會想一想,這樣會不會給基層加負?
以上六條建議,大家覺得如何?如果執行起來,能不能有效果?歡迎評論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