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某知名車企發布消息,稱發布黑公關線索懸賞以來,收到上千封郵件和私信,企業最終決定向21名線索提供人提供1000、5萬、10萬、30萬元人民幣不等的獎勵。
有一句話值得注意:公告中稱,“還有很多信息不具備獎勵條件,相關線索或證據(如聊天記錄、錄音錄像、郵件、合同、費用支付等)有待進一步完善和補充”。
這也意味著,拿到了獎勵的21個爆料線人,不但提供了聊天記錄、錄音錄像、郵件、合同或費用支付記錄,還很“完善”。
雖然不排除這家企業在半真半假嚇唬人,但這件事也間接說明了當下找營銷號打負面微博熱搜的高危性。
組織黑公關,打負面熱搜,一般來說,企業或公關公司對接的都是MCN或專門的自媒體發稿供應商,發稿供應商再去組織營銷號“干活”,企業與發稿組織者之間,中間隔了一層或幾層,互相根本不認識,沒有任何“情分”。
于是,“轉型Media人”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一些營銷號,“誰給錢跟誰來”,高度疑似在為兩家明顯有競品關系、有互黑嫌疑的企業,同時提供黑公關服務。
“轉型Media人”選取了一些經常發“企業負面”的自媒體微博賬號進行數據調查分析,發現昨天該賬號加熱搜話題詞發過a企業的負面內容,而一個月或更久之前,該賬號又加上另一個熱搜話題詞,發過b企業的負面內容,而a、b兩家企業明顯是有過互黑行為的競對。
這樣的微博,“轉型Media人”僅僅是為了寫這篇稿子,初步做了一些摸排了解,就發現了多個這樣的賬號。
這其實也說明,這些微博營銷號對接的公關公司不是一家,為a或b提供服務的公關公司,也不仔細看,就分頭找過來了,于是出現了這樣的奇景。
如果某個營銷號,“誰給錢就跟誰來”,那么出于金錢利益或泄憤等其他目的,把找過自己但又沒合作的人或事披露出來,太可能了。
或許,這也是今年有組織黑公關行為頻頻被警方查實破案的原因之一。
轉型Media人”,以媒體從業經歷為紐帶,打造一個可以收獲新知和人際的平臺。歡迎加入我們的社群!
微信號 |xiaoxiaojiayou66666
沙龍活動篇
法律篇
媒體篇
職場篇
互助 篇
微信公眾號平臺推送規則已調整。
如果希望及時看到
“轉型Media人”推送文章,
如何星標——
進入“轉型Media人”首頁,
點擊右上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