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關注我們吧
中繼星(鵲橋二號)作為一次獨立發射任務,用以支持仍在進行科學探測的嫦娥四號、嫦娥六號,以及后續將要發射的七號和八號的中繼通信任務。
中國科學院主要負責科學目標論證,地面應用系統、探測器系統有效載荷分系統、測控系統VLBI測軌分系統的研制和任務執行,負責組織科學數據的應用研究等任務。
涵蓋了工程任務的立項論證、研制建設、任務發射執行、發射后有效載荷在軌科學探測、科學數據接收處理等工程實施的全過程和持續的科學成果產出等全鏈條的研制、研究工作。
01
何以“鵲橋”
▲鵲橋二號中繼星在軌運行示意圖 圖片來源:網絡
由于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自轉與公轉周期一致,因此有一面總是對地球不可見。這導致在月球背面執行探測任務的探測器無法直接同地球通信。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中繼星克服天體的遮擋,搭建好地月之間的“鵲橋”,提供數傳中繼功能,開展器地間的通信。
在此前的嫦娥四號發射任務中,“鵲橋”中繼星就提前一步完成部署,為嫦娥四號任務在月球背面工作提供了中繼通信服務。
02
不只是“鵲橋”
但如果你認為鵲橋二號只是承擔中繼任務,那可就小瞧它了。這次鵲橋二號,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嫦娥七號任務在軌工作概念圖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鵲橋二號中繼星運行在與月球相對靜止的凍結大橢圓軌道,其搭載的科學和技術試驗載荷,能夠在軌完成多項科學探測和技術試驗任務。
本次鵲橋二號中繼星攜帶三項科學載荷服務于科學探測,分別是極紫外相機、陣列中性原子成像儀、月球軌道VLBI試驗系統,同時配置一臺科學載荷管理器,作為載荷控制中樞,負責對中繼星三項科學載荷進行統一控制和數據接收管理。
這三項載荷與嫦娥七號六大科學目標中的兩個直接相關:月基對地球磁尾和等離子體層的探測和研究、月地VLBI測量試驗和觀測研究。
極紫外相機用于對磁鞘、磁層頂、等離子體層和電離層等進行成像觀測,獲取地球等離子體層形態及近地空間氦、氧離子分布特性的探測數據。
陣列中性原子成像儀對地球磁層成像觀測,能獲取地球磁尾高時空及能量分辨率的能量中性原子成像探測數據。
月球軌道VLBI試驗系統則用于建立月地40萬公里VLBI測量基線,開展射電天體測量、天體物理科學研究和深空探測器測定軌技術研究。
期待鵲橋二號中繼星傳回好消息
順利完成使命!
歡迎關注我們,轉載授權、投稿事宜請
在文后留言,小編會盡快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